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5月29日,国务院全文发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该“条例”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细则如下: 第一条 为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以下统称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简称著作权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2.
尽管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试图在保护权利人权益的同时,通过“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方式对权利人权益附加各种限制,维系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信息公共获取的平衡,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依然构成不小的冲突与影响。提出在现有法律框架基础下从宏观、微观层面寻求突破,尝试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对信息分类管理分级传播、建立知识共享许可机制以及参与国际图书馆信息共享体系等多种途径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知识和信息传播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尽管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试图在保护权利人权益的同时,通过"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方式对权利人权益附加各种限制,维系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信息公共获取的平衡,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对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服务依然构成不小的冲突与影响.提出在现有法律框架基础下从宏观、微观层面寻求突破,尝试通过成立专门机构对信息分类管理分级传播、建立知识共享许可机制以及参与国际图书馆信息共享体系等多种途径为图书馆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知识和信息传播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出版发行研究》2007,(8):75-75
第四条 为了保护信息网络传播权,权利人可以采取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孙丽红 《图书馆界》2022,(6):1-5+11
公共图书馆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作品,无法回避社会公益与作者权益冲突所带来的挑战,在寻求利益平衡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侵犯作者著作权,引发侵害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本文以《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二条规定为分析框架,阐明公共图书馆只有在法定权限范围内行使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将本馆享有著作权的作品和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作品以及权利人许可使用的作品提供给公众,才能有效规避侵权风险。  相似文献   

6.
针对著作权加强权利人对作品网络传播权控制的现象,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对公众数字资源网络获取的权限限制,提出图书馆在合理使用制度下,通过修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充分利用"除外"条款、文献传递"一对一",最大化地实现图书馆数字信息网络传播权。  相似文献   

7.
制定《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是网络时代的迫切要求。这有利于保护著作权人和与其相关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优秀作品、表演和录音录像制品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经过初步学习《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草案),现提出7点建议,供有关立法部门参考和广大著作权人思考。1.建议删去条例草案第四条第五款。将图书、期刊等作品,赋予公共图书馆可以在网络阅览系统供馆内读者阅读馆内收藏的已发表的作品。这扩大了著作权法规定的合理使用范围,客观会侵犯著作权人及其相关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侵犯期刊的汇编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出版社…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阐述数字图书馆运行中涉及到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基础上,论述了数字图书馆在《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规定下,应合理地规避权利人享有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并提出一些有效的规避措施。  相似文献   

9.
流媒体再燃版权之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萌  葛晶 《新闻实践》2006,(11):46-47
P2P软件发展及在我国引起的争议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不久前签署第468号国务院令,颁布《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条例》规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  相似文献   

10.
公益性图书馆网络传播豁免诉求及其合理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就2005-2006年在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法规立法工作进程中,是否应当为公益性图书馆设置网络传播合理使用豁免条款引发的争议问题,从著作权立法基础、原则和现实需求等方面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设置该条款的合理性,阐述图书馆界对馆藏作品网络传播的核心诉求,以促进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法规的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络传播权是著作权属下重要的财产权能,是在计算机和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知识产权作品衍生出的新权利。在古籍数字化大背景下,古籍数字资源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逐渐受到关注。文章分析了古籍数字资源信息网络传播权中的法律要件以及面临的法律和现实困境,提出以立法行为人、服务提供行为人、著作权行为人视角推动立法实现权利保护、强化作品安全保护义务、实现经济权利重构的具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对开放存取的影响及版权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传播权保护对信息的开放存取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分析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背景、目的、范围和网络传播权的内涵与特点。《条例》在保护权利人权益的同时,通过“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方式对权利人权益附加各种限制,维系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与信息公共获取的平衡。提出应尽可能地扩大“合理使用”与“法定许可”的范围,为开放存取出版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知识和信息传播的社会效益最大化。最后,探讨提出在现行版权法框架下以授权协议为核心的开放存取版权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美国现行著作权实体法、澳大利亚现行著作权实体法和我国《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为基础,从信息网络传播权立法模式的角度,将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分为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以及以承载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功能的若干项著作权专有使用权例外所构成的、可适用于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并深入分析这种适用主体为图书馆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例外的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14.
网络链接与权利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军 《现代传播》2007,2(1):120-122
为了适应网络环境下著作权保护的需要,2001年修订后的《著作权法》赋予了著作权人、表演者以及录音录像制品制作者(以下简称为权利人)以信息网络传播权。设链者为用户设置指向第三方侵权文件的链接行为是否构成对权利人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侵犯应当分别而论:善意设链者的网络链接行为不构成侵权,恶意设链者的网络链接行为则构成侵权,其在性质上属于共同侵权中的帮助侵权。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探讨在某种具体情况下哪些行为会触犯到权利人的信息网络传播权及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对数字图书馆中具体网络传播行为进行分析,进而理清数字图书馆活动与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相关的事项,明确在现行法律框架内数字图书馆的活动范围。  相似文献   

16.
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引言 国务院颁布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后,与信息网络传播权有关的纠纷和案件不但没有减少反而逐渐多了起来。其中,由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问题引起的纠纷和案件占相当大的比例。个中的原因值得深思。信息网络传播权授权问题从法规和理论上看似简单,在实践中却表现得复杂多样。近年来,如何取得权利人的授权成为信息网络传播者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也成为业界和学者们关注和讨论的热门话题。针对授权问题,专家和学者们纷纷提出了有益的观点和建议,值得借鉴和参考。但根据笔者手头所掌握的大量文献来看,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相关制度和条文在图书馆等公益性机构适用的分析,指出《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存在与实践不相适应的立法缺陷,特别提出了对国家享有版权的作品和  相似文献   

18.
惠强 《出版广角》2016,(3):40-41
近年来,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快速发展,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也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产生的根源,在于利益各方对“内容资源”的争夺,本文以此为出发点深入分析信息网络传播权缺失的原因及影响,并从主体、客体、内容、权限四个角度提出出版者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机制建立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叙述《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的形成过程着笔,分析了其实施后对图书馆的影响,重点论述了图书馆应采取的措施坚持图书馆的合理使用和特定的法定许可条款;建设图书馆特色数据库;充分利用社会公有信息;采购提供商数字作品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使用权;研发或引进高水平的技术保护系统;继续参与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修订等活动.  相似文献   

20.
信息·数字     
信息网络传播权受保护5月18日,国务院令第468号《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公布,自2006年7月1日起施行。《条例》旨在保护著作权人、表演者、录音录像制作者的信息网络传播权,鼓励有益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条例》明确,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将他人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应当取得权利人许可,并支付报酬。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制取代立项制5月22日,广电总局发布第52号总局令《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自2006年6月22日起施行。《规定》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