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育即审美教育,有时也称美感教育。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使人们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美化自身和改造世界,造就一代新...  相似文献   

2.
美育是指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和鉴赏美的能力.美育是整个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塑造学生完美人格的重任.本文主要阐述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美育 ,如何进行美育 ?有人认为 ,“美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概言之 ,美育是实施“正确的审美观念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主要包括审美形态和美感教育两个方面 :审美形态教育主要是通过对符合“真、善、美”标准的艺术品的形态、形式、风格的鉴赏 ,来培养人们对自然中千变万化的美的形态结构的识辨能力 ;美感教育 ,主要是通过对符合“真、善、美”标准的艺术品的欣赏 ,来培养人们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包括感觉、情感、想象、理解…  相似文献   

4.
美育即审美教育,有时也称美感教育。美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使我们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美化自身和改  相似文献   

5.
美育,亦称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学会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旨在发掘美的内涵,引导学生感受美、领悟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创造美的能力。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的小说作品,这些小说以优美的语言、动人的情节以及深邃的思想内容等引导学生品尝人生、陶冶情操,获得无尽的审美享受。  相似文献   

6.
美育也就是审美教育,有时也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任务是培养和提高人们对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知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帮助人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从而使人们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美化自身和  相似文献   

7.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叫做美感教育。审美教育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于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尤其是文学艺术美的感受和欣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审辨美、创造美的能力,蕴育热爱一切美好事物的思想感情。在学校审美教育中,语文教学占着特别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语文教材中的大多数文章都是文学作品,这些作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包罗万象,它不仅包括了语言文学的  相似文献   

8.
<正>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以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以一定的审美媒介去感染、启迪学生,使其在没美的欣赏、美的享受过程中,逐步掌握较为系统的美学基础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并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美的能力。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是乐于也是易于通过审美体验去感知真和善的。所以,美育在教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美育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学英语阅读教学是语言学习与美育的融合统一,其本身就是一种审美感知、情感体验、语言习得和审美创造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注重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在文本阅读体验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厚植审美情趣和能力,让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健康地感受美、理解美以及创造美。  相似文献   

10.
审美教育也称美感教育,简称美育。它通过自然美、社会美,尤其是艺术美的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高尚的审美理想,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它“是人类打开心灵窗户不可缺少的工程”,有着感人、育人、化人的巨大力量。审美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韩佳亮 《山东教育》2007,(11):20-21
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简称为美育。它和通常的知识教育有所不同,它是一种与美的感动相结合的有教育作用的活动,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关于审美教育的思想和实施,占今中外许多教育家、美学家都作了论述并用于实践活动中。近代教育史上,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曾指出:“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蔡元培教育文选·美育》)新中国的教育注重了继承与发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美育,通常称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一般来说,它包括美感教育、美学知识普及和以美的规律贯彻其中的普通教育。美感教育指运用美的规律和艺术实践,训练和强化人的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心理能力,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提高人的审美知觉能力和创造力。美学知识普及主要是进行美学原理、艺术史和艺术批评等方面的教育,为人的审美活动奠定理论基础,以提高人的审美趣味和美学修养。以美的规律贯穿其中的普通教育,即把美的规律贯彻到其他学科教育中,发挥出美育对智育、德育的促进作用。一人类绝大多数实践活动,无不渗透着美育的成份…  相似文献   

13.
探讨和阐述了体育运动中的美育,即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体育运动中美育的中心任务就是通过审美实践,美的创造及美感体会,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情趣,它是提高人的素质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师的审美教育,创新教学,表率作用,结合讲解示范,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来实施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高尚情操。  相似文献   

14.
刘建华 《考试周刊》2010,(13):53-54
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学校中的美育是形成年轻一代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它是通过美学原理,对美学知识的学习等方法,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高尚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它是社会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和重要。  相似文献   

16.
美育是小学教育基本组成部分。“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与美育》,山西...  相似文献   

17.
李其秀 《陕西教育》2007,(11):11-11
美育,也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通过对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的审美活动和理性的美学教育,使人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高对美的欣赏力与创造力。而地理美育是指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地理知识教学的教育方法,它蕴涵着丰富的内容,是地理教学在优美艺术气氛中的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对周围世界的美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涉及大干世界的地理学科蕴涵着大量的自然美、人文美的因素,有利于学生审美素质的形成。地理教学内容涉及广远的时空,其中有许多时空节律美、和谐美。  相似文献   

18.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它能提高人们对现实世界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美的鉴别、欣赏和创造的能力,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们变得高尚,以积极正确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在规定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时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因此,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的特点与优势,将美学渗透到教学活动中,指导学生去感知美、认识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他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高尚的审美情操。如何使学生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树立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呢?我认为可以从如下四个途径由表及里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  相似文献   

19.
美育就是指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是一种按照美的标准培养人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它以特定时代、特定阶级的审美观念为标准,以形象为手段,以情感为核心,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审美教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等.  相似文献   

20.
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和美感教育,它以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为手段,培养人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高尚情操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可以使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全面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