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扫描·国内     
《世界发明》2011,(6):8-9
全国 文化产业已成全国多省市战略性支柱产业 来自深圳文博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692.2亿元,占全市GDP比重12.3%;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约为163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为9.6%;广东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524亿元,占全省GDP比重5.6%;  相似文献   

2.
扫描·国内     
《世界发明》2011,(10):8-9
201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11052亿 2010年我同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达2.75%。这是9月16日文化部发布的报告。报告指出,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2004年至2008年间,  相似文献   

3.
2015年重庆市银行业金融贷款余额超2.3万亿,银行贷款和GDP比例1.8:1,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9%,是2010年的2.6倍。按功能区划分的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银行业贷款余额1381亿元,存贷占比47.5%,不到全市平均水平的50%,银行贷款和GDP比例只有0.6:1,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全市平均水平的1/3。从数据指标看,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无论是GDP总量、银行存、贷款余额与重庆市总体指标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差距的出现,既有自然地理区位差异,也有产业布局分工形成的现实客观差异。笔者利用区域内经济金融相关指标,分析金融贷款偏低的成因及对策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科技部《科技统计数据》近十年的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在分析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0-2009年十年的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趋势与特点的基础上,阐述了各省市自治区R&D支出占GDP比重的差异性.文章还验证了这样一个假设:中国不同省市自治区的R&D经费支出强度与人均GDP成大体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郭壬癸  乔永忠 《科学学研究》2019,37(7):1174-1182
研究加强版权保护是否促进或多大程度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对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版权保护强度测度指标体系,基于2000-2015年期间中国相关数据测度版权保护强度系数,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版权保护强度对文化产业发展绩效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中国版权保护强度总体不断增强,其中文化产业增加值与版权保护强度成“U”型相关关系,其中“U”型拐点出现在版权保护强度为2.945的节点上,此时正值2003-2004年期间;文化产业就业人员数、人文发展指数与文化产业发展成正相关关系,互联网普及率对文化产业增加值的影响不显著。未来提升版权保护强度有助于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绩效。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2002年至2011年的《昆明统计年鉴》以及《云南统计年鉴》中城市发展水平的数据与房价建立经济学模型,在于揭示住宅价格会受到城市化水平的哪些因素的影响。模型结果显示:昆明市住宅价格受到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以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的联合影响,对昆明市住宅价格上涨贡献最大的是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说明昆明二、三产业快速发展中,第三产业对拉动住宅价格的上涨作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事件     
《世界发明》2010,(3):9-11
北京2009年创意产业增1497亿 从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领导小组获悉,经初步核算,2009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逆市飘红,全年实现产业增加值1497.7亿元,占GDP比重为12.6%,现价增速达11.2%,提前实现了“十一五”规划中确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12%的目标。目前,北京已有各类文化创意企业5万多家。  相似文献   

8.
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新兴文化业态正在出现。日前发布的《中国文化产业年度发展报告(2013)》(下称报告)显示:2012年我国文化产业总产值突破4万亿元人民币,文化产业在我国GDP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报告指出,文化与科技融合已经成为实现文化产业整体升级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在这一趋  相似文献   

9.
科技政策是促进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工具,将R&D课题数、R&D强度、R&D人员全时当量占总人口的比例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作为科技政策因素变量引入产业研发空间结构的分析之中,并建立模型,分析各个变量对产业研发空间结构的影响,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青海科技》2014,(2):12-14
<正>近年来青海省工业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迅猛,科技创新实现突破成为工业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与此同时,高新技术企业的表现则异常抢眼:2012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72.41亿元,比上年增长133.6%,占GDP的比重达到了9.15%,完成工业增加值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53.5%;2013年度全省高新技术企业总收入324.31亿元,同比增长89.85%,占GDP的15%;工业增加值72.23亿元,同比增长13.21%,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  相似文献   

11.
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内部行业、三产中其他行业与经济增长关联度、文化创意产业与三产中其他行业关联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但其内部发展不平衡。旅游、休闲娱乐对GDP影响最大,文化艺术和设计服务与GDP有较高关联,但这3个行业占GDP比重偏低;广告会展与GDP关联较小,但占GDP比重较高,发展比较充分;艺术品交易与GDP关联最小,占GDP比重最低,提升空间较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其它行业都有较高关联。  相似文献   

12.
对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及其内部行业、三产中其他行业与经济增长关联度、文化创意产业与三产中其他行业关联度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文化创意产业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但其内部发展不平衡。旅游、休闲娱乐对GDP影响最大,文化艺术和设计服务与GDP有较高关联,但这3个行业占GDP比重偏低;广告会展与GDP关联较小,但占GDP比重较高,发展比较充分;艺术品交易与GDP关联最小,占GDP比重最低,提升空间较大。文化创意产业与其它行业都有较高关联。  相似文献   

13.
文化创意产业是首都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文化创意产业实现增加值1497.9亿元.占北京市GDP的12.6%,提前实现了《北京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占全市GDP比重超过12%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投融资就成为不可或缺的环节。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科技信息》2011,(24):7-15
科技部: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020年将占GDP15%11月18日消息,科技部高新司副司长胡世辉在今日2011第三届技术创业峰会上表示,当前,我国已明确了今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目标,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同时,要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2020年的目标,我们在这个基础上要提高到15%。  相似文献   

15.
李桐 《科技管理研究》2012,32(20):25-32
"十二五"规划中正式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的奋斗目标,预示着文化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广东省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八年位居全国首位,特别是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时能逆势上涨,表明文化产业具有其独特优势。以广东省文化产业八年来的发展为背景,运用相应年份广东文化产业的数据,分析了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并从理论上分析了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在人均GDP突破4 000美元的中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最后分析了广东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化产业作为江西省十大战略支柱产业之一,近几年来取得了骄人的业绩,营业收入屡创新高,文化产品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节节攀升。印刷出版风头正劲,广电产业蓬勃向上,传媒报业后劲十足,龙头企业独领风骚。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因此江西的文化企业一定要抓住这难得的机遇,攻坚克难,尽快进行股份制改革,早日实现成功上市。  相似文献   

17.
文化创意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当前,苏州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还很低。苏州可以通过完善政策体系,打造集聚园区,吸引高端人才,拓宽投融资渠道,营造适宜环境等措施来促进文化创意产业GDP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选取了2013年的统计数据,以发明专利授权数量、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等作为指标,通过实证分析了武汉市各区的科技创新能力,为武汉市有关部门因区制宜地制定有关科技发展战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社会需求、资源供给、技术进步、经济环境和政策环境五个方面选取变量,分析了其对三次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影响,采用决策试验和评价试验方法筛选影响因素中的原因因素,运用分位数回归方法分析各个原因因素在产业结构不同状况下的作用强度。结果表明,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劳动生产率、高新技术产业产值比重、GDP增长率、RD支出比重、教育财政支出比重及税收占GDP比重为原因因素,并且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RD支出比重、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分别对三个产业的产值比重产生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通过采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变化对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的影响,研究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我国实施高等教育扩张政策以来,由于高等教育扩张而引致的高层次人力资本的增加对第三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与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之间呈现正U型关系,在拐点之前,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增加对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作用相对较弱,在拐点之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人口比重的增加对提高第三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的推动作用逐渐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