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饲养场的鼠类群落结构、多样性及种群生态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广东省境内饲养场鼠类的调查,结果表明,饲养场的鼠种组成为5种,其群落结构为褐家鼠>黄胸鼠>小家鼠>施氏屋顶鼠>黄毛鼠。褐家鼠为优势种,黄毛鼠为稀有种。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受畜禽舍结构的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畜禽舍为金字砖瓦结构的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显著高于其它结构的。种群生态位宽度以褐家鼠的最大,为0.9914,而以黄毛鼠和施氏屋顶鼠的最小,分别为0.0552和0。种群生态位重叠值以褐家鼠与黄胸鼠、褐家鼠与小家鼠、黄胸鼠与小家鼠之间的较高,其它的则较低。  相似文献   

2.
五种猛禽的食性食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种猛禽——领角、燕隼、省鹰、松雀鹰和草均具有捕食农田害鼠的习性,但各自对不同种类的鼠类的嗜食程度不同。领角喜食小家鼠和板齿鼠,不喜食褐家鼠;燕隼喜食板齿鼠、黄毛鼠和褐家鼠.不喜食小家鼠;雀鹰对褐家鼠的嗜食性对比于平均食量的差异并不显著;松雀鹰极喜食小家鼠和板齿鼠,不食褐家鼠.  相似文献   

3.
农田鼠类抽样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不同布夹数及不同布夹次数所捕获鼠类的数量组成、鼠类生物量及捕获丰的差异;探讨了样区间黄毛鼠的繁殖特征.提出在某一地区进行鼠情系统调查和监测时,应选若干个样区,每个样区每月布夹调查一次.每次布放150夹夜便可.  相似文献   

4.
采用混合损失模型法研究了珠江三角州稻作区农田害鼠的复合防治指标.结果表明,不同鼠类对水稻的危害程度不同,板齿鼠对水稻的危害最大.其次为黄毛鼠,小家鼠对水稻的危害较小.防治适期各种害鼠的种群密度与当季水稻的产量损失率呈多元钱性相关.并建立了害鼠复合防治指标检索表.  相似文献   

5.
鼠类的生态对策及鼠害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环境里,生活着不同种的鼠类,它们在外形、生活习性以及数量上都不相同,危害也是多方面的。其中对农牧业和人类健康危害大的约有70种.如黑线姬鼠、小家鼠、褐家鼠、黄胸鼠、板齿鼠、社鼠、黄毛鼠、大仓鼠、大沙鼠、布氏田鼠、中华鼢鼠、达乌尔黄鼠等。人们很早以来一直在与鼠类进行着斗争,并曾开展过规模巨大的防治活动,迫切希望消灭这类有害动物。但是,鼠类并没有从地球上消失,在某些地区反而随着人类社会的繁荣而变得更加兴旺。为什么人类敌害之一的鼠类屡灭不绝,而珍贵稀有的动物却日益减少?原来,自然界生存的…  相似文献   

6.
依据珠江三角洲稻作区3种主要害鼠黄毛鼠、板齿鼠和小家鼠的捕获单及造成水稻产量损失串(y)建立的多元钱性回归方程,利用3个鼠种的捕获串在回归方程中相应的系数计算等量损害指标.并确定板齿鼠作为标准鼠种,对原始数据进行二次处理,相应建立了当量密度(x)与y的相互关系模型;并计算出了不同水稻产量和不同灭鼠效果条件下的复合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7.
对福建柘荣石山洋鹅掌楸天然林群落结构进行研究,测定了该群落8种主要树种的重要值,分析了该群落的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结果表明,人为干扰较轻的鹅掌楸天然林群落结构比较稳定,处于旺盛生长阶段.  相似文献   

8.
应用线路样方铗日法,调查海南省南湾保护区的鼠类群落,采用ShannanWiener群落的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性指数和Whitaker指数相似,分析南湾旱、雨季和不同栖息地(居民区、旅游区、灌林、次生季雨林)的鼠类群落结构.结果表明:①旱、雨季对鼠类组成结构的影响不显著,其中,群落间相似系数为844%,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36和133,均匀度指数069和068;②4种生境可分为居民区类型、过渡类型(旅游区)和林区类型(灌林、次生季雨林)3种类型,其中过渡类型更接近于林区类型,与灌林、次生季雨林的相似性指数分别为573%和6389%,而与居民区的是26%5%.  相似文献   

9.
珠江三角洲农田黄毛鼠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7~1990年和1992~1993年虎门镇农田调查的数据为依据.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黄毛鼠种群动态的基本特征,包括性比、年龄组成、繁殖强度等.同时,研究了种群季节迁移和季节变化.研究表明.黄毛鼠种群每年有两个繁殖高峰期和一个数量高峰期.  相似文献   

10.
平原区柑桔园黄毛鼠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平原柑桔水相混种区柑桔园的黄毛鼠数量变动和柑桔受害高峰、鼠密度与环境及柑桔受害程度的关系.提出了招低错园田埂、开垦五边荒地种果.适时防除柑园杂草尤其是抓好秋收前柑园除草,破坏和恶化黄毛鼠的栖息环境.抑制其数量增长;同时在关键时期兼用化学灭鼠刑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1.
黄毛鼠种群数量中短期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数量化理论建立了黄毛鼠种群的中短期预测模型.模型中选择了7类生态因子.包括繁殖指数、降雨量、相对湿度、平均温度、农时、作物换茬和季节变化.并建立了预测方法.分别对1987~1989年和1992~1993年的黄毛鼠发生量进行了预测,模型的准确度达70%以上.同时.也分析了农田生态因子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珠江三角洲黄毛鼠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不同侧面研究黄毛鼠发生规律.每年3~10月是黄毛鼠繁殖盛期.数量不断上升.年底达到高峰.将作物大面积连片种植.消灭弃耕地,减少、恶化害鼠栖息地;打破行业界限.全面灭鼠又突出重点.全面灭鼠与挑治相结合;优化灭鼠时机;下半年使用饱和间歇投饵技术.提高毒杀幼鼠的效果是当前控制鼠害行之有效的策略及技术.  相似文献   

13.
通过室内鼠罐饲养测定和现场灭鼠试验,对克鼠星1号在防治褐家鼠和小家鼠中的效果、适口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克鼠星1号适口性好,褐家鼠和小家鼠的摄食系数高达0.76~1.02。克鼠星1号对褐家鼠和小家鼠的杀灭效果高,其中室内杀灭效果均为100.0%;野外试验为93.3%~97.9%。安全性测定显示,克鼠星1号亦是一种安全型灭鼠剂。鸡、猫和狗误食后15~30min即发生呕吐反应,无中毒或二次中毒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4.
东昌湖轮虫群落结构及种群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东昌湖轮虫群落结构、种群分布和丰度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湖区共检出8种轮虫,隶属于5属,其中优势种群为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和壶状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平均丰度为618ind./L。轮虫的种群分布及生物多样性在东昌湖三个湖区因污染程度的不同而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5.
于2007和2008年选择广州南沙十九涌海桑、芦苇和海雀椑三种植物生境,对大型底栖动物四个季度定量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芦苇区计有大型底栖动物16种,密度2 236 ind.m-2,生物量6.61 g.m-2;海雀椑区计有大型底栖动物22种,密度1 298 ind.m-2,生物量7.71 g.m-2;海桑区计有大型底栖动物11种,密度429 ind.m-2,生物量3.73 g.m-2.结果表明:海雀椑区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多样性最高,海桑区最低,与海雀椑区及芦苇区差异较大.海雀椑生境四个季度的大型底栖动物密度优势种较明显不同,冬季为小头虫和沼蚓,春季为中华蜾赢蜚,夏季为莫顿长尾虾,秋季为疣吻沙蚕.三种植物生境间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物种数、密度显著差异的原因与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及植物高度有关.  相似文献   

16.
基于对鹿回头岸礁造礁石珊瑚群落结构动态的研究,讨论了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结构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格局.作者认为,由于结构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都取决于群落更基本的特征,二者之间并没有简单的必然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7.
稻田主要节肢类捕食者群落的结构和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四会市大沙镇稻田主要节肢类捕食性天敌群落的结构和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节肢类捕食性天敌包括捕食性昆虫和蜘蛛两大类,共15科36种;群落的垂直结构可分为两个主要层。早稻群落结构随着时间的变化,优势种和亚优势种也在不断变化之中,晚稻群落中的优势种地位虽无变化,但种群数量却在不断波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