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陶渊明(365—427),名潜,又字元亮,东晋末年人。他不仅是他那个时代——魏晋南北朝出类拔萃的作家,而且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有深刻影响的杰出的诗人。鲁迅就称“陶潜、李白在中国文学史上,都是头等人物”,肯定陶渊明是伟大的诗人。一千五百多年来,他的作品象屈原、李白、杜甫的作品一样,广泛受到人们的喜爱和传诵。  相似文献   

2.
(一)文学常识解答中的失误1.按作家的时代先后顺序,哪一组的排列正确?A.屈原司马迁贾谊陶渊明李白杜甫关汉卿吴承恩曹雪芹龚自珍B.屈原陶渊明司马迁贾谊李白杜甫关汉卿曹雪芹吴承恩龚自珍C.屈原贾谊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  相似文献   

3.
在“慕陶史”上,宋代文人对陶渊明文学风格和人格精神的认识渐趋深化和丰富,把陶渊明推崇到了和杜甫相提并论的程度。这也标志着中国文化的某种成熟。这种慕陶之风,在北宋中期大炽,尤以苏轼的“和陶诗”及陶渊明评论为著名。但如若留心王安石,会发现他对陶渊明的喜爱不在东坡之下,虽无正式的陶渊明评论,但在其诗中,却屡屡述及渊明,对此,我们的文学史有所忽略。故本文通过王安石作品,特将安石和渊明的关系缕出,并兼及北宋诗人的慕陶情况,以供文学史之着意。  相似文献   

4.
陆游于诗,主张“工夫在诗外”,同时也强调学习优秀的诗歌传统,因而他的诗能博采众家之长。他的诗中,闪烁着屈原、杜甫的爱国主义精神,蕴藏着陶渊明朴质高洁的品格,显露出高适、岑参边塞诗那种雄伟壮阔,更洋溢着李白那种挥洒豪迈飘逸。不少论者对此做过不同角度的论述。本文仅就陆游最为崇拜并经常称道的前代诗人屈原、杜甫和李白对他的影响略抒自己管窥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5.
早在杜甫逝世不久的中唐时代,人们对诗人就作出了崇高的评价。韩愈说:“李杜文章在,光芒万丈长”;元稹在其《墓志铭》里说:“余读诗至子美而知大小之有所总萃焉”。又说他的诗“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但是至当代却有人横加贬损。持“左”的观点者,说他是地主阶级的诗人;持右的观点者,又叫嚣:“中国的文学只有打倒屈原、杜甫才有出路”。既然褒贬轩轾,我们就有必要较全面地剖析杜甫,认识他作为一个诗人的人格与风格,驳斥诬蔑诗人的种种谰言,肯定诗人在我国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6.
正东晋诗人陶渊明,诗不足万言(9600余字),文不过千句(900余句),生前别人只把他看做一个"只作农家语"的田舍翁,然而他身后的声名却越来越大.自从钟嵘《诗品》把陶渊明列为"古今隐逸之宗"后,围绕着陶渊明诗歌风格的笔墨官司,一直打到现在.朱光潜先生认为"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渊明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鲁迅先生则提出截然相反的论题:"历来伟大的作  相似文献   

7.
晋代大诗人陶渊明爱菊,这在诗人还贪慕什么呢?田园村居生活文学史上是众人皆知的,除此之的自由美好与误落尘网、久在樊笼外,“飞鸟”的意象也频频出现在陶的羁鸟的无助无奈形成了鲜明的渊明的田园诗中。这里,我想选取对比,由此更可反映出诗人如鸟飘陶诗中三只飞鸟意象的描绘,略作飞、如鱼跳跃、如烟缥缈的自由观。分析,以求对陶渊明的人生观念、二、归鸟《饮酒》(其五)是陶思想情趣有一个具体的了解。渊明众多“归鸟”诗篇中最能体现一、羁鸟陶渊明的《归园田诗人回归自然,回归性情,保持真居》借安祥静谧的田园村居生活,我思想的诗篇。“山…  相似文献   

8.
无奈的高峰     
作为诗人的李白,被给予了太多的评价——杜甫说:“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赵翼说:“不属于雕章琢句,亦不劳于镂心刻骨,有天马行空,无羁绊之势。”余光中说:“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事实上,李白确是一位天才的诗人,是中国诗歌史上继屈原之后浪漫主义的最高峰,后人评价他是“百代词工之祖”。李白的诗飘逸豪放,语言流转自然。然而细品李白的诗,总会在洒脱的身后,牵扯出一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别有然而对于李白,他是要兼济天下的,他以为自己可以做宰相。他无奈,他悲哀。在长安遇到贺知章,贺知章问他:“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相似文献   

9.
东坡和陶     
“许浑千首水,杜甫一生愁”,诗人常有他爱写的题材和内容。苏东坡晚年的醉心和陶,在我国文学史上,就是突出一例。陶渊明在今日是被公认为伟大的田园诗人,但在历史上,至少在宋代以前,他的诗并不为时人所重。南朝昭明太子就说:“渊明之诗,篇  相似文献   

10.
陆游于诗,主张"工夫在诗外",同时也强调学习优秀的诗歌传统,因而他的诗能博采众家之长。他的诗中,闪烁着屈原、杜甫的爱国主义精神,蕴藏着陶渊明朴质高洁的品格,显露出高适、岑参边塞诗那种雄伟壮阔,更洋溢着李白那种挥洒豪迈飘逸。不少论者对此做过不同角度的论述,本文仅就陆游最为崇拜并经常称道的前代诗人屈原、杜甫和李白对他的影响略抒自己管窥之见,以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1.
对陶渊明的推崇与苏轼词的士大夫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轼“以诗为词”完成了词体由“伶工之词”到“士大夫之词”的彻底转变,使词真正成为陶冶士大夫情怀,显示士大夫精神的一种文学载体.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极端推崇陶渊明的第一人,理解苏轼的尊陶思想有利于我们去窥视苏轼词中的“士大夫精神”,加深对苏轼在词史上地位的认识.苏轼对陶渊明的推崇集中体现在他给弟弟苏辙的信——《与子由书》中.在这封信里他说:“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不仅如此,苏轼还对陶渊明诗——追和,得诗一百二十四首.在词体创作中也有隐括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的《哨遍》(为米折腰),表现出了对陶渊明如痴如狂的热情.  相似文献   

12.
陶渊明与谢灵运是晋宋时期的两位著名诗人。晋安帝义熙八年四月,在谢灵运随卫将军刘毅至江州任职期间,二人本来是可以交游的。但因为谢灵运的“负才傲俗”,和陶渊明不主动“情款”,以及陶渊明对佛教的认识与慧远、谢灵运相悖等多方面原因,使这两位诗人绐终未能如唐代的李白与杜甫那样走到一起,而成为文学史上的一件憾事。  相似文献   

13.
李贺(790~816),字长吉。二十七岁的短促生涯使这位才华横溢的诗人仅给后人留下二百四十余首诗作,然而正是这些诗作以它奇峭瑰丽的构思,冷艳凄恻的风格,给诗人在群星璀璨的唐代诗坛上赢得了一席之地,使他成为一位远承屈原,近承李白、杜甫,后启李商隐、杜牧,与元、白、韩、柳竟相驰骋于中唐诗坛上的浪漫主义诗人的杰出代表。 李贺诗歌多虚幻,忧伤之作。也是中唐时期“苦吟”派的突出代表,在艺术处理上,他把自己一生的失意忧郁通过奇特的方式来表现,“以其哀激之思,变为晦涩之调;喜用鬼字,  相似文献   

14.
唐朝的繁盛气象铸就了李白杜甫的大诗人地位。我们读这两位大诗人的青春之作,能够感觉到一种生命的冲荡力量。  相似文献   

15.
我们祖国素以“诗国”著称于世,自“诗经”而下,绵延数千年,创作了无数不朽的诗篇贡献于全人类,涌现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一大批灿若明星的伟大诗人。举世公认中华传统诗词是世界文苑中的一朵奇葩。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又名潜,字渊明,东晋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有《陶渊明集》。陶渊明是我国历史上继屈原之后、李(白)杜(甫)之前又一位有代表性的文学家、诗人。这位历史上著名的"隐逸"文学家,一生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故里,一般人都说栗里。访陶的人问栗里何在?一般都答在星子县温泉陶村。对不对呢?试探讨。最早写渊明故里的是刘宋颜延之《靖节徵士诔》:“有晋徵士浔阳陶渊明”。梁沈约宋书隐逸传说他是浔阳柴桑人,肖统陶渊明传、唐李延寿南史,都同沈约。晋书说他是侃的曾孙,波阳人,记老笈贯。从刘宋到唐初,没有说渊明  相似文献   

18.
愤怒出诗人     
语文课上,听了一些同学对屈原的评价,心中有些许感想。一开始几位同学的评价让我感到有些悲哀,我想起初中时学过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那时语文老师也曾让我们评论,很多同学都认为陶渊明是消极的,因为他选择了隐退。但我疑惑:为什么要以政治的眼光评论他呢? 如今我们又读屈原的《离骚》。我想屈原首先是一个诗人,因而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追求完美,追  相似文献   

19.
不知从何时起,学生的写作就开始了与高考应试作文的接轨:注重包装,行文充斥大量古人,从屈原到司马迁到陶渊明再到李白杜甫苏轼李清照乃至蒲松龄曹雪芹,开口曰“太史公”,闭口云“苏轼的经历告诉我”;从屈原的“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到李白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从陶渊明的弃官归隐到蒲松龄的屡败屡战,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20.
瓢泉自被发现之初,就不断被辛弃疾赋予着陶渊明的符号,最终成为“剩有渊明趣”的私家园林。“渊明趣”是指陶渊明“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方式,以及“不喜亦不惧”的人生态度,这也是瓢泉的园林意境。在承载“渊明趣”的瓢泉生活,辛弃疾接受的不仅是陶渊明的诗文,还有陶渊明的生活方式与人生态度。这对他瓢泉期间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让他不仅在词中引用、化用陶诗字句,而且推动稼轩词闲适平淡、说理议论风格的形成。在辛弃疾的陶渊明接受中关注瓢泉及其“渊明趣”的作用,也是陶渊明接受研究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