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9 毫秒
1.
读者来信     
《网络传播》2006,(10):4-5
让“封面文章”更出彩;我们喜欢读《网络传播》;《网络传播》也应关注环境;学会应对网民批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闫坤  杨健 《新闻窗》2013,(2):66-67
《人民日报》2010年11月10日头版头条刊登了《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文,网络热词“给力”一词竟然上了《人民日报》,而且是头版头条,此举被普遍认为是网络语言被官方承认、“转正”的标志。本文试从传播学的角度,对网络热词的传播动力进行深入浅出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吴笑天 《新闻世界》2009,(8):155-156
从胡戈改编自《无极》的作品《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诞生之后,网络恶搞电影的热潮一波接着一波,各种自称“山寨版”的网络恶搞电影层出不穷,花样繁多,令人眼花缭乱。这种恶搞电影引发了社会不同角度的关注,为什么它会如此盛行,它又该何去何从?来自于草根的恶搞文化在网络上的传播又会带来什么弊端?各种质问对网络恶搞电影发起了挑战。  相似文献   

4.
《网络传播》是一个起点很高的杂志,这一方面是因为它的生办单位的地位,另一方面在于,它是国内第一个专门定位于“网络传播”这一新兴领域的专业杂志。我个人以为,《网络传播》这一品牌具有一种与生惧来的价值。但需要更好地培育、发掘与拓展品牌价值。  相似文献   

5.
“馒头血案”的传播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传播学者贝雷尔森等认为,“运用符号——词语、画片、数字、图表等,来传递信息、思想、感情、技术以及其他内容,这种传递的行为或过程通常称作传播”。美国实验心理学家霍夫兰等则认为,传播是“某个人(传播者)传递刺激(通常是语言的)以影响另一些入(接受者)行为的过程”。网络短片《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以下简称《馒头》)在运用多种信息符号刺激影响另一些入的过程,无疑是网络传播史上一次引入关注的网络传播现象。  相似文献   

6.
博客时代谁做主——浅析博客传播中的“把关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文华 《记者摇篮》2006,(10):37-38
2003年6月19日,木子美的个人性爱日记《遗情书》通过“博客中国”网站广泛流传后,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木子美性爱日记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源的现状,让人们获得了在传统媒体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的信息,不仅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而且人们开始对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理论提出质疑。本文将从博客传播特征入手,分析网络时代博客传播如何进行把关。博客传播中仍然有“把关人”的存在,只不过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网络传播的特征而存在“把关人”弱化和缺失的现象。一、博客,一种新锐的传播力量(1)什么是博客?“博客”一词源自英文Blog,…  相似文献   

7.
李儒俊  李菁 《东南传播》2011,(11):122-124
《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总集,它奠定了词作为一种新兴诗歌形态的体式规范,展现了其“别是一家”的独特的美学价值。花间词的创作和传播与花间词自身的特征及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合力才形成了花间词独特的个性,也使得花间词的传播具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的《网络传播》上看到了多篇关于“人肉搜索”的文章,对网络上现在流行的“人肉搜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同时,也有作者从隐私权和道德的角度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9.
“青睐”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一个词,使用频率很高。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的解释是:比喻重视或喜欢。词义很明确,没有什么争议。可平时又常会“碰见”另一个词“亲睐”。例如:网络报纸越来越受瑞典人亲睐(《当代传播》2001年02期):港府有关机构亲睐电子媒体(《出版经济》2002年04期)  相似文献   

10.
紫竹 《网络传播》2004,(1):86-87
近年来,网络传播研究方面的学术著作颇丰,但观点沿袭与趋同的现象亦比较明显,“解释性的成果为多,真正能够在传播理论上有所建树的目前还不多见”(闵大洪《网络传播学科发展报告》)。由彭兰女士所著的《网络新闻学原理与应用》(下简称《原理与应用》),则在构建网络新闻学的体系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11.
曾纪滔 《新闻世界》2013,(4):149-150
由高晓松首次跨界担纲的网络脱口秀节目——《晓说》自今年3月推出后,受到网民的追捧,四期内点击量超千万,均期点击量达200万,开播半年后“逆袭”登陆浙江卫视黄金档。它开创了“名人+通俗文化”的网络原创脱口秀节目新模式,标志着视频网站原创节目新的飞跃。本文以传播学为视角,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受众等传播要素入手,对《晓说》进行全面解读。  相似文献   

12.
胡泳 《网络传播》2004,(3):58-59
翻阅匡文波所著的《网民分析》一书,能够强烈地感觉到他对传播活动由“传者中心”向“受众中心”转化的强调。其实传播学当中“受众”一词的翻译是很成问题的,它给人留下的是被动接受、毫无办法应变和选择的感觉,这在传统的大众媒体时代都不适用,到了网络媒体时代就更显得悖谬;但这个词已有点约定俗成的意思,姑且我们还是用它来指代听众、观众和读者的总和。匡文波在书中所要说明的,是  相似文献   

13.
胡河宁 《今传媒》2013,(11):16-16
主持人语: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新闻媒体若要承担喉舌职责,就必须树立自身良好的传播形象,积极地进行舆论监督和舆论引导,发挥各媒体组织的传播作用。如今,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步伐推动了传媒产业逐步走向繁荣,然而问题也随之呼之欲出,激烈的竞争使各媒介组织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传媒业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事业,它肩负着传播我国优秀文化、树立国家形象的使命与责任。在媒介不断融合、国际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应该重视文化传播本身的内涵,重视传播对各组织的形象乃至国家形象产生的积极影响。本期“组织传播”栏目探讨媒介融合时代大众传播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首篇文章是以国家形象与传媒的关系研究为基点,探析传媒与国家形象构建的机制,并提出传媒塑造国家形象的策略。第二篇是甘肃省社科规划重大招标项目(12ZD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文章探讨大众媒介对新生代农民工建构的形象与成因,并倡议关注农民工群体的真实生活和诉求,增强他们的城市归属感、尊严感和幸福感。最后一篇是中山大学社会管理论坛:公共卫生事件与健康传播机制建设(17000-3161111)阶段性研究成果,文章以电影《KONY 2012》为例,探究新媒体环境给非营利倡导带来的机遇和风险,分析公共倡导的策略。本期栏目各研究者观点鲜明、见解独到,相信能为组织传播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因为野莽最先与《网络传播》发生联系,经他的荐介,我们也就成为了它的作者和读者,这是一件很荣幸的事。从去岁下半年开始,为专栏写过文章,也收到了翩然而至的刊物,并与责编通过电话,应算是与这本刊物“结缘”了。  相似文献   

15.
《网络传播》是行业内的一本新兴期刊,刊名决定了其鲜明的办刊理念,前者是工具,后者是行为,二词组合起来,可以理解为用什么来干什么,干什么呢?尾端还有一个隐形的词,就是内容,用网络的先进工具进行快速传播的一种内容,它包括新闻、文化、思想。同时也有另一层的含意,刊物的主题即用以传播上述内容的先进工具:网络自身。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元月上旬《南方都市报》(下称“南都”)针对国家广电总局和信息产业部就加强网络视听信息有序传播的规定连续发表三篇社论,六天时间内针对国家管理部门的同一重要决定文件提出相左意见,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7.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对开放存取的影响及版权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传播权保护对信息的开放存取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背景、目的、范围和网络传播权的内涵与特点。《条例》在保护权利人权益的同时,通过“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方式对权利人权益附加各种限制,维系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信息公共获取的平衡。提出应尽可能地扩大“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的范围,为开放存取出版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知识和信息传播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最后,探讨提出在现行版权法框架下以授权协议为核心的开放存取版权策略。  相似文献   

18.
《新闻与写作》今年第三期“管见篇”所载《受众异议》一文,以为“受众”一词是新闻理论家们“自视甚高”把“听众、观众、读者”摆在“受教育”地位,而“生造”的新名词;因而对它的存在与使用提出了“何必呢”的否定性异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据笔者所知,“受众”是20世纪40年代末兴起的“大众传播学”领域里开始使用的学术概念;是在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已形成体系的背景下,与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交流活动时对信息接受一方的称谓,他泛指所有信息媒体的传播客体。如果说“听众”专用于“广播”等听觉媒体,“观众”专用于“电…  相似文献   

19.
浅析网络的匿名传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匿名性”是网络传播的一个普遍特性,网络匿名传播是参与的身份处于隐匿状态的传播活动。其匿名的特性体现在传播的整个过程中,而传播过程中的各要素也都有助于匿名特性的成立。网络的先天机制及其诸多特点的交汇,使“匿名性”获得了无限的延伸。在身份隐匿的状态下,网络匿名传播更多的体现出了人的“本我”个性,它同时带来了许多积极和消极的影响。对其进行必要的规范和控制,有利于维护传播的自由和平等。  相似文献   

20.
信息传播是20世纪以来新闻界关注并研究的重点。美国传播学者斯蒂文·小约翰说:“传播是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交织在一起的,对人类活动的任何研究必然会触及它……传播是无处不在的。”(《传播理论》P3中国社科出版社1999年12月第一版)狭义的信息传播当然是以通信技术发展为前提,斯蒂文·小约翰还说:“它主要是由伴随着工业化、大企业和全球政治而来的诸如无线电、电视、电话、卫星和计算机网络等传播技术的兴起而产生的。”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