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黄河象》(第十一册第7课)是配合读写训练项目“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一篇讲读课文。从读的角度看,它承“主要的和次要的”这一训练项目,进一步启发学生读书要分清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并抓住对主要内容的理解,去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从写的角度看,它领“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这一训练项目,指导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要根据写作的目的,确定主次,突出重点,使写出的文章中心明确,详略得当。这样读写结合,以读导写,让学生把两个读写重点训练项目里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读写能力,从一个侧面指导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根据课文所处的这一地位,谈谈这一课的备课设想。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一具古代黄河象化石。这  相似文献   

2.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此,在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对教科书进行自我解读,尊重学生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使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正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可贵的沉默》一文,以课堂教学进程为行文线索,以师生对话交流为写作形式,以孩子们的情绪变化为主要内容,描绘了孩子们由兴奋、快乐到沉默,再由沉默回到热闹的情景。理解孩子们的情绪变化,懂得关心父母、回报父母之爱是教学重点;体会孩子们沉默的可贵是教学难点。教学时,我们不妨采用循线、抓眼、对应的方法,引导学生予以把握  相似文献   

5.
五年制语文九册6课《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写的是科学家们对一头古代黄河象来历的假想及有关知识。许多老师在教学中借助图片、幻灯来再现黄河象的形象,搞些直观教学。这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不过我觉得,教语文更重要的是训练学生直接把语言文字转化为视听形象,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地观察、思考、领悟。如果学生用不着看图片,只要一读课文,脑子里就能映现出没有图片的图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9课。片段一师:请大家欣赏一幅反映200万年前古象生活的情境图。(课件出示配乐画)这幅图画告诉我们,200万前年,我国的黄河流域有野象生存,今日在这里已不见野象的踪迹。(课件:标明黄河象发掘地点的中国地图)科学家怎么知道发生在200万年  相似文献   

7.
《黄河象》这篇课文,作者依据一具大象的骨骼化石,假想了一头黄河象的来历,向人们叙述了黄河象骨骼化石保存得完整的原因.其突出的特点是严密的逻辑性和合理生动的想象.因此,这是一篇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训练的好文章.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课的启发教学,应侧重在课文的重点难点方面进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启发调动学生已掌握的相关知识。文学来源于生活,学生掌握的各种各样的相关知识是对作品理解与把握的基础。例如法国作家都德的《最后一课》,写到小学生小弗朗士,他平时贪玩、旷课、不爱学习,以为学习是一项极为沉重的负担,可当他知道家乡已被普鲁士军队占领,这是他上的最后一堂法语课时,埋藏在他心灵深处的爱国情、亡国恨一齐迸发出来了,他为自己没能学好法语而后悔莫及。他说:“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我多么后悔!…  相似文献   

9.
《翠鸟》是一篇状物的文章。作者紧紧抓住翠鸟的特点,从外形到习性、由静态到动态进行了生动、形象、具体地描写,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外形美丽、行动敏捷的翠鸟的喜爱之情。通过教学,应使学生了解翠鸟外形特点与活动间的联系,受到爱鸟、爱大自然思想的感染,同时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动物外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黄河象》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河北武安市徐淑丽《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文,写的是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高大完整的黄河象骨骼化石,科学家设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以及假想的依据。从表达形式看:一、本文寓逻辑推理于具体形象事物之中。二、重点突...  相似文献   

11.
《黄河象》是六年制十一册第三组的讲读课文,选自少年科学丛书《大象的故事》。课文主要向人们叙述一九七三年在甘肃省发现的黄河象骨骼化石高大完整的特点和为什么能保存得这样完整。为了讲清楚这两个问题,作者把叙述化石骨骼的完整和科学家假想黄河象的来历作为主要内容,作了重点叙述。教学时,要根据课文特点,改进教学方法,从而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发  相似文献   

12.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近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生会质疑、释疑,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方面。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设置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著名作家托尔斯泰曾明确指出:在一切艺术语言中,最重要的是动词,因为一切生活都是运动着的。这确是经验之谈。因此,许多优秀的作者往往注重提炼动词,成功的作品也常常使用精当的动词而少用形容词。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有一篇诗歌《雨点》:雨点落进池塘里。在池塘里睡觉。雨点落进小溪里,在小溪里散步。雨点落进江河里,在江河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第11册第七课《黄河象》介绍了一具古黄河象的骨骼化石,并根据化石及发掘情况假想了化石的形成情况。 《陕西教育》1992年第4期曾刊登一篇《黄河象来历的质疑》。我在实际教学中又发现《黄河象》一文还有以下三处不妥。 一、黄河象的尾椎骨哪里去了? 课文在第一节着重讲述了黄河象骨骼化石的高大完整。介绍化石完整是这样说的——“甚至连很难发现的舌骨也保存着。”“在一百多块脚趾骨中,连三厘米长的末端趾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教学《黄河象》可采用以下教学环节指导学生品读课文,发展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6.
草船借箭》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片断之一。课文较长,长文如何短教,使学生在一节课里既能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又受到语言训练,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教学这篇课文可根据课文特点,抓住关键词,将课文内容进行“优化组合”,从而达到长文短教的目的。一、抓住关键词,教学重点段。1.课文中有哪些人物?你最喜欢谁?喜欢他的哪一点?找出课文中一个词来回答。(神机妙算)文中用什么具体事例来体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草船借箭)哪一段最能表现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课文第三段)2.读第三段思考回答下列问题。(1)诸葛亮首先算到了…  相似文献   

17.
《黄河象》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科学家假想黄河象化石来历的内容及假想的依据,并明白这一假想是建立在科学的事实基础上。同时,这也是一篇对学生进行逻辑思维训练、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的极好教材。教师可紧扣这一重点,设计“自问——自推导假  相似文献   

18.
生1:老师,我对第11自然段有个看法,可以说吗?(第11自然段:紧跟在后面的象群,惊恐地望着在淤泥里挣扎的老象,它们吓得顾不上喝水,回头四散逃跑。)师:哦?很好!你想说什么?生1:我觉得大象不会那样无情,带头的老年公象栽进河流,跟在后面的象群不会抛下它,肯定会去救它。师:动物之间也会互相关爱,可能会是这样,同学们,你们对这一问题是怎么看的?(生考虑、讨论、交流)生2:我认为说得很对,我经常看《动物世界》,发现动物也有灵性。它们天天生活在一起,朝夕相处,早已结下了生死之缘,遇到危险对它们来说是常有的事,老象遇到突然而来的灾难,其他象一定…  相似文献   

19.
20.
五年制第七册12课《拔苗助长》是一则寓意深刻、饱含哲理的小寓言,是教育学生按事物发展规律办事的好教材。教学中,可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语“巴望”进行提问设计,引导学生去研读课文、积极思维,指导学生学会针对具体内容多问几个为什么,从中抽象出寓意的方法,并达到思想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