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唐宋之际,儒道佛三教渐趋融合,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容佛道思想的理学。在这一漫长的融合过程中,作为北宋中期儒学复兴运动的主将之一,欧阳修在继承韩愈古文运动成就的同时,也继承和发展了韩愈排佛的思想。他不仅在现实生活中反对佛教,也在最能代表其政治、史学思想的《新五代史》中,再次表明了其捍卫儒家道统的排佛立场。  相似文献   

2.
<原道>是韩愈儒学思想的纲领,历代的韩学研究者都对其高度重视,然评价却大相径庭.考察<原道>写作的社会时代和文化学术背景可以看出:韩愈的辟佛倡儒有着鲜明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原道>中提出的道统说、尊孟说、心性修养论等,是对传统儒学形态的突破;从而确立了它在唐宋时期儒学更新运动中引导发展方向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3.
明初理学是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上承宋元,下启明清,在和会朱陆学术思潮和儒佛道三教思想进一步融通大势的影响下,既接续了程朱理学、陆氏心学的慧见,又融摄转化了佛道二教的相关内容,将兴起于北宋中叶的这一新儒学思想发扬光大。从文化学术守正开新、继往开来的角度言之,被誉为"明初理学之冠"的曹端(1376—1434年),在理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十年磨一剑,王蕾副教授的新著《养性理而务  相似文献   

4.
在唐代,由于统治者实行开放的治国方略,从而在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儒、释、道三教鼎立并存的局面。但佛学的思辨性和修行的简便化以及佛教的发展,构成了对儒学发展的挑战。中唐时期的士人知识分子认识到了佛学对儒学发展的危害,展开了对佛学的猛烈批判,韩愈就是这方面的代表。韩愈本着儒家知识分子的使命感,以儒家思想的卫道者自居,拿起了恢复儒家道统这一批判的武器,对佛学思想进行了批判,即使为此坐贬,也矢志不渝。他在贬谪期间仍积极传播儒学、力行实践,为捍卫儒学的统治地位以及儒家思想的南传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道统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概念。在历史上,中国唐代的韩愈率先明确提出了从尧传之孟子的传承谱系,承认道统由帝王向师儒的转移,以之抵抗老之家。时隔一千年,日本江户时代的荻生租徕在承认道统从尧至孔子一脉相承的同时,却对先王之道和儒家之道严加区分,否认孟子是先王学说的继承人,批判宋儒的学说观点,力图对传统的道统学说进行重建,恢复先王之道的治国天平下的政治性。通过韩愈和徂徕关于道统学说的比较研究,可以明白中国儒家学说在日本的流转、影响和日本儒学在批判、继承中国儒学基础上的独特发展。  相似文献   

6.
唐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儒释道三教并行,"外服儒风,内修梵行"是当时文人的一种风尚,他们在讲圣人之道的同时也信奉儒家学说,隐逸避世、参禅论诗成为除了垂名朝野、建功立业之外的另一种风景,亦儒亦佛、非儒非佛是那个时代中国知识分子在现实和理想挣扎之中的一幅缩影。晚唐诗人方干就是其中具代表性的一位。  相似文献   

7.
隋唐以来佛道畅行,严重冲击传统儒学。周敦颐、二程、朱熹等宋代儒者挺身而出,他们以维护儒家正统地位为己任,吸纳佛道的精华,推出新儒学体系——理学。理学倡导的“正心诚意”“存天理、灭人欲”均存在一定积极意义,基本适应了当时的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也能为统治阶级所接受。理学家们著书授徒、为民请命,产生了广泛影响。在大官僚真德秀、魏了翁等人的推动下,理学最终被最高统治者定为一尊,成为官学  相似文献   

8.
朱熹,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数百年来,在中国文化思想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在当今国际汉学界中,他的学说亦受到密切关注。毫无疑问,作为一位杰出的儒学大师,朱熹主要是沿着孔孟路线前进的。然而,在“三教  相似文献   

9.
陇南石窟和中国古代历史三教合一包含三教形成、三教一致、三教鼎立、三教合一等阶段。陇南石窟包括五种情况:佛教;道教;佛教为主,佛道兼容;道教为主,道佛兼容;儒、道、佛兼容。陇南石窟三教合一有五重涵义:从三教各自角度观察之三教合一;从三教融合整体角度观察之三教合一;三教各自独立、和而不同;三教亦此亦彼;三教之中儒家一统。三教合一反映陇南宗教文化演变历程。陇南石窟为我们研究儒、道、佛三教和三教合一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10.
儒学思想体系的传承在中国历史上有几个里程碑式的标志,一是西汉时的董仲舒,他为确立儒学统治做了奠基的工作;二是唐代韩愈,他创立了道统说;三是宋代的程朱理学。宋代理学思想的形成,除了社会原因,还与韩愈和柳宗元思想的影响密切相关。宋时儒道与佛教进一步融合。南宋时才显露的程朱理学是一些读书人追求的时尚。当时僧形儒语随处可见。朱熹推崇理学,他把儒学系统化定格到社会里,成了不可撼动的金科玉律。朱熹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后来七百年的封建社会。柳宗元是博古通今的大儒,他主张大中之道与韩愈和程朱理学都不一样。  相似文献   

11.
北宋仁宗年闻,士大夫掀起了态势强劲的尊韩、排佛运动.禅宗领袖契嵩以"儒释之道一贯"为理论依据,积极地"非韩"护法.他批评"韩子泥古","不悟佛教适时合用";用"中道皇极"解构"道统"说,用儒佛"同归于治"驳斥佛教害政说.同时,他批评韩愈的性情说,从儒家视角责难韩愈的为学与为人,并"周纳"韩愈,说韩亦受佛道影响.在"非韩"护法的过程中,契嵩用儒家伦理会通佛家戒律,用佛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在学术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如他提出儒佛"同归于治",主张"孝为戒先";把"皇极"定义为"天地素有之理";积极挖掘儒家经典如<中庸>等性命之学的内容,在心学的基础上打通三教;比张、程更早地引入"气"范畴论"性"等.这不仅推动了佛教的中国化,而且启发和刺激了儒家学者从本体高度阐发儒家思想,从而催生了更具思辨性的理学.  相似文献   

12.
佛教在唐代走向鼎盛,在理论上得到空前发展,而作为中国正统思想代表的儒学虽然表面兴盛,但实际上处于一种衰落状态。面对儒学衰微,韩愈、李翱挺身而出,举起重振儒学的大旗,直面佛老挑战。韩愈与李翱关系介于师友之间,李翱继承了韩愈排佛精神,但与韩愈的排佛思想特别是心性论思想相比较而言,却存在很大不同。因此对两者的排佛思想进行分析比较,有利于加深对唐代儒家排佛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中唐社会,佛老泛滥,儒学衰微,同时,骈文盛行,颓靡之风未减,这些都不利于巩固唐王朝的统治与社会的发展。韩愈崇尚儒学,倡导道统,但由于佛道二教在社会上大肆盛行,骈文又在文坛上占据统治地位,势单力薄的韩愈自觉难以完成此大任。为此,韩愈大力奖掖后进,培植斗争力量,以重振儒学,并恢复散文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韩愈排佛,主要是利用《春秋公羊传》中的"华夷之辨"理论在佛教的宗教层面上反对佛教,很少涉及到佛教的义学即心、性等理论方面。韩愈与僧人交往并作序、赋、诗相赠的行为,不会影响其作为中唐时代排佛最猛的儒家知识分子的地位。韩愈排佛却在生活层面上与僧人交往的这种矛盾性是在佛教从宗教和哲学两个层面上影响传统中国的背景下,伴随着佛教本土化和华夏文明逐步容纳吸收佛教的进程中展开的。韩愈作为这个进程中感受冲击剧烈,表现也极为活跃的宋代理学兴起之前的儒家知识分子,所引起的争议也就更多。  相似文献   

15.
周敦颐作为理学开山,虽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但其主导观念则是儒家学说。这不仅表现在他的学术著作中,同样也体现在他的人生态度上。那种认为他思想为儒,生活为道,或谓其生活非一圣贤型儒者之生活的说法是偏颇的。应还原他儒学宗师的真实形象。  相似文献   

16.
周敦颐作为理学开山,虽受到佛道思想的影响,但其主导观念则是儒家学说.这不仅表现在他的学术著作中,同样也体现在他的人生态度上.那种认为他思想为儒,生活为道,或谓其生活非一圣贤型儒者之生活的说法是偏颇的.应还原他儒学宗师的真实形象.  相似文献   

17.
唐代是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人们反佛的关键时期,更是儒、佛、道三教大融合时期。韩愈终生积极反佛兴儒,努力探索封建宗法制度的重塑之道,客观上起到了遏制中唐佛教消极避世观念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开启了宋明理学之先河。  相似文献   

18.
唐代既是佛教传播和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人们反佛的关键时期.傅奕、韩愈等人的理论批判揭露了佛教的欺骗性,使人们认清了佛教的本来面目和巨大危害.玄宗、宪宗、武宗对佛教的政治打击不仅使佛教势力暂时消沉下去,而且使人们对佛教的态度发生了变化.禅宗分化及南宗的发展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韩愈借鉴佛教的祖统说提出了道统说,李翱将佛教的修行办法运用到个人修养方面,为理学的创立提供了条件."三教可一"的理想最终以"三教归儒"的形式得以实现,古老的儒家学说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9.
清季社会转型期,民间传统儒家学派太谷学派领袖周太谷、张积中等人在坚持传统儒家学说的基础上,不隐讳其与宋初理学发端源流的共同,但否认理学所把持的儒学正统地位,力图为儒学重新正名.在对待释、道两家的态度上,太谷学派表现出更加开阔的胸怀.在一些具体领域,太谷学派与明清理学有截然相对的观点.这些,都受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客观环境所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前高中历史教科书在佛道二教与理学产生的关系上存在着不同的论述。如人教版认为,理学是儒学融合佛道二教的产物;人民版和岳麓版与之相反。认为理学是儒学在与佛老思想相抗衡过程中产生的。面对两种相反的说法,一些高中历史教师提出,哪个观点更符合历史事实呢?本文简要地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