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多元解读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本质回归 文学是属于语言的艺术,它以涵蕴无限的语言使文本构成一个富有审美魅力的诱导空间.文本也因此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再创造的可能,召唤并激发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相似文献   

2.
"召唤结构"是指一部文学作品从它自身解读的空间而言所能够给读者提供的再创造的可能性和限度。我们把它理解成一种作品本身对读者的某种召唤和等待,召唤读者在其可能的理解、解读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从一般的意义来讲,文学艺术活动本身就是一个作家、作品、读者三环节的互动过程。"召唤结构"理论认为,文本不再是通常被理解的客观不朽的封闭的文学艺术作品,文本意义是文本与读者的融合,是阅读的产物。对文本  相似文献   

3.
文本空白.就是作者没有写出来的或者是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是召唤读者想象的意蕴空间.它留给了读者充分的想象空间和回味的余地。正是这些空白触发了读者的思维,使读者与文本更加走近了一步,在文本中可以填补自己的感悟,使读者与文本有了感情交融的场所。  相似文献   

4.
文学文本生来是为读者的阅读而作,这个特点决定文学文本的开放性和召唤性。戏剧作为一门舞台艺术。更需要强大的召唤力量与观众进行交流,以增强表演的感染力和艺术效果。戏曲《牡丹亭》正因为曲折的结构、不朽的人物和独特的语言铸就成一种强大的召唤力量,吸引一代又一代读者倾心向往。流连忘返。  相似文献   

5.
约翰·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该小说独特的文本召唤结构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厄普代克巧妙地利用"空白"激发读者的想象.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的文本召唤结构及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6.
接受美学启示我们,教材、教师、学生应三者并重,尤以学生为主。尊重教材,就是以文本为核心,对文本研读、分析、感悟,做出独立的判断和评价。文本"召唤结构",会召唤读者,吸引读者去领会文本。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到课堂教学中"召唤结构",激发学生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接受美学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文学美学思  相似文献   

7.
文学文本本身存在的不确定点和空白构成了一个开放、动态、可创造的结构,它召唤读者对其进行建构、填补和再创造。文本召唤结构在核心素养视域下、深度学习导向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在平等、开放、创造性的师生关系中,遵循文本召唤结构,作为读者的学生发挥其阅读主体地位,对文本意义进行建构与开掘,才能真正实现其作为学习者的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8.
一、多元解读是文学作品教学的本质回归文学是属于语言的艺术,它以涵蕴无限的语言使文本构成一个富有审美魅力的诱导空间。文本也因此为读者提供了无限的再创造的可能,召唤并激发读者在其可能的范围内充分发挥再创造的才能。所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可以说是对“多元解读”的最通俗的最恰当的注解。不同的读者对同一部文学作品的理解必定是多元的,多元性是文学作品的必然属性。根据接受美学的观点,文学作品只有通过读者阅读之后才能获得艺术生命,才能实  相似文献   

9.
尹红斌 《文教资料》2007,(15):164-165
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在其著名的论文《文学的召唤结构》中提出:文学作品中包含着许多意义空白与意义未定性,是“召唤结构”,它们能激起读者相应的艺术感受,以自己的期待视野迎纳文本,调动自己的经验、情感、想象对此作出解释,填补文本空白,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可供欣赏的丰富的审美对象。文本阅读是读者与之对话、体验共融创造的回环往复的过程。三种切入方式:1.启动学生的“心理图式”,作个性化阅读;2.在师生互动中保持对话的继续;3.发挥阅读教学的主体创造性,升华人性。  相似文献   

10.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编选的课文,基于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以饱和的感情、高超的艺术、丰富的想象和精美的语言,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想象和自由表达的空间。它召唤着细心的读者去那里徜徉,去想象作品的意蕴空间,品味文本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这就要教师要创造性地活用教材,以课本为依托,引导学生舒展内在的想象和情感,探寻作品的意义和精神灵魂,迸发创新思维的火花,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度解读和领悟。一、品味词句,在想象中感悟文本的真情  相似文献   

11.
约翰·厄普代克的短篇小说《A&P》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该小说独特的文本召唤结构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厄普代克巧妙地利用“空白“激发读者的想象。本文试图从接受美学的角度分析《A&P》的文本召唤结构及其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2.
小小说短小精悍,内涵丰富,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然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其英译方面的理论研究却基本处于空白状态。结合微型小说简练、留白的创作特征,译者在对其进行英译时应心系隐含读者,在迎合读者期待视野、保持文本内容的召唤性的前提下对文本中存在的意义空白进行创造性的填补。  相似文献   

13.
李丹 《英语广场》2022,(4):58-62
《小王子》是法国经典的儿童童话故事,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其作者创立的多个人物形象饱含深意,对读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本描述所产生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易引起读者的深入探索和思考。基于其文本特点和读者的审美潜能,本文将此书中的不确定性意义和意义空白所构建的召唤结构运用到其丰富的人物形象解读中,以期实现文本理解的完整性,进而探索其背后的艺术含义。  相似文献   

14.
意象追求象外、景外、味外的虚拟存在,其符号化特征为欣赏者发挥想象力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是有待读者具体化的召唤结构,"空白"与"未定性"期待读者想象力的参与.在这个层面上审美意象与接受美学走向同一.意象符号的虚幻性、情意性、直觉性成为召唤结构自在的根据.  相似文献   

15.
<正>接受美学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德国教授姚斯和伊瑟尔提出的文本解读理论,它认为文学作品是作者与读者共同创造完成的,它强调了阅读过程中读者的能动作用和审美再创造。文学作品包含着许多意义"空白",是"召唤结构";它们能激起读者相应的艺术感受,以自己的期待视野迎纳文本,调动自己的经验、情感、想象等对此作出解释,填补文本"空白",从而使之成为一个可供欣赏的丰富的审美对象。文本阅读是读者与文本对话、体验、共融、创造的回环往复的过程。在  相似文献   

16.
自20世纪初陌生化理论被提出后,很多理论家和批评家都进行了与之相关的研究,并丰富和发展了陌生化理论。而后,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了“召唤结构”理论,认为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陌生化理论强调“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和陌生化理论一样,召唤结构通过未定点和空白来吸引读者的兴趣,是实现陌生化效果的一种途径。因此,召唤结构在本质上其实是对陌生化美学的艺术开拓,是另一种陌生化美学。  相似文献   

17.
自20世纪初陌生化理论被提出后,很多理论家和批评家都进行了与之相关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陌生化理论。而后,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伊瑟尔提出了"召唤结构"理论,认为文本具有一种召唤读者阅读的结构机制。陌生化理论强调"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使形式变得困难,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长度",和陌生化理论一样,召唤结构通过未定点和空白来吸引读者的兴趣,是实现陌生化效果的一种途径。因此,召唤结构在本质上是对陌生化美学的艺术开拓,是另一种陌生化美学。  相似文献   

18.
谢小妮 《广西教育》2014,(29):45-46
正"阅读期待"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作为"阅读教学建议"提出来,建议教师"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积极的阅读期待有利于学生拓宽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接受理论认为:"阅读是读者期待视野和文本召唤的互动,读者和文本的对话即读者期待视野和文本视野相互碰撞,在交汇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构成了视野融合,意义随之而生。"阅读期待是一种心理暗示,具有动力功能、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19.
阅读教学中剖析读者主体空白艺术主要从读者心理图式的空白入手,抓住读者在阅读文本前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审美经验与文本中所释放的经验之间所产生的对立统一点。在此基础上,教师以阅读文本为依托,基于学生心理图式的发展特性选择刺激点,直击学生心理图式的空白处,唤醒心理召唤结构,使学生在不断地同化和顺应中实现心理图式的平衡发展。使阅读教学成为学生增加文学积累、提高文学素养、发展学生心理图式的佳所。  相似文献   

20.
王倩 《天中学刊》2012,27(5):39-42
篇章的可接受性与创作者的文本建构密切相关,汉代文人五言诗的可接受性文本建构主要表现在诗歌文本"召唤结构"的设置和对"隐含的读者"的预设。召唤结构体现在语音语调层、意义建构层、修辞格层、意象意境层、思想感情层;隐含的读者主要是指失意者群体和相思者群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