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代的理论与实践上一直贯彻重本抑末,限制、打击私人工商业 ,其政策从未改变。秦始皇“尊奖并兼之人”并不是指所有的私人工商业,而是仅指乌氏倮和巴寡妇清。秦始皇尊奖二人有其特殊原因,目的不是为了鼓励工商业,而是在经济的表象背后隐藏着政治动机。不能以此来断定秦始皇改变了对所有私人工商业的态度,鼓励私人工商业的发展,更不能以此断定秦代的土地兼并已十分激烈。  相似文献   

2.
三晋法家和齐法家同为法家 ,但政治理念却不相同。齐法家是理性的、有序的君主专制 ,三晋法家是绝对的、极端的君主专制。表现在司法上 ,齐法家把法律置于君主之上 ,三晋法家则将君主置于法律之上 ;在君臣关系上 ,齐法家主张君臣互相约束 ,三晋法家则要求臣绝对服从于君 ;在刑罚的使用上 ,齐法家按罪配刑 ,求之公平 ,三晋法家按需配刑 ,求之效益 ;在治国的宗旨上 ,齐法家主张富民而治 ,三晋法家主张民贫而治。文章从经济观念角度分析了产生差异的原因 :齐法家重视并发展工商业是其理性、有序的政治理念产生的基础 ,而三晋法家对工商业的强力抑制只能产生极端专制的政治理念。  相似文献   

3.
严复的经济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要求给中国资本主义以自由发展的权利;国家应大力发展公益事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生产、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利润率和利息率的关系。严复经济思想中的许多观点,对今天的经济建设仍有着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郑观应是中国近代名的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家和实业经营家。在长期的经营中,他发觉国家的军事力量受经济力量的制约,因此提出“振工商以攘外”,主张“以商立国”,振兴商务,进行商战,并建议清政府实行制度改革,以保护民族工商业。他的爱国思想启迪着国人,推动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5.
在近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经济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伦理价值。早期改良派提出“以商立国”来代替“以农为本”作为立国之本,提升了工商业的社会伦理地位;将“义利”关系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联系起来,把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作为振兴民族经济的根本途径;反对官僚垄断,主张对民族工商业实行“厚商护商”的政策。早期改良派的经济伦理思想与传统的封建经济伦理思想有本质的区别,它已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经济管理思想发展史上,对宏观经济如何进行管理,存在着两条不同的管理方针:一条是“无为而治”,即自由放任的方针;一条是“通轻重之权”,即实行国家控制的方针。这两条方针在西汉汉武帝时期表现得最为集中、充分。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主张实行以放任为主的管理方针;汉武帝的“财政大臣”桑弘羊则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宏观控制的方针。那  相似文献   

7.
试论郑观应的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观应是近代著名的爱国者和早期维新派代表人。在他的理论著作《盛世危言》一书中,经济问题的论述是其重要内容。首先,他以历史的发展眼光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洋务经营中官督商办的弊端进行了批判,提出了护商与听商自办的思想,将“商”视为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其次,主张大力振兴工商业,以对外贸易为突破口,与西方列强展开“商战”,以抵制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维护民族的经济利益。郑观应的经济思想在唤起民族觉醒,探索民族振兴之路,推动近代工商业发展,捍卫国家经济利益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为稍后戊戌维新派提出的经济纲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洋务派的经济思想表现出若干现代取向,他们重视工商业,摆脱了传统“重本抑末”思想的束缚,主张发展民用企业,与西方各国开展经济竞争,维护国家利权,进而提出“以工为本”,萌发出取法西方建立现代工业社会的意识,要求发展对外贸易,加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促进本国经济的繁荣增长。  相似文献   

9.
秦汉经济立法服从与服务于农为国本思想,土地私有权法律地位的确定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秦汉时期由于统治需要和发展需要,封建政府从立法上扶植工商业的发展,特别是民间工商业的发展。秦汉封建政府通过调整国家与官僚贵族、富商大贾、农民以及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关系来实现社会经济相对协调发展。利益的最大化是每个社会经济参与者的至高追求,封建国家势必通过立法来约束经济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国家经济利益。  相似文献   

10.
经济法应当有自己特殊的诉讼制度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比较我国较为完善的经济法而言,我国对经济法特殊诉讼制度方面的研究和立法严重滞后,使得国有资产、社会经济秩序的司法保护困难重重,为解决我国经济法制建设的这一“瓶制”,应在属于公法范畴的经济法中建立自己特殊的诉讼制度-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即“人人”有权追诉危害国家经济利益、社会经济秩序违法行为的制度,以保护国家参与、干预市场经济活动所形成的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1.
洋务派的经济思想表现出若干现代取向,他们重视工商业,摆脱了传统“重本抑末”思想的束缚,主张发展民用企业,与西方各国开展经济竞争,维护国家利权,进而提出“以工为本”,萌发出取法西方建立现代工业社会的意识,要求发展对外贸易,加强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促进本国经济的繁荣增长。  相似文献   

12.
严复的经济思想主要有三个方面 :主张经济自由、反对国家干预 ,要求给中国资本主义以自由发展的权利 ;国家应大力发展公益事业 ;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中农业和工商业的关系 ,生产、积累和消费之间的关系 ,资本和雇佣劳动的关系 ,利润率和利息率的关系。严复经济思想中的许多观点 ,对今天的经济建设仍有着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法家以法律统一思想其实就是其“法治”思想,法家主张“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轻视甚至否定道德和教化的作用,实际上是实行文化专制。法家以 法律统一思想体现在其推行“法治”的方法上,从本质上说,法家的法治与儒家的 人治是相通的。  相似文献   

14.
《管子》与《商君书》是我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两朵奇葩。历史上“管、商”虽常被人并称,但二者的经济思想在调控经济的方法手段、对农工商各生产部门的认识、消费思想以及对国家与民众分配的认识等诸多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是由齐秦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位置和国情,二书的时代背景及管仲和商鞅个人的不同情况等方面决定的。二者经济思想的不同实际反映了齐法家与晋秦法家两种学说经济理念和齐秦两地文化传统的不同。  相似文献   

15.
刘建封在担任安图县首任知县期间,发展农工商业,创设林政局,以林业为龙头,拉动当地农工商经济的发展,多方筹集资金,创立安图县森林警察部队,以达到维护边区安定、改变边疆落后状态,通过连环保、稽查员等制度,经营林业生产,也为他后来组织安图起义,创建“大同共和国”奠定了有利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张謇与中国近代两次经济立法高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謇在从事实业救国过程中对经济立法的重要性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在近代中国第一、第二次经济立法高潮中都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在民初经济立法高潮中他是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为中国近代经济法制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张謇的经济立法思想、立法实践所得历史经验教训,以及他对“振兴实业”、“法制建设”、“政治改革”三之间关系的有关认识,都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遗产。  相似文献   

17.
本不同意秦代独用法家思想的传统观点,证明秦代除用法家思想外,还杂用了阴阳家、墨家、儒家、道家、神仙家等学说,因而具有综合性特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代史上的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简称“三大改造”。“三大改造”是我国经济所有制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内容,但不是全部内容。因为,在“三大改造”的同时.国家还对个体小商小贩等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期 ,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面临的经济困难和整个国家的经济形势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为克服困难以恢复国民经济 ,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大力推行调整工商业工作。共产党人认为 ,调整工商业主要是调整公营与私营、公营与公营、私营与私营、工业与商业、金融业与工商业、城市与乡村、各区域之间、各企业内部、出口与入口等方方面面的关系。重点是维持生产、救济失业 ,同时又要注重稳定金融、平抑物价。其原则是 :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五反”之前侧重点是纠正试图挤垮私营工商业的“左”倾错误思想 ,“五反”之后则侧重于强调对资本主义的限制。在国营企业经营管理方面 ,共产党主张对所接管的旧企业进行民主改革 ;管理体制上一些共产党领导人主张实行厂长负责制 ,毛泽东则强调集体领导 ;经营方面主张实行经济核算制 ,强调增产节约、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与西方国家经济调控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与西方国家经济调控的异同张帆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30年代大危机以后普遍实行了“混合经济”,即“国家机关和私人机构都实行经济控制”。当代西方国家早已由一般垄断进入国家垄断的新阶段。尽管80年代里新自由主义思潮曾一度泛起,但国家干预从来没有停止,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