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声音     
《网络传播》2007,(5):15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形成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网络上形成了一套专用语言。网民们可烈随心所欲地创造网络文化语言,个性充分得到彰显。” ——网络文化研究学者 李钢 网上离经叛道、怪异另类等文化现象比现实社会生活中表现得更多,网上求同和求异并行发展,个性更加鲜明,差异更加细化,群体更加丰富。现实生活中不能容忍的现象,在网上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宽容,高雅与低俗同在,传统与另类共生,这就是网络文化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2.
声音     
《视听界》2007,(1):2-3
文化本来就是一件十分主观的东西。并没有客观的判断标准,不管我们在判断某种文化是否垃圾的时候运用什么标准,文化垃圾都是客观存在的,作为人类社会新陈代谢的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反对文化垃圾无异于不许乌拉屎。不能因为所谓的文化垃圾落俗了些,就要反对其存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其实是一种文化霸道。——知名专栏作者徐光木认为对待文化应宽容  相似文献   

3.
陕北这块特殊的土地,是古代风俗文化的沉积层。山沟沟里那些贫穷的山村儿,都远离通衢大道,地界偏僻闭塞,如水之不流,寡于新风新事,惰于与外界的交流。正因为如此,恪守的传统和习俗反而不容易产生变异或消亡,许多古老久远的人文物事就沉淀了下来。  相似文献   

4.
声音     
《视听界》2012,(3):1-1
另外8亿人里,集中了社会结构中最底层、最边缘、最弱势的人群。他们不善表达,也难有渠道,但他们恰恰是复杂中国里最为真实复杂的那部分。应该高度重视,认真倾听他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5.
声音     
《网络传播》2006,(1):88
“目前传统文坛正在衰落之中,逐步远离人们的日常生活,然而网络则恰恰相反.正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作家邢育森  相似文献   

6.
声音     
《网络传播》2007,(6):19-19
“应该把网络文化和孩子们的学习结合起来。像美国,每个小学、幼儿园都放着很多电脑。孩子们就会很活泼地运用网络来结合学习,从而得到很多乐趣。”  相似文献   

7.
声音     
《视听界》2012,(5):1-1
钦佩或近于崇拜富人和大人物,轻视或至少是怠慢穷人和小人物的这种倾向,虽然为建立和维持等级差别和社会秩序所必需,但同时也是我们道德情操败坏的一个重要而又最普遍的原因。——18世纪英格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道德情操论》一书中说。  相似文献   

8.
声音     
《视听界》2011,(4):1-1
大部分沉没的声音背后.都有未被满足的诉求。都有被压抑,待纾解的情绪……让舆论哗然的事件,都肇始于被忽视的声音。如果不主动“打捞”.太多声音沉没。难免会淤塞社会心态,导致矛盾激化。——摘自《人民日报》评论。  相似文献   

9.
声音     
《视听界》2013,(5):1-1
其实。大师在每个行业都有。而大师遍地暴露出社会信仰的缺失。不难理解,精神上空乏无寄托。知识缺失和科学未知之地就变成了大师横空出世的土壤。——据新华社。  相似文献   

10.
声音     
《网络传播》2007,(8):17-17
“不少官员对于互联网相当忌讳,总是采取封、堵和盖的方法.其实正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党国英所指出的,信息科技本身不会颠覆什么,相反,它可以为社会建立一种妥协对话机制提供一个很好的技术手段,可以提高社会稳定的程度,减少突发事件爆发的可能性。”——凤凰卫视节目主持人吕丘露薇  相似文献   

11.
声音     
《网络传播》2007,(10):65-65
“面对与互联网时代共生的资讯泛滥。‘网络暴力’问题,大家认为,媒体从业者应该充当新闻‘把关人’的角色,做好新闻信息的‘守门员’,坚持社会责任。”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海外交流协会副会长赵阳  相似文献   

12.
声音     
“互联网会导致社会生活的模式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说结构简明化了,在企业和市场模式下出现了社会网络,人们会在家办公,这种在家办公就会‘回到了’原始社会,周口店的猿人也是在家‘办公’,城乡的差别也会趋于减少。人们都会出现高度的个性化,我们现在要实行个性化就会和别人的利益发生冲突,将来在照顾大家利益的同时使更多的人的个性化的东西得到发挥。”  相似文献   

13.
声音     
我有时看我孙子喜欢看动画片,但是动不动就是奥特曼,他应该多看中国的动画片。你们做的工作很有意义,要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要向世界展示中国的软实力。让中国的孩子多看自己的历史和自己国家的动画片。  相似文献   

14.
声音的力量     
阚霞 《新闻窗》2012,(4):107-107
声音是有力量的。声音可以唤起大爱,可以抚慰心灵,可以伸张正义,可以讨伐邪恶与不公。广播,作为社会公共服务的工具和手段,作为典型的声音形式,更应该以权威的公信力,为政府、为百姓、为全社会传递和谐的声音、真实的声音、文明的声音,打造声音的力量。广播的声音应该有怎样的力量?广播的声音如何才能有力量?  相似文献   

15.
声音     
《新闻与写作》2009,(6):93-93
据新华社5月14日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近日在江苏调研时强调,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6.
声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之友》2008,(3):2
3月9日上午,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举行的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孙淑义在发言中建议将规划建设中华文化标志城作为国家重大文化发展战略,作为国家软实力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纳入国家文化建设总体布局,作出统筹规划,使中华文化标志城具有法定性、唯一性和权威性。据报道,中华文化标志城项目建设地点确定在山东济宁,涵盖曲阜和邹城及两市之间的九龙山区域,  相似文献   

17.
声音     
《网络传播》2010,(2):85-85
“通过对2009年网络上争议问题的热帖进行频次分析发现,有几个高频词:‘争议’、‘官员’、‘最牛’、‘死亡’、‘言论’、‘警察’、‘局长’、‘幼女’、‘门’、‘自杀’,说明现在网络关注的热点问题很大程度集中在公权力的使用这一领域。公权力是一个社会的核心资源,公民以公权力的使用作为判断社会公平的重要标准,所以成为大家关注的中心,并通过网络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18.
声音     
《网络传播》2010,(5):69-69
“父母怕孩子上网,孩子怕网吧没地方,网吧怕文化公安来查,文化和公安怕没罚款——网吧关门就不会再有罚款。所以,孩子还在上网,网吧还在被查,还在被罚。但网吧不会关门,好网吧干不下去执照转让,劣网吧生意红火。这个由父母、孩子、坏网吧、管理部门构成的奇特链条如此‘健康’地运行下去。”!  相似文献   

19.
声音     
《网络传播》2006,(7):81-81
“青少年是一个求知欲强、好奇心大的群体,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尤其对互联网这类新兴媒体及传播方式有着浓厚的兴趣,已经成为较大的网络受众群体。但是,青少年对外界环境的辨识能力尚未成熟且水平参差不齐,因此,需要全体社会成员的努力,弘扬网络文明,共同为他们营造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中国联通公司董事长 常小兵  相似文献   

20.
声音     
《网络传播》2006,(5):81
“互联网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觉得它应该是人类文明发展标志性的产物,是一个里程碑。所以从这样的一个角度来认识网络,我们觉得网络恐怕不仅仅是一个技术现象,可以说它是技术,但它又是一个信息载体,一个传媒。但是我觉得这还不够,恐怕还有更高的一个层面认识,我们现在把网络看成是一种新的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