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如何办好农业科技节目,特别是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节目,这是对农电视节目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这类节目农民过去不太喜欢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由于以下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农业类电视节目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宗旨,以农村观众为目标受众群,理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对农舆论引导作用。但省、市、县电视台的农业类电视节目却存在着总量偏少、影响力偏小、对农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能力较弱等问题。笔者在2007年7月、2008年2月主持的《电视对农信息传播》实证调查发现农业类电视节目在农村的收视份额低、知晓度低、认可度低、忠诚度低等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3.
如何办好农业科技节目,特别是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节目,这是对农电视节目不可回避的一个课题。这类节目农民过去不太喜欢看,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由于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节目的传播内容与农村观众的需求错位。一些对农栏目的农业种植技术推广节目缺少“农味”.广大农民朋友看节目时“欲知”、“应知”的内容或者说目前农时农民非常想了解的具体的实用技术,在我们的电视节目中很少看到。  相似文献   

4.
对农电视节目的成绩 对农电视节目指的是专门面向广大农村受众,以农村观众为收视对象,从农村观众的视角报道"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及其他问题,力图关照广大农民的兴趣、愿望和呼声的对象性电视节目.  相似文献   

5.
马川 《青年记者》2009,(12):64-65
笔者从事对农电视节目工作多年,对如何做好对农电视节目略有感悟。  相似文献   

6.
对农电视节目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与农村题材相关的新闻节目、纪实节目和艺术节目。作为一名农业电视节目的摄像,笔者想通过本文,把节目拍摄过程中,摄像技巧的运用方面需注意的问题同大家交流。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的对农电视节目发展得很快 ,除中央电视台第七套节目专门播放农业节目以外 ,各省市县的电视台也有农村电视节目的播放。其中 ,省级电视台开办有对农电视专栏的就超过半数。对农电视节目在我国已形成了卫视、本地、有线及无线等多台、多形式播出渠道的格局。这大大地增强了对农电视节目的影响力。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为加强两个文明的建设 ,普及农业科学知识 ,为广大农村脱贫致富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以说 ,我国的对农电视节目正进入全盛的发展时期 ,有着强大的生命力。这一方面是我国农业、农…  相似文献   

8.
随着各省对农电视节目的陆续开办.到目前为止有近20家省级电视台开办了固定时段的对农栏目,特别是山东,吉林还开办了农业频道.一些省台的对农节目成为每周一期的通栏节目,对农节目已经成为各电视台日常播出节目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对于9亿农村电视观众而言,现有的对农电视节目,无论从播出量还是内容方面来看,都远远未能满足观众的要求,对农节目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憧憬美好前途的同时,各地从事对农电视节目制作的同行们,都会遇到随着  相似文献   

9.
对农电视节目的成绩 对农电视节目指的是专门面向广大农村受众,以农村观众为收视对象。从农村观众的视角报道“三农”(农业、农村、农民)及其他问题,力图关照广大农民的兴趣、愿望和呼声的对象性电视节目。需要指出的是,对农电视节目并不等同于农村题材节目。  相似文献   

10.
对农电视节目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与农村题材相关的新闻节目、纪实节目和艺术节目。作为一名农业电视节目的摄像,笔者想通过本文,把节目拍摄过程中,摄像技巧的运用方面需注意的问题同大家交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三农节目的生存之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电视节目承担着传达党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传递农业科技信息,关注农村和农业热点难点问题,促进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重任,办好对农电视节目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占琦 《声屏世界》2017,(6):26-27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要解决"三农"问题,做好对农信息传播意义重大.但农业栏目不好做,农业节目没人看,是对农传播的真实写照,也是我国农业电视节目遭遇的最大难题.新媒体语境下,传播对象、传播介质、传播形态均已发生变化,电视农业节目也应调整传播模式,融合新媒体做好对农信息传播.本文对新媒体语境下农林卫视《中国农资秀》栏目的传播特色和模式进行探究,以期为我国其它农业节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对农电视节目可以包括各种节目形态,它可以以社教、专题、文艺、影视等形式出现。狭义上讲,对农电视节目特指对农服务类节目,服务也体现着多元化,对农民的致富、技术、教育、娱乐等多方面进行服务.实现电视的综合社会意义。研究电视农业节目定位.必须考虑节目多元化的问题,因为这是对农电视节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办好对农电视节目不仅是满足广大农村电视观众的需要,也是媒体自身的责任与担当。然而,随着媒体向市场化、产业化的转移,受成本要素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制约,一些地方台自办的对农节目出现了数量少、质量低、实用性不强、针对性不够、与农村受众的需求相去甚远等诸多问题。如何让对农电视节目受到广大农民朋友的喜爱,成为展示农村新变化、宣传农业新成就、提供农业新信息、讴歌农民新形象、促进城乡和谐的一个良好的平台和载体?笔者认为,在当前形势下,必须从创新节目内容、创新节目形式、拓宽宣传渠道等三个方面着手,使对农节目(栏目)常办常新,永葆魅力。  相似文献   

15.
对农电视节目怎样加快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电视节目是中国电视节目一道独特的风景。但对农电视节目也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需要政策支持、理论指导和舆论推动。山东是一个农业大省,长期以来,山东电视台坚持大局第一,社会效益第一,在几次大的节目调整中,始终给予“三农”节目一席之地。1997年,山东电视台专门创办了对农节目《乡村季风》.这个节目后来成为全国第一个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奖的对农电视栏目;2000年.  相似文献   

16.
毛建新 《视听纵横》2006,(6):102-103
说到县级台的对农电视节目,许多人往往认为,对农节目就是唱好“四季歌”,即春季田间管理、夏季抢收抢种、秋季粮食丰收、冬季小麦油菜……毋庸置疑,传统农业一直是媒体关注的对象,也是我们办好对农电视节目的基础所在。然而,人类已进入21世纪信息化时代,县级电视媒体也应顺应信  相似文献   

17.
试论中国农业电视节目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烨 《现代传播》2007,(2):147-148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与中国人口58·2%的农民包括从事农业生产与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可以说是中国社会最庞大、最弱势的群体。也正因为如此,中国的电视节目中才有了其他发达国家电视节目中很少有的以农民为主要收视对象的农业电视节目。一、中国农业电视节目的现状就农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们党和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实现民富国盛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对农电视节目在中国电视节目中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但对农电视节目也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挑战.在电视媒体不断革新和全社会关心"三农"问题的今天,如何办出农民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如何更有效地开拓农村电视市场,已引起业界高度的关注,是广大农民关心的话题.本文试图探析对农电视节目发展面临问题并提出对应策略.  相似文献   

19.
对农节目的特点及改革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目前最大的社会群体是农民 ,最受青睐的传媒是电视。90年代中期 ,当一些富有社会责任感、对农村有着深厚感情的电视工作者开始用电视来表达他们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关注时 ,中国电视的对农节目便像雨后春笋般地崛起在电视屏幕上。全国有十几个省级台办了各具特色的电视节目 ,中广学会还支持成立了对农电视节目研究会 ,对推动和繁荣对农电视节目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几年来 ,以《黄土地》节目等为代表的对农电视节目 ,坚持为农民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国内最大的社会群体。关注“三农”,既是电视人实践“三个代表”,改造社会责任之所在,也是电视传媒自身发展的需要。电视媒体如何面对农民,服务“三农”,并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独树一帜?这是广大电视工作者必须认真对待、切实解决的重要课题。提高对农村电视节目战略意义的认识。对农电视节目是宣传国家对农政策,促进农村“两个文明”建设,落实“三个代表”重要精神和党中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策的有效载体。办好、办活对农电视节目,构筑一个实实在在的对农宣传推广网络,为农村提供一个全方位接触交流的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