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小幽默二则     
一诺 《阅读》2015,(11):38-39
无需回答老师:我有两个题目,如果谁能答出第一题就不需答第二题。你有多少根头发?学生:1.2亿根。老师:你怎么知道?学生:第二题不需回答。羊毛教师:我们从羊身上能得到些什么?男孩:羊毛。教师:你说得非常对。那么我们能拿羊毛做什么呢?男孩:我不知道。教师:嗯,那么你的衣服是用什么做的?男孩:我的衣服是用我爸爸的旧衣服做的。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二则     
文胜 《阅读》2014,(43):37-37
<正>谁的错误?老师:(查看泰狄的家庭作业)我想知道一个人怎么能犯这么多的错误。泰狄:老师,这不是一个人的错误,我爸爸帮助了我。名词老师:名词是一个东西的名称。谁能说出一个名词?第一个男孩:一头母牛。老师:很好。谁再说一个名词?第二个男孩:另一头母牛。  相似文献   

3.
陈立凤  李慧  蔡承恩 《阅读》2016,(Z1):12-17
1一只毛绒绒的小鸡正在啄食草籽,一只小猫跑了过来。2小鸡歪着脑袋用右眼盯着小猫看,好像在提防一个进犯者,嘴里咕咕咕地叫着:"这美食可没你的份儿。"小猫说:"我可不爱吃这些!"3小猫不高兴地问:"你怎么这样子看我啊?是不是瞧不起我?"小鸡说:"不,不是的。可是这样用眼睛看比较舒服呀。"  相似文献   

4.
我以前曾看过晚清学者俞樾写的这样一个故事:有位富翁的儿子问老师:“‘一’字怎么写?”老师说:“一划。”“‘二’字怎么写?”老师说:“二划”。“‘三’字怎么写?”老师说:“三划”。他恍然大悟:“原来天下的字是这样一划一划地连下去的!”这时,他父亲正好要聘请一位能抄抄写写的人,他连忙阻止:“何必要花钱雇人呢?这事儿我完全可以干好。”他父亲听了当然很高兴。一天,他父亲要他写请柬请一位娃万的人来做客,等了好久.他也没写好。他父亲几次派人催他,  相似文献   

5.
学贵有疑     
孙老师走进了课堂。他转身在黑板写了课题:天游峰的扫路人。“看了这个题目。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问题想问自己、问老师?”孙老师说。“我想知道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谁?作者为什么要写天游峰的扫路人?”“天游峰扫路人有什么特点?”“我想知道天游峰在什么地方?”……同学们七嘴八舌说开了。“同学们根据课题提了这么多去年寒冬的一个下午,我很不情愿地去商店给姐姐买墨水。忽然我发现我们班的李小文竟在小区广场背着课文。我问他怎么回事,他告诉我家里来了客人,没地方背书了,就到外边来了。后来,我就和李小文一同来到他家,互相背起来,很快就背…  相似文献   

6.
李海华 《阅读》2014,(38):22-23
平时熟悉的家人、老师、朋友,要在作文中描写出来时,却往往让很多同学发了愁。该怎样才能把一个人描写得既生动又形象呢?人们常说:"言为心声。"就是说语言是能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可见语言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很重要。小铅笔头:我最怕写人了,我的作文总干巴巴的,写不了几句,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把体育课上练习不认真的学生,怒气冲冲地拽进办公室,当着五、六位老师的面劈头盖脸地向那位学生砸去:“看你那个样子,这么简单的动作你都不认真练习,没出息!”你也许会有一种发泄的痛快感,但被批评的学生呢?他会分享你的痛快吗?他面对你那对立的态度,嘲讽、贬低的言辞,能容易接受你的教育吗?  相似文献   

8.
聪聪两手托着下巴,静静地坐在书桌前,桌上放着一本翻开的《窗边的小豆豆》。书页被风吹得轻轻翻动着。“聪聪——”一个清脆的童音传来。聪聪吃了一惊,眼睛不由得循声找去。桌上站着一个小不点。聪聪又惊又喜:“小书虫!我正想找你呢!”“我看你在发呆,一定是遇到什么困难了。”小书虫不急不慢地说。“今天老师上阅读课的时候说‘阅读因思考而快乐’。我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聪聪说。“原来是这样,”小书虫想了想,“我懂了,你们老师是要你们读书的时候学会思考。”“怎样思考呢?”聪聪急切地问。“别急,让我想想,”小书虫眨眨眼睛说,“我想…  相似文献   

9.
帅琦 《阅读》2005,(10)
最近发生了一件让我最后悔的事。有一天上语文课,秦老师问:“谁能简单叙述一下课文的内容?”我听了暗暗感到庆幸,心想一定是在检查预习的情况,幸亏我昨天读了一遍课文。我胸有成竹地把手举了起来。可是,转念一想,昨天只是走马观花地读了一遍,自己的复述会不会全面?同学们会不会嘲笑?于是又悄悄地把手缩进了抽屉。“潘雨阳来说。”潘雨阳站了起来,复述得很流利,秦老师表扬了她。接着又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没有人举手,肯定没有认真预习课文。”我听了,刚刚平静下来的心又怦怦跳了起来,这不就是在说我吗?我感觉到老师的目光向我这边投来,我知…  相似文献   

10.
谢倩霓 《阅读》2014,(10):4-5
小时候,我最爱干的农活之一就是打猪草。每逢星期天,我都会挎着一个草筐,兴高采烈地去打猪草,并大声对家里人说,我去打猪草了,好像很勤劳的样子。然后,趁大人不注意,悄悄往草筐里塞一本书,一溜小跑出门了。如果专门抱一本书去河边,那会遭到父亲训斥的。这个样子,容易让入误认为是游手好闲。在父亲眼里,我读的书都是些闲书,要是我打猪草,那就不一样了,既帮家里干了活,自己又满足了读书的欲望,可谓是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1.
郭沫若小时候,一次和同学一起偷吃了和尚庙里的桃子,被老师发现,老师在对学生大加训斥之后说:“我出一上联,能对出下联者,免罚。”他出的上联是:“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郭沫若略一思索,马上写出下联:“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老师看了很高兴,认定郭沫若日后必是奇才。 1962年秋天,郭沫若到普陀山游览,途中拾到一个笔记本,见扉页上有一联:“年年失望年年望,处处  相似文献   

12.
杨裕华 《阅读》2015,(10):20-21
天天:最近,我在做阅读题的时候经常会碰到"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题目,可怎样才能联系上下文,准确地理解词语呢?晓晓:我也不太明白啊,我们去请教杨老师吧。杨老师:同学们,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就是把词语的意思放在文章里来理解,从上下文中找到能表现这个词语意思的关键内容。具体来说,主要有这样三种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对中年级学生习作要求是:“留心周围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中年级是小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为了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一、指导学生从说到写,降低写作难度。小学生初写作文时常常不知道怎样开头,怎样结尾,爱胡乱拼凑,没有条理性。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在写之前先说,说作文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还可以给写作能力差的学生一个示范,起传、帮、带的作用。说作文可以说开头,说中间,还可以说结尾,但重点说文章的中间部分。如三年级上册的一个单元叫学生写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我叫一个平时作文能力较差的学生起来说开头,他说的是我带他们去游览清漪湖的事,他从那天早上买东西,老师叫进教室,老师在教室里宣布的出行规则,然后在操场集合的事一鼓脑儿的全说出来。我就引导学生评议:这个开头什么地方不太好?该怎样修改?接着抽了几个学生起来重点说游清漪湖的经过,有些学生说了在清漪湖看见了湖边的柳树,湖中的小船,湖边池塘中枯萎的荷花,同学们在坪坝上做游戏等,但没有一定的顺序,条理混乱,观看到的景...  相似文献   

14.
那一瞬间     
“什么,我……我……让我当升旗手?就在下星期?我没听错吧?”中午休息时,教室里有的同学在看书,有的同学在聊天。老师和往常一样,坐在固定位置上批改作业本。突然,一个同学对我说:“老师请你过去。”我心里忐忑不安,不知犯了什么错,是作业问题,还是要请家长?短短几步路,胡思乱想了好几个念头。走到老师面前,只听他说:“下星期轮到我们班升旗,我想让你当升旗手。”我一下愣住了,嘴巴张成了O型。怎么会呢?我既不是班委,成绩也不名列前茅,平时也不是特别活跃的分子,在班级里只是安静地学习,默默无闻地做一些应该做的事。今天,老师竟然选我当升…  相似文献   

15.
微笑的魅力     
<正>“李老师,笑一笑,十年少。”“李老师,您笑一笑吧,我喜欢您微笑时的样子。”“李老师,能在课堂上多一些微笑吗?”这是我在让孩子们写一句最想对我说的话时,给我印象最深的几句。这些天真而稚嫩的话语,深深触动了我的心弦。还记得孩提时代的我,每当犯错误,听到老师严厉的话语时,每当看到春风满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便晴转多云的面庞时,就特别渴望看到老师亲切的微笑,特别盼望老师让我这个成绩一般、不多言不多语的孩子享受到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为此,我暗暗下过无数次决心,如果有一天,我当老师的话,一定要让自己的学生每天看到一个微笑的老师,一定要让微笑成为一座沟通情感的桥梁,给学生以自信、亲切,使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16.
允诺 《阅读》2015,(11):47
小朋友们,上学期我们一起学习了能激发创作力的美术英语,这学期,小编老师将带你们一起来了解有益身心健康的身体英语。一起来瞧瞧下面这组日常对话吧!妈妈:Did you enjoy your snack?孩子:Yes,I did.妈妈:Do you want to take a walk to the park with me?孩子:Sure.I would like to jump rope.妈妈:零食好吃吗?孩子:非常好吃。妈妈:你想和我一起去公园散步吗?孩子:好呀。我想跳绳。  相似文献   

17.
我很高兴     
李蓓 《阅读》2014,(39):38-38
<正>一位老师问他的学生:"你们当中有谁让别人高兴过?""我,老师。"一个小男孩说,"我昨天就让我的奶奶高兴了。""好孩子。现在告诉我们,你是怎样使你的奶奶高兴的?""我昨天去看我的奶奶,在她那儿呆了三个小时。然后我跟她说:‘奶奶,我要回家了。’她说:‘好的,我很高兴!’"  相似文献   

18.
今天,张老师一脸神秘的样子,我们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语文课上,他终于把“秘密”透露出来,在黑板上写下了4个大字——“角色体验”。咦,这是啥意思呢?我左思右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时,张老师不急不慢地说道:“今天我们来一个‘角色体验’,哪两位同学愿意来试试?”大家听了都很兴奋,迫不及待地想体验一番。老师请了两位男同学。他俩都为自己成为“幸运儿”而激动不已呢。不过,他们并没高兴多久,因为要体验的角色是“独臂人”。一下子,他们俩又成了两只泄气的皮球。“现在,请你们用一只手把外衣脱掉再穿上。”老师发话了。他俩…  相似文献   

19.
1999年秋季,我刚接手初一。在与学生交谈中,得到一个令我吃惊的答案:老师是警察,学生是囚犯,老师时时处处对学生进行法西斯专政。这个答案引起我深深地思考:老师和学生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老师是教育者,管理者,学生是受教育者,被管理者。这个观点是不够正确的。魏书生老师说得好:老师与学生之间是服务关系,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就目前的形式来看;老师与学生就某种角度而言,的确是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老师是为学生服务的。学生是老师存在的必然前提。没有学生,就没有老师。试想一下;一个班没有一名学生,这个班的老师能存在…  相似文献   

20.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位以极高分考入美国一所著名大学的中国留学生 ,在实验室做实验时 ,趁导师不在的机会 ,用实验室的电话往国内打了 5 0多分钟的长途 ,和亲戚朋友闲聊。导师知道后很生气 ,强压怒火去问他昨天干了什么 ,他居然一直不承认打电话的事 ,导师忍无可忍 ,就建议校方把他开除了。有人问导师 :“这么一个高材生只因撒了一次谎 ,就把他赶走 ,不惋惜吗 ?”那位导师说 :“科学的精神是求实 ,科学的目的也是求实 ,对科学来说 ,撒谎是可怕的精神肿瘤。”这个故事给我以警示 ,作为老师 ,如果我们只提倡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只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