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19世纪末期东欧犹太人大批移居美国之前,美国的犹太人已经在美国发展出独特的美国犹太文化,这同他们的传统宗教和文化教育是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2.
犹太复国主义运动遭遇犹太启蒙运动(哈斯卡拉运动)所一直倡导的犹太启蒙、改革与同化的压力,这导致犹太人问题日益突兀和严重。赫斯全面批判了犹太启蒙派、犹太改革派和犹太同化派的主张。赫斯认为,一旦开启了犹太启蒙,犹太人接下来就必然走向犹太改革和犹太同化。犹太人问题不是一个宗教问题,进而也不是解放问题,而是一个民族问题。赫斯将前人所认为的宗教范畴问题转换成了民族范畴问题,由此实现了范式的转换。因此,赫斯认为,犹太人只有建立一个属于犹太人自己的国家才有可能彻底解决犹太人问题。  相似文献   

3.
18世纪末叶,在欧洲兴起了一场犹太启蒙改革运动,它不但在犹太文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而且在欧洲乃至全人类的思想文化发展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试图对这一运动的缘起、发展、理论影响及后果作一探析。(一)巴勒斯坦的犹太国家灭亡之后,犹太人流散到世界各地,经过许多个世纪的颠沛流离,大部分人辗转来到欧洲各地定居。进入长达一千多年的中世纪,基督教会在欧洲逐渐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并竭力逼迫一切“异教徒”改宗基督教,而犹太人自然首当其冲。在“改宗或死亡”的严峻现实威胁之下,许多犹太人被迫改信基督教,但不少改…  相似文献   

4.
18世纪席卷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一场适应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它荡涤了旧世界,使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确立了西方现代化社会的基本原则。18世纪的法国是启蒙运动的中心。法国的启蒙运动以其彻底的反封建性质对欧洲、美洲以及对以后的亚洲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拟就法国成为启蒙运动中心的原因略做探讨。启蒙运动最早出现于英国。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产生了许多反映各个阶级阶层利益的政治思想派别,各派思想家分别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自由主义是这一时期启蒙思想的主流。由于英国革命的目标始终停留…  相似文献   

5.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19世纪中期,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日益暴露.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马克思主义以此为阶级基础而诞生。第一国际的成立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巴黎公社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20世纪初.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诞生。1917年俄国十月革分成功,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时代“二战”后,社会主义越出了一国的范围,欧亚建立起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但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出现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受重大挫折。中国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民族解放运动: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初,以美洲为中心的独立运动.出现一系列独立国家:19世纪中期.爆发了以亚洲革命风暴为代表的反殖民反封建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亚、非、拉反帝反封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涨。20世纪三十至四十年代,以反法西斯斗争为中心的民族解放运动在亚、非、欧洲广泛展开:“二战”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国职业教育的模式很多,当人们在比较和分析这些职业教育模式时,都普遍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有所偏向,西方国家称其为“欧洲的师表”。同样,“双元制”也受到我国教育界的普遍青睐,许多地区和学校争相开办了“双元制”班,中央领导也曾多次指示:“要重视研究德国双元制经验”。19世纪初,德国的工业落后于英国几乎整整一个世纪,到20世纪初就迅速崛起成为欧洲头号工业强国,而在本世纪又两度从战败迅速走向强  相似文献   

7.
“二战”之后,鉴于德国发动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灾难,国际学界以英美等西方国家现代化“正常道路”为参照,对德国现代化道路进行反思,提出了具有负面认知的“德意志独特道路”观点。而实际上,德国现代化既存在一种欧洲乃至世界现代化语境下的共振,又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律,呈现一种与时俱进、稳中求进的独特现代化历史逻辑。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德国统治阶级通过开明专制和改革等“上层革命”方式,实现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平稳转型;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德国通过军事性“上层革命”方式建立起现代民族国家,并且以德意志帝国为平台,在经济、社会、科教等领域取得了辉煌的现代化成果;“一战”结束后,德国遭遇西方战胜国的制度性压迫,出现从实行西方“议会民主制”的魏玛共和国到仇视西方文明的第三帝国的极端政治摇摆,造成现代化独特道路的短暂脱轨;“二战”之后,联邦德国兼容并蓄,在吸收西方国家现代化合理因素的同时,回归德国现代化历史传统,坚持与时俱进和稳中求进,实现了德国现代化历史逻辑的自信回归。  相似文献   

8.
李敏 《考试周刊》2011,(18):55-56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犹太民族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投身反法西斯运动,始终与盟国并肩作战。然而,当欧洲犹太人面临德国纳粹迫害之时,美国政府却没有采取实际有利的行动帮助救援那些仍在德国纳粹魔掌之下的犹太人。本文旨在探讨美国对纳粹暴政下对欧洲犹太难民的政策、原因及其影响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十七世纪中期直至二十世纪初,大量欧洲犹太人移民至美国。恪守传统的犹太人怀着美好的幢憬来到美国后,经历了很多他们始料未及的文化上,信仰上以及价值观的冲突。一些敏感的犹太作家开始用小说、诗歌等形式来表达犹太人期望在美国找到精神家园的梦想,刻画犹太人移民至美国后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冲突时内心的矛盾和挣扎,表现犹太移民在美国化道路上举步维艰的两难境地,早期美国犹太文学也就应运而生了。本文阐述了早期美国犹太文学的产生及其代表作家,早期美国犹太作家关注的主题以及他们的共性和个性。  相似文献   

10.
答:在欧洲,岐视与迫害犹太人是一个长期的历史问题。从罗马帝国时期,犹太人就被迫从巴勒斯坦居住地流落到欧洲,受到骇人听闻的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在中世纪的欧洲,犹太教被视为“异教”,遭受基督教派激烈的反对。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曾专门撰文论述过犹太人问题,指出德国的犹太人要求“公民的解放”和“政治的解放。”德国犹太人在社会生活中,不少人任教师、医生、记者、律师、艺术家、科学家和机关职员。同时,同散处于其他国家的犹太人一样由于他们无权无地,被排斥在一切直接生产的职业之外,从事商业和金融业的为数也相当多,因此,很多犹太人取得比较优裕的经济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  相似文献   

11.
伊弗东学院是18世纪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教育活动中的一次重要实践,并成为了当时欧洲具有广泛影响的儿童教育运动的中心。而19世纪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正是通过对伊弗东的两次访问学习和工作,在裴斯泰洛齐教育思想的深刻影响下逐渐形成了他的幼儿教育理论,并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因此,在福禄培尔的教育生涯中,裴斯泰洛齐就是一个灯塔;在福禄培尔的心中,伊弗东就是一个教育圣地。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世界体操作为一种教育手段 ,最早起源于古希腊 .而欧洲近代体操首先在德国诞生 ,又兴盛发展在欧洲 ,到了 1 8世纪中期在欧洲已形成体操两大派系 :即西欧体操派 (德式体操 )和北欧体操派 (瑞典体操、丹麦体操 ) .  相似文献   

13.
欧美象征主义诗歌形成于十九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象征主义诗歌重要的诗学意义和美学原则一是富于神秘美。这种神秘美具有构幻和错觉、暗示和神秘、朦胧和晦涩的特征。神秘美主要通过非理性化、音乐化和陌生化的方式形成和营构。象征主义使欧美乃至世界诗歌美学都发生了令人震惊的质变,其中神秘美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戏曲、小说等文学作品在18世纪首次进入德语地区民众视野。至19世纪末,中国诗歌、小说、戏剧的翻译已经在德语地区全面展开。这时期的《诗经》翻译和屈原诗翻译处于世界汉学的领先水平,对西方汉学界具有开拓意义;一些译作成为德译汉文学的经典,如佛尔克的汉六朝诗翻译及格里斯巴赫的《今古奇观》小说翻译等。  相似文献   

15.
从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的社会、文化背景及施莱尔马赫本人的哲学理念出发,探讨异化翻译理论在德国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王一亭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江浙旅沪绅商的领袖人物之一,更是一位知名的慈善活动家,他将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奉献给了中国近代的慈善事业。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是王一亭一手创办并悉心经营的,在王一亭等人的领导之下,该会发起组织的为民请命呼吁和平、救济妇孺、临时救济难民等善举,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为社会公益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王一亭一直致力于慈善事业直到逝世,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也对他进行了高度评价与肯定。  相似文献   

17.
18世纪的欧洲处于巨大的历史变革之中,法国与德国的文化交流加速,而跨国旅行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社会不同阶层的人群对跨国旅行有着不同的目的和动机,正是这种不同对德法文化的传递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文化传递的角度探讨18世纪德法之间不同社会背景人群的旅行,以及由此带来的文化传递。  相似文献   

18.
思想的力量:影响19世纪初期德国大学改革的大学理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德国,出现了一批论说大学理念、大学改革的思想家,其中的主要者如康德、谢林、施莱尔马赫、费希特、洪堡。如此众多的思想家对大学理念的集中论述,既是中世纪大学产生以来的大学史上的第一次,同时在迄今为止的大学改革与发展过程中也是不多见的。思想家们的论述对19世纪初期的德国大学改革乃至世界大学的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德意志民族意识的觉醒源于其文化领域的民族意识的觉醒,并在反对外国侵略和压迫的斗争中逐步发展、成熟。但是在19世纪开始之后,德意志的民族意识发展进程发生了偏差,向着种族优越感倾斜,并为军国主义者和民族狂热分子所利用。而德意志第二帝国所完成的统一,又导致了一种更富有侵略性和战斗性的民族意识,从而进一步向沙文主义和军国主义演变。德意志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经济的增强,更迫切需要这种民族意识的张扬。于是,德意志民族意识最终与军国主义、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相结合,导致了两场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20.
自17世纪到20世纪中期世界文学史有三次大的中国潮:17-18世纪的中国戏剧《赵氏孤儿》与《图兰朵》、20世纪初中期的中国古典诗歌与中国"禅宗诗流"进入欧美,在文学接受与改编创作等多种维度产生巨大影响。这是欧美文学的一次重要转型,从中可以看出东方文学在世界文学进程中的思想与艺术贡献,正是在这种文学交流中,才真正实践了歌德与马克思所提倡的"世界文学"观念。作者从辩证理性层次进行阐释,认为东西方文学的互相融合是世界文学新阶段的主体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