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加缪哲学中的反抗主题出发,主要以加缪对“自杀”所持的论点进行阐发作为出发点,认为作为加缪眼中最严肃的哲学问题的“自杀”,其所蕴含的特质,其所产生和存在的因由,以及其髓演变的特性,是与人自身的抗争和外在的荒谬紧密相连的;在此基础上,探究加缪哲学中所涉及的反抗主题及其所带出的政治与哲学旨向。  相似文献   

2.
《雨王亨德森》体现了加缪哲学的"荒谬——个人反抗——集体反抗——和谐"的整体脉络,主人公亨德森所体验的异化感、死亡意象、荒谬处境、反抗和对和谐的渴求表征了加缪哲学思想中的"荒谬"概念,其"异化——寻求——回归"的人生路是现代人荒谬处境的极好映射。亨德森在焦虑和质疑中踏上了反抗荒谬的漫漫征程,努力在荒谬的世界上探寻和创造存在的意义,并在困境中寻求一条融于现实但又保持着个人存在的道路是作者索尔.贝娄对加缪"荒谬"存在的极好解读。  相似文献   

3.
"荒谬"这一概念在西方哲学中有很深刻的历史渊源,而加缪则将"荒谬"这一概念上升到了哲学高度。以加缪哲学中的"荒谬"与"救赎"为主线,探讨处在荒谬之中的孤独个体何以能够实现自身的救赎,我们会发现加缪不仅将西方传统中非理性的荒谬感上升到了哲学概念的高度,而且他的"荒谬"不同于虚无主义,因为他虽然入于荒谬,却又能出于救赎。加缪对于人性尊严的认可以及对于光明的追求才是其哲学的核心之所在。  相似文献   

4.
赵艳花 《天中学刊》2012,27(4):88-90
加缪作品中出现了荒诞与反抗、痛苦与幸福、孤独与团结、反抗与节制、艺术家的责任与自由、艺术与现实、内容与形式等一系列两重性主题,使他的哲学与美学思想呈现出均衡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阿尔贝·加缪作为存在主义文学的领军人物和荒诞派哲学的杰出代表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加缪以人道主义情怀始终关切的注意着人在荒诞世界的不同命运,并试图通过其作品给予大众解答。笔者选择加缪三部重要的作品,这三部作品显现着加缪思想的逐渐演变,从早期作品的主人公默尔索消极的个人反抗,再到西绪弗斯以个人英雄主义来抗击荒谬和不公,最后至《鼠疫》全民团结共同抗击鼠疫并赢取了最终的胜利,充分显现了加缪所倡导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也印证了加缪思想的不断转变。  相似文献   

6.
阿尔贝·加缪作为存在主义文学的领军人物和荒诞派哲学的杰出代表于195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加缪以人道主义情怀始终关切的注意着人在荒诞世界的不同命运,并试图通过其作品给予大众解答。笔者选择加缪三部重要的作品,这三部作品显现着加缪思想的逐渐演变,从早期作品的主人公默尔索消极的个人反抗,再到西绪弗斯以个人英雄主义来抗击荒谬和不公,最后至《鼠疫》全民团结共同抗击鼠疫并赢取了最终的胜利,充分显现了加缪所倡导的行为方式以及价值观,也印证了加缪思想的不断转变。  相似文献   

7.
《都柏林人》成年篇中主人公身处荒谬的境遇,但却敢于正视荒谬,投身反抗的熊熊火焰,义无反顾地活下去。乔伊斯对人生的思考与阿尔贝·加缪在其哲学随笔《西西弗的神话》中对荒谬的认识相契合,乔伊斯笔下的主人公正是西西弗式英雄。  相似文献   

8.
加缪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其所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要对"荒谬"现象作一个比较明确的界定,并且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以及知道人们是否能在这"荒漠"中生存这一严肃的哲学命题。因此,能否正确理解加谬哲学中"荒谬"概念的内涵,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地理解加谬崇高的人格品质以及他深刻的哲学思想。本文将从"荒谬"的表现、"荒谬"的本质、"荒谬"的根源及"荒谬"的精神四个方面对加缪哲学中的"荒谬"概念作一个较全面的阐释。  相似文献   

9.
存在主义从上世纪初传入我国以来,对我国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缪的"荒谬哲学"也在许多当代文学作品中有所体现.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人的生存的作家,史铁生的<命若琴弦>讲述的就是人面对世界的荒谬感以及在对荒谬的反抗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故事.如同西绪福斯不断的推石头上山,在反抗荒谬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一样,<命若琴弦>中的老瞎子和小瞎子也在不断地重复着一代一代的命运,反抗着命运的荒谬,并以此来实现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加缪的小说<局外人>紧紧扣住"荒谬"主题,以"我"(莫尔索)的感受和遭遇,向我们淡淡地描写出人与世界的脱离.对<局外人>的哲学解读可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其一是人与社会的对立,只有对立才有分离,而分离才是荒谬感产生的前提;其次是"局外人"的荒谬与死亡意识,"死亡"是加缪以及许多存在主义哲学家关注的问题之一,对"死亡意识"的理解贯穿着加缪的荒谬生存哲学.  相似文献   

11.
《局外人》是法国著名作家加缪的代表作品,小说体现了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世界是荒谬的,人的存在也是荒谬的。小说为我们提供了从荒谬和反抗两个方面来认识主人公默而索所处的局外人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从荒诞哲学到反抗哲学,从<局外人>到<鼠疫>直至<第一个人>,加缪穷其一生执著追踪生活真相,全力探索人生存在的真理.唯有真实,才构成他人生思考的最根本关切.在加缪的思想视野下,真实的生活只能是当下自我的生活,而与之相伴生的必然是生存者对死亡、对当下自我之外事物的遗忘.遗忘,意味着专注而投入地生活,人生的真实意义就在于投身生活世界,义无反顾地生活.这或许便是加缪对生活真相的终极揭示,也应是他触及了人生真实底线的对此在真理的深刻领悟.  相似文献   

13.
《局外人》中的虚无与信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加缪笔下的灵魂人物之一,《局外人》中的默尔索一直饱受争议。从无动于衷的空心人到反抗荒谬的英雄,默尔索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形象变迁历程。  相似文献   

14.
陈长伟  李德鹏 《考试周刊》2008,(10):158-159
《局外人》是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历来对《局外人》中主人公默而索的评价颇多,但多从社会对人的压制这个角度着眼,把默而索看成反抗荒谬社会秩序的勇士.本文则从时间这个角度着眼,对《局外人》进行比较全面的考察,并在此基础上着重论述默而索这个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15.
从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到荒谬的身份定位的困惑、再到反抗荒谬及渴望解脱,是《此镇无贼》和《天下无贼》中"贼"的思想演变逻辑和行动展现形式。荒谬是两部作品故事情节推进与演绎、人物命运起伏与跌宕、生命意义回归与升华等层面的哲理轴心。另外,"胎儿"也是蕴含着荒谬性寓意的重要线索。  相似文献   

16.
从《局外人》到《正义者》,从《西绪弗斯神话》到《反叛者》,加缪的创作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在于他在荒诞的基础上提出的反抗的哲学思想和生活态度,该文以分析加缪的反叛思想为中心,以作品集《反抗者》为重点,力图揭示加缪的适度与均衡的反抗主张,从而进一步体现加缪后期作品的在讨论人生存价值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萨特与加缪     
萨特和加缪是现代派文学中“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两人互存异同。他们都认为“小说从来都是形象的哲学”;都承认世界的不合理与荒诞性,都对人类命运持悲观看法。但萨特的思想较之加缪要进步得多。虽然都认为世界荒谬,人生虚妄,但萨特不提倡与世隔绝,有一种抗争精神。加缪则认为人类无法与之抗争,因而只能以超然的态度处之。本文试图就萨特和加缪的思想和创作勾划出一个轮廓来。  相似文献   

18.
法国存在主义文学大师加缪的一系列作品中都贯穿了"反抗"的主题思想。从两部最具有代表性的小说《局外人》到《鼠疫》,加缪为我们展现出面对"荒诞"主人公是如何在虚无的世界中寻找生命存在的价值的,那就是"反抗"。具体阐述加缪"反抗"的具体含义,在两部作品中建立的"反抗"共同点及其升华,其中升华分为三个部分:反抗对象的扩深、从"消极反抗"到"积极反抗"、从"个人反抗"到"集体反抗"。  相似文献   

19.
加缪的哲学散文《西西弗的神话》从哲学上最严肃的问题自杀入手引出荒谬的这个中心话题,引出了荒谬的产生及其原因,荒谬的概念的界定以及面对荒谬的三种态度。  相似文献   

20.
荒谬在加缪的《西西弗的神话》中是作为起点而提出的。对荒谬的历史性描述有很多,但是真正专门论述荒谬问题的就非加缪莫属。本文对加缪有关荒谬问题的论述进行分析和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