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要求政治课教师具有课程开发、整合、设计能力;具有信息技术素养,有科学、合理、有效地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具有反思能力;具有探究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能力;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具有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教学论课程是具有教育理论基础和信息技术教学实践特点的综合性课程,也是高师院校计算机教育专业学生获取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形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教学实践从内容结构、教学方法、评价手段等几方面介绍了笔者在本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一系列研究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3.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要求政治课教师具有课程开发、整合、设计能力;具有信息技术素养,有科学、合理、有效地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具有反思能力;具有探究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组织学生进行有效合作学习的能力;具有指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具有综合评价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那么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就成了我们最终的目标。下面,笔者就在日常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张超 《新教育(海南)》2024,(11):113-114
小学科学是综合性学科,内容涉及多个科目的内容,也是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的渠道,教师应增加课程资源开发的渠道,通过活用信息技术、创造科学条件、联系日常生活、开展社会实践的方式,开发现代化、多形式、多场景与探究性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6.
1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1.1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信息技术课程价值研究是信息技术课程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调查,我们提出了应然的信息技术价值体系,但是,研究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如果只是分析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最终归宿在于价值的实现。目前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中存在着严重的价值失衡,存在着社会价值压倒个人价值,科学价值覆盖了人文价值应有的地位等现象。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中呈现出"只见技术不见人"的困境。信息技术教师呈现出"什么实用教什么"的认识偏差。我们提出了信息技术课程价值实现的基本机制,宏观机制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同轴强化、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共生;微观机制包括信息技术课程政策的制订与规范、信息技术课程内容的体系化、提升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水平、构建有效的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与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勤 《中小学电教》2012,(11):119-119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 (一)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及其特点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是以信息技术为课堂内容,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作为课程目标的一门课程。它与其他学科相比,有着显著的不同,其具有基础性、技术性、综合性、高速发展性、实践性、趣味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在对厦门市小学科学课程教师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小学科学课程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专业、职称、教龄、身份和专兼职等情况,以及学校提供的信息技术条件、教师对应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小学科学教师对常见教学软件的掌握情况、小学科学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情况、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师生互动的方式和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课程整合现状等。提出实现小学科学的课改目标应提高小学科学课程教师的科学素养,重视小学科学课程教师岗位的合理配置,进一步提升小学科学课程教师的信息技术能力,加强对小学科学课程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沈旎 《湖北教育》2003,(23):5-5
时下教育界流行着一些时髦的词,其中“综合”这个词恐怕是出现频率最高的。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要求打破原有的学科格局,增强课程的综合性。综合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学科的综合性。这是就一门学科而言,重视学科知识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整合,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联系,旨在改变学科本位的现象。二是设置了综合课程。如科学、艺术、品德与生活等,而且规定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三是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这是一门非学科课程,但作为一门具有独立形态的课程,是有其独特的定位的。  相似文献   

11.
正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为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质的飞跃,在教育教学领域也发生了重要的变革。目是前中小学已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与操作性。中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初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初步了解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学会使用与学习和实际生活直接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学会应用多媒体工具、相关设备和技术  相似文献   

12.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要提高学生获取、处理、加工、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协作能力,应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整合,在教学评价方法上也应注意综合性和情境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已经全面推行了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改革思想,它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及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是信息化的世界,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是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我国已经全面推行了新课程标准,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充分体现了这一改革思想,它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是落实教学目标的有力保证。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信息技术在科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及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信息技术是高中一门必修课,它具备基础性、技术性、高速发展性等自身特点。此外,还具有一定的学科性、综合性、工具性、实践性、层次性等诸多特点。针对这些特点,信息技术课程在评价方法上也应有别于其它的课程。评价是对学习者学习效果进行的一种综合性的价值判断。在以往的教育实践中,评价常常采用总结性评价,用考试来衡量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这种单一评价方式现在已经不能适应新课程背景下的信息技术课程特点。为全面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最大限度培养信息素养,信息技术评价应遵循评价原则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是当今世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网络和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正以强大的攻势冲击着我们的教育。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改的一个新观点,它和传统教育有一定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相似文献   

18.
美术课程具有人文性质,信息技术与美术教育相整合,能为美术教学提供更好的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想象力。文章就如何科学地利用课程整合实现信息技术的优势做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设置是课程发展的必然,回归和体现科学的“整体”面目。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师范院校设置科学教育专业。而科学教育课程设置是其核心,应体现其师范性,综合性;科学教育专业课程实施应注意教师的配备,课程建设的渐进,教学过程的改革。  相似文献   

20.
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复杂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具有复杂系统的本质特征,因此在研究方法方面,应该从复杂科学的视角探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的复杂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