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符码理论是伯恩斯坦的重要思想,为解释西方学生学业成败和教育不平等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框架。核心问题是:学校如何成为阶级再制的场域,符码、阶级和权力三者存在何种关系?以往研究认为学校教育是达成阶级平等流动的重要途径。然而,伯恩斯坦却发现: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由于符码背后蕴藏权力分配与社会控制原则,导致了教育不平等。学生来自不同阶层,言说符码有差异,造成学习起点明显差别。出身不利家庭的学生并未因学校教育而改善其学业成就不利现象,反而随着时间的增加,与中、上阶层学生之间的差距扩大。因为国家的课程都是精致型编码,饱含中产阶级语言特点,因此,中产阶级学生在学校教育中容易成功,而劳工阶级学生容易失败,现代市民社会的兴起也许是改变这一弊病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运用多层线性模型及半结构式访谈分析了不同阶层的语言符码与不同学科的课程符码之间的匹配情况及对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研究发现,语言符码与课程符码的匹配是解释学生学业成绩阶层差异的重要因素。具体来说,优势阶层学生的学业总成绩显著高于弱势阶层学生;但成绩优势在不同学科上有差异,优势阶层掌握的“精致型符码”与语文、英语学科的“整合型课程”相匹配,并使学生学业成绩优势明显,但与数学的“集合型课程”不匹配。研究结论也说明了“符码理论”在解释不同学科学业成绩上并非笼统的普遍适用,课程符码与语言符码之间的匹配是教育再生产的关键调节器。  相似文献   

3.
教育符码理论是伯恩斯坦的重要思想,主要探讨教育行动代理人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如何形塑社会空间与合法的沟通形式,意图解开社会、文化传递与劳动力再制之间的纠葛关系。伯恩斯坦教育符码理论的学术价值不容置疑,但在中国运用这一理论,有必要对其适用性进行反思,以便更好理解和充分发挥这一理论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符码理论是教育社会学中的重要思想。运用符码理论解释符码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共振效应,可以揭示符码与不同层次学校文化共振的表征形式和价值指向。实现符码与学校文化的共振不仅需要共同的语言脉络,相同的频率层次以及弹性的校园文化三个要素,更需要校长的高度投入。从凝练核心文化符码到倡导平等对话理念,再到追求学校发展共同体,都需要校长的智慧和经验。校长是实现共振的启发者、引导者和助推者。  相似文献   

5.
伯恩斯坦语言符码理论将语言符码分为精密型语言符码和限制型语言符码,不同环境下成长的幼儿会产生不同的语言符码,使用不同语言符码会对幼儿产生不同的影响。通过解读语言符码理论,面对多民族聚居、多种语言共存的社会环境,怒族村落幼儿园在开展早期阅读活动时应整合两种语言符码,提升教师对语言符码的认知;开发本土阅读材料,搭建两种语言符码转换的桥梁;开展补偿性教育,提供早期阅读支持系统,提升村落幼儿汉语阅读能力,实现教育过程公平。  相似文献   

6.
伯恩斯坦的语言符码理论为探讨我国城乡学前儿童语言表达差异提供了一个崭新视角,研究发现:城乡学前儿童语言表达在语言系统性、逻辑性、文学性和文化修养性方面出现显著差异,语言符码出现了严重分层。儿童在入园前和幼儿园教育中形成并扩大了城乡儿童语言符码分层。应加深对儿童局限符码的认识,关注农村学前教育和儿童语言发展;提高农村家长的文化素养,在家庭教育中向儿童传递精致符码;实施农村幼儿园补偿教育,科学引导儿童进行精致符码的学习。  相似文献   

7.
在艺术作品日渐符号化、互文化的时代,审美也经历着从个体深度体验到能指交际的转型,当艺术符号成系统地出现时,系统规则即符码成为解读艺术作品审美意义的关键。在审美的这个转型中,对艺术作品的符码化解读瓦解了审美中原有的主客体关系,使得主体不得不学习或者依靠自我身份所对应的符码体系,从而丧失了主体性。而研究、教育机制与商业机制一起完成了这一审美符码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语言资本与教育不平等的再生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它的背后事实上隐藏着一种权力关系。不同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以及不同的社会阶层,具有不同的语言资本。在学校教育中,在解释学生学业成就的差异时,很少考虑到由于学生处于不利的社会地位而带来语言资本或文化资本方面的不平等,语言资本成为再生产不平等的最隐蔽的方式之一。因此,真正民主、平等的教育,必定是以语言资本或文化资本的平等为基础的,是以“话语”的民主化为前提的,否则,任何教育至多也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平等。  相似文献   

9.
文化资本是再生产不平等的最隐蔽的方式之一,在学校教育中,人们解释学业成绩差异,很少考虑到由于学生处于不利地位而带来的文化资本的不平等.文化资本背后隐藏复杂权力关系,对于穷人来说,任何教育至多也只是一种表面的平等.  相似文献   

10.
在西方关于各阶层文化资本影响教育公平的诸多研究中,学者们普遍认为,源自社会上层的自由奢侈品位文化总是会被建构成社会的主流文化,并最终成为学校中的支配性文化和教育内容。由此,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所携带的阶层文化与学校文化之间的契合度成为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重要因素。其中,教师趋向于学校所代表的自由奢侈品位文化以及中上阶层学生的文化习性,排斥劳工文化与底层学生的文化习性。教师文化中的这种阶层趋向通过教学过程导致中上阶层出身的学生学业成功的概率大、底层出身的学生学业成功的概率小,后者经由考试、教育分流以及就业渠道会导致阶层再生产。这是学校教育承担文化再生产和阶层再生产功能的内在机制。打破这种现象需要平等对待各阶层文化、树立多元智能观和全面的学力观,教师应走向文化觉醒,成为转化型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1.
贺天润 《学周刊C版》2020,(14):187-188
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的电影《寄生虫》在包括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第92届奥斯卡金像奖等国际数十个电影大奖评选中荣获55个奖项,并成为首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亚洲电影。奉俊昊导演延续了以往的风创作风格,依旧将触角深入现实底层民众生活,极致化地展现阶级对立,并将隐喻作为重要叙事手段。特将通过对本片文本的隐喻叙事以及社会符码建构分析,探寻影片在现实关照下的社会价值与传达出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2.
在消费社会里,电影的消费受到电影本身及其内部符码的操纵,进而构成一种权力,控制着观众的消费行为;媒介技术的发展对电影的消费也造成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叙事的感官化。这一系列相关的消费逻辑就是电影消费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伯恩斯坦有关“阶级与教学法”的论述深刻揭示了家庭教养方式及学校教育教学方式的改变与社会新中产阶层的出现之间的内在关联。当下,家庭教养方式的社会阶层分化趋势日渐显现,新中产阶层家庭教养方式逐渐兴起并成为影响学校育人方式变革的一种重要力量。新中产阶层家庭教养方式并非仅是一种“惯习”,而是对新的教育思想、观念乃至教育理论积极认同、主动反思建构的结果。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正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尤其是新兴主导性社会阶层的兴起成为当今学校育人方式变革的一种动力之源。  相似文献   

14.
教育社会学对教育不平等的研究忽视了对学校教育过程的挖掘。实际上,学校在教育的社会阶层再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学校不断地在学生中间制造等级分层,并且通过一系列策略强化学生对学校内部不平等的认受;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对学校的等级策略有着不同的适应性;学校通过公开的分类,以隐蔽的手段将学生的家庭资本与学业前途对应了起来。通过对学校教育过程的深入分析,有助于我们发现教育过程阶层再生产的隐秘。  相似文献   

15.
近30年来,伯恩斯坦一直是教育社会学界的中心人物,从他早期关于鳊码理论的语音学著作到后来的课程与知识传递方面的论著,伯恩斯坦试图将宏观水平的阶级和权力与微观水平的学校教育过程联系起来。文章介绍了伯恩斯坦近来的一些教学实践模型,并结合其课程与教学理论阐述了伯恩斯坦全部结构主义的社会学方案。此外,文章还指出了伯恩斯坦著作中和经验主义与实用价值领域一些尚未解决或者没有回答的问题,尤其是与美国教育发展有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唐颖 《浙江教育科学》2005,(1):26-28,57
学业评价不平等是教育不平等的重要表现。可以从三个方面解释学业评价不平等现象:第一,考试偏见;第二,课程内容及其评价总是隐含着特殊的价值取向;第三,学业评价内容是社会建构的产物。为了实现学业评价平等,国家需要政策倾斜,评价机构要提高考试的信息和效度,学校要减少学生受教育过程中的不平等。  相似文献   

17.
依托教育分流体系,将人口负担变为人力资本优势是世界各国构建“公平而有效率”教育机制的普遍举措。采用2018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数据,探究教育分流程度与学业成就及其不平等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各国的比较分析中,中国教育体系的分流化程度偏高,技术选择与政策选择是形塑中国高分流水平的首要因素。教育分流程度正向预测了学业成就,倍增效益在综合制中高于分轨制,随学生学业水平的上升而先降后增。扩大教育分流程度有助于弥合学业成就不平等,削减效益在分轨制内高于综合制,随学生学业水平的升高呈U型分布。因此,要通过坚持以分轨制为主、兼容综合制之长、关注弱势群体在分流中的不利地位、合理布局教育资源等措施达到构建公平而有效率教育分流目的。  相似文献   

18.
学校偏好对于教育的筛选机制具有重要影响,功能主义和冲突论分别以科层制和中产阶级假设为分析核心,分别持有一视同仁与中产阶级偏好相对立的解释观点。延循功能主义的科层制视野,对广州市某中学进行的制度民族志研究,有下述发现。首先,学校科层制中的等级制与岗位分工,导致不同岗位工作人员对于学生持有不同偏好,高层管理人员、基层管理人员与专职教师对于学生分别持有特殊主义、平等主义和精英主义的偏好。其次,在当代中国的大城市中,中学教师并不具有中产阶级地位,冲突论的"中产阶级假设"在本土还无法证实,中等偏下的地位促使中学教师较偏向下层阶级的学生。因此,学校偏好更多是制度驱使而非阶层文化影响的结果;开创科层制研究与文化冲突论的韦伯,更倾向于支持功能主义;学校偏好显示出科层制的高效率,但也压抑了教育中多元文化价值的传递。  相似文献   

19.
金箍棒与紧箍咒是《西游记》里著名的法器形象,包容着丰富的思想文化内蕴,具有多重的文化象征意义。金箍棒是表征着自由、生存、权力、欲望、理想等内容的文化符码,紧箍咒是体现着霸权、专制、枷锁、约束、惩罚等内容的文化符号。作者集金箍棒、紧箍咒于孙悟空一身的构思,客观上深刻揭示了中国文化讲求中和、适宜,以和为贵,强调多元和谐、协调异质、消解对立的"和合"文化意识。  相似文献   

20.
家庭参与学校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学校制度变革与学生学业取得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针.由于城乡社会背景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因素,使家庭在参与子女学校教育上呈现明显差异.让那些处境不利家庭有效地参与学校教育中,保障弱势群体家庭的教育权益,最大程度地促进子女教育机会、过程与结果的平等.将家庭教育公平问题纳入中国教育公平政策视阈,使其成为需要关注的课题,具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