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孔子论老     
  相似文献   

2.
孔子论宝贵     
《中华活页文选(初中版)》2010,(11):77-78,47,87,88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末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学而》)  相似文献   

3.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影响深远。他的许多教育观点,直至今天仍有积极意义。本文仅就孔子论教与学加以阐述,以就教于大家。 教与学,是相辅相成,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它们既是一个事物发展的完整过程,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两个方面。对于教者如何教,学者如何学,孔子均有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以  相似文献   

4.
孔子论水     
《阅读与鉴赏》2002,(2):63-63
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孔子曰:“夫水,启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生,似仁;其流卑下,句倨皆循其理,似义;浅流行,深不测,似智;其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绵弱而微达,似察;受恶不让,似包:蒙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以量必平,似正;盈不求概,似度;其万折必东,似意。是以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相似文献   

5.
孔子论仪     
孔子的礼学思想是他整个思想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在这部分思想中。礼仪思想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本文从礼仪的作用、礼仪与礼义的关系、礼仪的变化三个方面对孔子的礼仪思想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6.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式”教学,,首先是孔子提出来的。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郑玄注:“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也,如此则识思之深也。”朱熹注:“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某其意;发,谓达其辞。”后人根据郑、朱注释,理解这两句的意思是:教导学生,不在他想明白却明白不了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却说不出的时候,不去启发他。这样的讲法,似乎没错;但未免有点简单化,孤立化了。全面研究孔子的教学方法(实在是教育方  相似文献   

7.
艺术作为社会一种意识形态,它与社会经济有着密不可分的必然联系。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是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  相似文献   

8.
学习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它包括各种心理现象。从它对学习发生的作用来看,可以把这种心理现象分为两类心理成份:一类是关于学习本身的各种心理成份,其中包括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这一类心理成份是学习得以实现的必要条件,学习知识,获得技能必须通过这些心理成份的协同活动才能完成。孔子十分重视这一类心理成份的作用,我在另一文中已经专门谈到了。另一类是关于激发学习积极性的各种心理成份,其中包括学  相似文献   

9.
艺术的主要社会功能有认识功能、道德功能和审美功能 ,它们决定了艺术教育能对学校德育、智育和美育活动产生积极的作用。这些作用是通过艺术教育体现出来的 ,它们分别是引导作用、开拓作用和和谐作用  相似文献   

10.
我们论人论事要有辨证观点,不应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孔子论管仲就是全面看问题,有辨证观点的。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 [译文]子路道:“齐桓公杀了他的哥哥公子纠,[公子纠的师傅]召忽因此自杀,[但是他的另一师傅]管仲却仍然活着。”接着又道:“那这样,管仲该不是有仁德的罢?”孔子道:“齐桓公多次地主持诸侯间的  相似文献   

11.
人们在谈论企业家的领导艺术时,经常会说"王道"与"霸道"两个词,其实"王道"与"霸道"从古到今都是中国执政者所用的两个很重要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2.
邓莉 《中国教师》2011,(11):78-80
<正>孔子作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为学"是其思想的核心之一。孔子对"学"非常推崇,这源于孔子的一个基本判断。所谓"生而知之者",只是一种理想,"学而知之"才是正途。孔子曾自我评价说"我非生而知之  相似文献   

13.
在这个世界上,所有没有分寸、没有尺度的事情,都会做到过犹不及。与朋友相处,同样应当注意分寸,比如你跟一个君子交朋友的时候,什么时候说话,什么时候不说话,自己都要有尺度。  相似文献   

14.
《论语》从功用的角度出发,将文学视为政治的工具。一般认为,《论语》中的文艺思想奠定了中国文论的基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论语》并没有忽视文学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将“情”置于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这一概念,有两种不同的解释。狭义的“艺术教育”,是指为培养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的教育,如各类不同层次的专业艺术院校。广义的“艺术教育”主要指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16.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关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沦述,对于我们今天开发学生的智能,为“四化”培养人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智能是人的大脑反映客观世界的认识能力,它包括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其中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孔子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抓住了这个核心,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相似文献   

17.
孔子论"情"     
《论语》从功用的角度出发,将文学视为政治的工具。一般认为,《论语》中的文艺思想奠定了中国文论的基调。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论语》并没有忽视文学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将“情”置于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诗经》是中国古代的重要文化典籍,孔子十分重视对《诗经》的阅读理解,发表过许多关于《诗经》的言论,现就《论语》中的有关言论择要介绍如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语·为政》)〔译文〕孔子说:“《诗经》中全部诗篇的意义和价值,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提要〕孔子概要指出《诗经》的主旨。△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译文〕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忧郁而不哀伤。”〔提要〕孔子认为《关雎》这首诗的思想感情把握适当,符合中庸的原则。△…  相似文献   

19.
孔子论"学"     
孔子乃是儒家鼻祖 ,一生建树 ,功盖万世。《论语》中“学”字出现过 6 6次 ,没有一次如今天所谓“学习”之意 ,名词乃是“学说” ,动词则是“学做”、“习得”之义。由此出发 ,方能领会孔子之真正精神 ,把握《论语》之精髓  相似文献   

20.
孔子在《论语》中并没有给“美”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但从《论语》只言片语式的论断中,我们可以见出孔子对于关的论述也是自成体系的。孔子论“美”可以从关的内涵和分类两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