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政府监管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资源共享行为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假设,建立政府-企业-学研方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中资源共享行为的内在决策机理。通过分析不同策略组合下的成本与收益情况,探寻影响双方资源共享的关键制约因素,给出不同条件下各参与主体的演化稳定策略,并利用三维立体图阐释策略演化路径规律。以此为基础,提出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构建风车模型应用于产学研协同创新,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和李雅普诺夫判别法分析市场驱动机制、政府引导机制、资本支持机制以及平台联动机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优化模式并进行比较分析,并使用MATLAB软件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行为策略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研究。研究表明,与政府引导、资金支持以及平台联动作用机制相比,市场驱动下产学研协同创新各参与主体之间合作意愿更加明显,激励效果显著。通过对比各主体演化博弈策略,构建循环式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为产学研协同创新模式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作为最大的碳排放国家,节能降碳成为我国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两大国家战略背景下,以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为例,从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绿色创新活动进行的影响因素,建立上下游企业以降低碳排放目标的绿色创新投入的演化博弈模型,得到上下游企业绿色创新投入的演化稳定点并分析了其进行绿色创新投入与不进行绿色创新投入的策略选择,并根据演化博弈结果对供应链中的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活动的监管者和参与者——政府和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分别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创新创业共同体是创新模式实践进化和创新理论体系动态演化的产物,其本质是通过创新资源组织形态,打破各创新主体边界,深化多主体协同创新,改变区域科技和经济的基本结构及运行逻辑,以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从创新创业共同体的概念出发,分析创新创业共同体的特征,基于多螺旋理论从主体层、行为层、功能层、目标层4个层面构建了创新创业...  相似文献   

5.
基于协同创新主体存在机会主义收益的前提,首先研究纯市场行为下协同创新主体中产学研双方的协同创新博弈,建立二者的演化博弈模型,并通过模拟仿真分析验证该模型具体的演化路径及影响因素。然后,引入政府行为,将政府的博弈策略分为"监督"与"不监督"两类,构建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三维动态演化博弈模型,通过数理推演并结合数值模拟仿真分析博弈系统的演化情况。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技术是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产业发展技术路径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但对技术路径与技术轨道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演化机制的研究稍显匮乏。从产业经济和战略转型的需求出发,探讨路径依赖与路径突破的内涵,将其融入到技术轨道理论中,以此构建突破性技术由路径向轨道演化的模型,并引用动态演化博弈模型在技术轨道跃迁临界点处进行创新模式选择,结果表示:创新风险较大时,产业内创新能力强的主体更容易选择突破式创新;反之创新风险较小时,市场偏好会决定产业内各主体创新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戚湧  张明  丁刚 《中国软科学》2013,(1):149-154
协同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推动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强化科技资源开放共享成为时代的主题.本文研究协同创新主体资源共享问题,明确协同创新资源共享的内涵;并建立监管部门、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三者之间的博弈模型,对博弈模型的结果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博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创新系统是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合作创新、学习决策和动态博弈的系统。为揭示区域创新系统演化的复杂性及其动态演化路径,把学习竞争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引入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研究来分析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初始条件、内在决定因素、动态环境下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创新过程以及合作创新模式的演变。分析表明: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方向与博弈双方的支付矩阵、学习行为和能力、系统演化的初始状态等相关,而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创新的协同收益、引致风险损失、初始成本以及双方的贴现因子则是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动态演化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中心已成为国家提升综合国力的战略支点.对科技创新中心演化路径、发展特征进行剖析,将有助于各参与主体根据科技创新中心不同发展阶段实施不同的发展策略.文章基于特征功能、发展模式、演化路径等不同视角对国内外科技创新中心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在科技创新中心构成要素、要素的演化分析基础上,明确科技创新中心演化路径的分析框架,并利用上述分析框架对伦敦、东京、北京典型科技创新中心演化路径进行研究,为正确判读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阶段以及参与主体实施精准、有效的策略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0.
科技企业创新已经从独立创新向协同创新发展。借用演化博弈的复制动态方程,对无差异的科技企业群采用对称博弈进行演化分析,对大企业与中小企业群采用非对称博弈进行演化分析。结果表明非对称结构更有利于协同创新,对称结构下政府激励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expands into a number of areas that go beyond the biological concept of evolution to include sociology, economics, and business management. Social networks determine definite interactions between individuals in social settings. The common nature of these two broad areas of research generates interest in applying the approaches of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to social network-based problems. Knowledge transfer that occurs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interaction improves a company's innovation capabilit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ways in which networks relate to knowledge transfer on the basis of evolutionary game theory. We offer a simple mathematical model to examine the interaction of knowledge transfer and actor behavior in games of coordination.  相似文献   

12.
郭爽  万立军 《情报科学》2020,38(5):132-140
【目的/意义】通过研究微博社区网民的情感交互与舆情观点,有助于在复杂的网络中掌握网民情绪演化从而良性引导网络舆情态势。【方法/过程】基于传播动力学、社会安全阀等理论,结合微博社区中的实际案例,定义事件利益主体并抽象出事件演化的全生命周期,同时,构建SIR演化博弈模型刻画网民情绪的动态演化规律及主体决策博弈演化过程,并通过仿真模拟分析得到系统演化至稳定状态的均衡条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微博社区中意见领袖与官方媒体感知收益与风险的敏感度对决策行为产生显著影响;官方媒体及时设置有效议程构建安全阀能够防止网民情绪恶化;意见领袖与官方媒体的协同引导能够最大效度地帮助政府管控网络舆情。  相似文献   

13.
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在有限理性的假设前提下,借助科技创新利益主体非对称性演化博弈分析的复制动态模型,对政府与中小企业之间的科技创新行为进行博弈分析,重点探讨利益相关主体间的行为及相互影响的动态演变过程,讨论演化参数结果的稳定性及如何形成稳定均衡策略,最后运用Matlab软件仿真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利益双方科技创新意识越强、科技创新成本越小、利益双方获取的收益越大的条件下,系统更容易收敛于理想状态;政府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行为的激励力度应当合理控制,激励力度过大容易使中小企业受经济利益驱使,最终使利益双方陷入一种不良"锁定"状态。  相似文献   

14.
杨阳  王杰 《情报科学》2020,38(3):35-41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容易催生舆情主体的各种情绪,诱发其情绪化行为和态度,分析网民和政府的情绪对其行为倾向的影响机制,有助于更好地把握舆情态势。【方法/过程】该文将包含情绪函数的RDEU理论引入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演化的博弈中,然后结合演化博弈中的复制动态方程,构建以网民和政府为代表的动态博弈模型并求解,最后通过假设收益数值对情绪影响下的演化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相关结论和建议。【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情绪类型和情绪强度不仅会改变最终的演化结果,而且还会影响群体策略的演化速度,导致舆情的不同演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绿色消费与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议题,其内在关联和演化机理却鲜有研究。引入演化博弈理论,构建消费者与企业之间交互过程演化模型,进行5种情形下ESS演化趋势的数值仿真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受有限理性、路径依赖等因素的影响,绿色消费和绿色技术创新难以自发实现良性互动而达到理想的均衡状态,博弈群体理性的塑造和完善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必然选择。研究旨在为推动二者有机耦合、协同发展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和思维范式。  相似文献   

16.
为全面地对绿色创新产学研合作的内在机理进行探究,文章基于有限理性的演化博弈理论,考虑绿色创新产学研合作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了绿色创新产学研合作演化博弈模型,根据复制动态方程得到不同情景下的演化理想状态,并借助Matlab深入剖析模型的关键影响因子对演化稳定状态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创新产学研合作的初始状态对系统的收敛速度及方向影响显著,违约罚金、合作超额收益、成本分摊比例、主体技术吸收能力和绿色收益等多种因素影响绿色创新产学研合作的演化结果。  相似文献   

17.
产学研协同创新信任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中信任行为的动态演变性,应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基于有限理性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信任关系演化博弈模型,深入研究产学研协同创新信任关系。研究表明,产学研协同创新信任关系包含多重均衡结果;博弈双方相互信任的概率与协同收益正相关,与创新资源投入、投机收益负相关,与吸收因子无关;存在着最佳的协同收益分配比例,使博弈双方相互信任的可能性最大化;政府加强对创新资源的激励机制可以有效提高产学研协同创新的信任水平。  相似文献   

18.
刘德海  徐寅峰 《预测》2004,23(5):61-64
在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分析经济体制的进化时,奥野、松井提出了一个与不同文化接触时经济体制向更优制度进化的演化博弈分析模型。本文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上,考察了当现有模型中分散的参与者形成一个社会组织系统参与博弈时,与不同文化发生接触导致经济体制向更优制度进化的问题。通过对新模型的分析表明:当分散的参与者形成一个组织后,通过与不同文化的交流,排除了帕累托劣位均衡的出现,即经济体制摆脱了进化的路径依赖性;组织作为博弈的参与者,可以通过控制组织的开放程度引导经济体制的演化方向;当现有社会体制的组织成本较大时,随着坚持现有体制的收益不断减少,社会更易于实现体制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