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颖 《网络传播》2005,(11):4-5
新加坡首次对两名在博客中发表种族煽动性言论的年轻男子判刑,旨在警告他人:种族之火玩不得,网上言论自由也要有限度。  相似文献   

2.
秦明 《网络传播》2005,(12):4-4
博客的传道者方兴东曾经提出了这样一个非常严肃而又迫切的问题,他说,当“木子美事件”轰动全国并且极大地冲击了中国新兴的博客世界的时候,一个极为严肃,极为紧迫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面前:我们应该如何塑造博客世界的道德规范?如何为博客的未来发展负起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这个问题关乎博客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也关乎我们自己的生存环境和未来命运。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互联网作为第四大媒体的兴起,BBS论坛的产生,催生了博客论坛,图书馆学术性博客论坛由于其诸多的积极传播效果,才刚起步就对传统的图书馆学术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现代图书馆学术互动交流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对其传播效果的研究,对于利用好,建设好这一新生事物,促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学术交流和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提高,都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名人博客塑造的媒介文化奇观——兼谈网络自由的幻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亚楠 《新闻记者》2006,(12):48-49
2006年9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公布了《2006年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8月底,中国博客作者规模已达到1750万,其中活跃博客作者(平均每个月更新一次以上)接近770万,注册的博客空间数接近3400万,而博客读者则达到7500万以上,其中活跃博客读者高达5470万人。就在这欣欣向荣的博客群中,还有一个无法忽略的文化现象——名人博客的兴起。本文将就名人博客所塑造出的媒介奇观进行剖析,对博客的文化意义进行深层思考。  相似文献   

5.
2002年8月,美国《新闻周刊》称,“到今天,全世界自觉实践的博客数量,已经达到50万到100万之众”,每40秒钟,就有一名新的博客诞生。而在中国,也是8月,IT界资深传播和媒体专家。王俊秀灵机一动,将英语“Blog”翻译成汉语“博客”,就此,博客来到中国。  相似文献   

6.
博客需要什么样的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1月初,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2006中国博客调查报告,截至今年8月底,中国的博客空间达到了3374.7万个,博客作者达到了1748.5万人。短短几年间,博客在中国大陆增长了30多倍。  相似文献   

7.
文章回顾了互联网作为第四大媒体的兴起,BBS论坛的产生,催生了博客论坛,图书馆学术性博客论坛由于其诸多的积极传播效果.才刚起步就对传统的图书馆学术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对现代图书馆学术互动交流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因而,对其传播效果的研究,对于利用好,建设好这一新生事物,促进申西部落后地区的学术交流和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提高,都非常的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8.
试论博客时代的自由底线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你开博了吗?”,在已经到来的网络时代,网民们打招呼越来越倾向于问这样一句话。博客(Blog)又称“网络日记”,是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的集中体现。如今博客被认为是网上的生活,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博客网提供的资料显示,2002年博客首次被引入国内的时候数量不足1万个,而到了2005年底则猛增至1600万个。①博客越开越红火,但因博客而引发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如:重庆电视台主持人张彤在自己博客中发表文章指责老同学央视著名主持人周涛势利眼,引发网民笔伐②、南京大学陈姓副教授因有人在网上骂他是烂人、猥琐人而状告提供服务的中国博客网,是为“…  相似文献   

9.
高洪波  郭峰 《网络传播》2005,(12):34-34
超女张靓颖的行程和靓照每天更新,才女徐静蕾用优美文字和发黄的老照片为自己书写小传;一向低调的作家余华也开始与读者热烈探讨文学,被网友称为“篝火”……这一切,都源于一个叫做博客的网络新工具。  相似文献   

10.
博客:话语自由的双面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颖 《新闻爱好者》2005,(11):43-43
2005年7月7日,伦敦城发生了恐怖爆炸事件,各国媒体对此事件纷纷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但是,令传统媒体记感到压力和尴尬的是,报道最早的一批近距离的现场照片不是来自他们,而是来自普通民众,这些爆炸案的目击纷纷在博客上发表自己的所见和抢拍的照片。  相似文献   

11.
博客:网络传播的新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罗慧 《新闻记者》2004,(10):40-43
近两年来,博客及博客文化正成为互联网的热点,并被视为继E-mail、BBS和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 网络传播无国界,"博客不是全新的事物,黑客进一步的平民化,个人网站进一步的大众化,就是博客浪潮的生命本源。它将个性化的知识积累、信息过滤和深度沟通推向一个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文章回顾了博客论坛,认为图书馆学术性博客论坛固然有其诸多的正面传播效果,但也有其传播的负面影响,对其负面传播效果进行客观的分析研究,及容易导致负面传播问题的分析,其目的在于扬长避短,因势利导,更好的利用好、建设好这一新生事物,促进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学术交流和图书馆业务工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博客文体是一种依赖于博客技术,具有突出的自由、主观、开放特点的文体。自由性主要体现在语体和表达方式两方面,受到来自自我回避和表达惯性等方面的制约,自由性作为基础特性引导着博客的发展。个性化的表达与具有主观能动的选择带来了博客文本的丰富,并通过个人和群体的丰富和"捍卫"彰显了博客文体的主观性特点。博客写作主体"开放但非完全开放"的心态特点,在媒介的推动下狂欢,在技术的作用下进行对话与自我对话,并作用于博客文体从而呈现出博客的互文生态。三个特点之间相互作用、紧密关联。自由奠定基础,主观推动丰富,开放生成展现。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博客的兴起,因博客所引发的侵权问题也日益增多。仅2006年,与博客名誉侵权相关的诉讼就有多起,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被称为“中国博客第一案”的陈堂发诉中国博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案。该案已于当年8月2日宣判,判决被告在中国博客网首页向原告陈堂发刊登致歉声明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00元。此案的判决,对规范博客网站的运营意义重大。然而,有些学者就博客名誉侵权纠纷中博客网是否应承担责任问题却有不同的看法。如有学者认为博客侵害名誉权真正的被告应当是博客的作者,而不是博客网。①笔者认为,虽然博客作者在博客侵权中应负主要责任,但由于博客的匿名性,使得博客作者难觅踪迹,而博客网作为博客的管理者和载体,在博客侵权案中是应承担一定法律责任的。  相似文献   

15.
博客侵权主体的责任认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管理博客必须明确认定博客侵权主体责任.网站在博客侵权中承担消极审查义务,一般应予免责,但对那些屡次侵害他人名誉权、隐私权的博客视而不见,网站则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博主因黑客入侵改写博客内容导致侵害他人名誉权,如不能充分举证,应承担侵权责任;名人请人代写博客而导致侵害他人名誉权,应承担侵权责任."扒客"作为特殊传播主体,转载或链接他人博客而导致侵权,主要承担及时更正和道歉的责任,但未经允许,侵犯他人著作权,擅自改动原博客内容或转载侮辱性言论博客,则应承担侵害名誉权责任.  相似文献   

16.
博客的文化意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博客使得整个社会的私人化与公众化主题有机地融合,全民共享博客文化,不仅意味着“精英”与“草根”之间的文化对接成为可能,而且也意味着现代新兴群体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体验方式有了全新的改变。博客具有技术简单,形式明了,无成本、无编辑的特征,体现了民众的信息能动性,在网上重建了信息主体,打破了传统信息发布的层级体系,在报道事件真相的权威性和及时性上超过了传统媒体。但也存在加剧文化缩减现象、对传统伦理价值产生强大的冲击和信息真实度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闻网站论坛管理经验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锦波 《记者摇篮》2004,(7):43-43,56
与传统媒体相比,网络媒体具有更大的互动性、开放性和引导舆论的潜移默化性。那么,作为。党和人民喉舌”的新闻网站。应该如何有效利用论坛这个。言论和意见的自由市场”,抢占网络空间的思想宣传阵地,引颁正确舆论导向,就成为每位新闻网站从业者必须认真思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美联社在博客领域放了一把烈火,要求一个政治网站撤掉美联社认为侵犯了其版权的内容。博客作者——包括TechCrunch.com的Michael Arrington和Daily Kos的Markos Moulitas——疾呼美联社的举动威胁了网络世界信息的自由流动。几天后,当美联社缓和了口气,这股狂潮也随之消退。  相似文献   

19.
杨娟 《网络传播》2007,(11):60-60
见面语从“吃饭了吗”到“今天你博了吗”昭示着博客文化在中国的流行和深人人心。自“博客教父”方兴东发现商机,踏进这一领域之后,许多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都想分一杯互联网的羹,纷纷开设博客专栏。据统计,我国平均每秒诞生1.4个博客,新增博客文章17篇。数目如此庞大的博客队伍及博客文章当然需要大量的网站作为依托,从建立网站到维护维护网站无疑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相似文献   

20.
对于博客这样的新事物,我国并不是无法可依,而是缺乏对法律的正确的认识、理解,缺乏对现有法律的创新性运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