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是从认识物体开始的。认识千姿百态的物体,必须掌握认识方法及认识程序,具备一定的能力。自然教材安排了《怎样认识物体(一)(二)(三) (四)(五)五课书,通过认识水、空气等五种物体的属性,掌握认识物体的基本方法和手段,使学生能在课外去探索大自然,获取更多的知识。教材选择了学生接触较多的水、空气、土壤、金属、岩石作为认识对象。认识物体的基本属性,学生不难掌握,认识物体的基本方法就不易掌握了,教学  相似文献   

2.
农村小学由于经济的原因 ,有的地方还存在教学仪器设备不足 ,尚有影响自然教学效果的现象。其实不然 ,农村小学也有自己得天独厚的条件———大自然。自然界的浩瀚 ,自然物体的广博 ,自然现象的奇特 ,无一不吸引着小学生们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者不失时机地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去认识自然物体 ,了解自然现象。怎样结合教学实际走从大自然中学“自然”之路呢 ?一、启发学生善于观察 ,掌握学习方法。启发学生对自然物体和自然现象进行仔细的观察 ,因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往往是有限的 ,有的只能看到物体的表面或局部。如何启发学生善于观…  相似文献   

3.
<正>自然:"自然"指的是自然界的现象,与及普遍意义上的生命。在现今不同的用法中,自然可以是众多有生命的动植物种类的普遍领域,部分则指无生命物体的相关过程──特定物件种类自己本身的存在和改变的方式。自主探索:以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幼儿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我园是一所绿色幼儿园,每班都在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游戏课程,我们的主题就是来源于大自然,利用自然界的东西来创造游戏。"拥抱大自然,快乐每一天"是我班开展"自然趣"游戏课程的初衷,看似  相似文献   

4.
第1卷(选择题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关于重力的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 (B)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C)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重物的支持面垂直. (D)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跟支持面对物体的弹力方向相反. 2.浮在水面上的薄油层,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会呈现各种不同颜色,这种现象是: (A)光的干涉现象. (B)光的漫反射现象. (C)光的全反射现象.  相似文献   

5.
橙色风暴     
在游戏中,玩家要想顺利过关,必须用发射球击中所有的橙色物体!每一局都有10个备用球,如果备用球全部用完了,而界面中的橙色物体还没有全部被消灭,游戏就over了。  相似文献   

6.
教自然第一册第一课时,当我向同学们介绍了“自然物体”这个名词以后,让同学们举例说出一种自然物体。有的说山,有的说水,有的说月亮,有的说星星;还有一个同学说雷。这时我紧接着说:“你说雷,我也说雷。雷是不是一种自然物体呢?”同学们茫然。我说:“雷不是物体,它是大自然里发生的一种现象,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自然现象”。接着又把教学活动继续进行下去。进行上述转折,是随机的,但又不是盲目的,因为前头连续四个同学举出的例子都是正确的,第五介同学有很大的可能性是没有明确“自然现象”,所以,只要向他们  相似文献   

7.
小学常识教学的目的是要求学生认识大自然中的物体和现象,懂得科学道理,并正确地利用它们来建设我们的美好生活。而认识各种物体和现象,懂得科学道理,往往是从观察和实验入手。在教学中。教师如果只凭语言、文字这些抽象的符号唤取学生表象的完整性和鲜明性,远不如刺激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所产生的知觉那样鲜明、具体和深刻。  相似文献   

8.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有时早晨花草上出现露珠,这属于___现象,严冬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这属于___现象。 2.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温度越高,扩散过程___。  相似文献   

9.
活动主题:《奇妙的圆》活动时间:二课时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促使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或现象,并知道这些圆形物体或现象的作用。2.通过自主参与活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表达能力。3.通过分组活动和交流,培养学生协作精神和科学探究的精神。活动准备:课外搜集一些有关圆肜的物体或现象;每小组一份表格;各小组研究所需要的材料。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0.
天使柱     
当你注意某个物体时,它周围的一切似乎不那么突出了.物体看上去是确实的,有着明显的边缘,而背景则仿佛在物体背后模糊地展开.这些圆柱使你得到相反的感觉:首先将圆柱看成物体,然后又将侧影看成物体.请注视那排圆柱之间的空间,你会在每两根柱之间看到“天使”的侧影.这种现象称为物体——背景错觉.天使柱  相似文献   

11.
地球上,各种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都形成了各自利于自身生长发育的适应结构,使大自然里充满了各种各样有趣的现象。“左旋”和“右旋”就是其中之一。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可发现一些植物是缠绕在其它物体上盘旋向上生长的,且旋转方向有左右之别,如:  相似文献   

12.
一、单选题 (每小题 2分 ,共 2 4分 )1 .关于能的概念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个物体能够做功 ,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具有能(B)一个物体被站立的人举在手中 ,人不松手 ,物体不能做功 ,所以物体没有能(C)一个物体做了功 ,说明这个物体具有能(D)物体已做的功越多 ,说明物体具有的能越多2 .飞鸟如果撞到静止飞机的前窗玻璃上 ,不会给飞机造成太大伤害 ,但如果高速飞行的飞机碰上飞鸟 ,常常会撞破坚固的玻璃窗 ,甚至造成驾驶员的伤亡事故 .对这一现象的解释 ,下面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   ) .(A)飞机静止时的动能为零 ,高速飞行时…  相似文献   

13.
问:怎样理解力的概念?力的概念是从大量与力有关的自然、生活、生产现象中归纳、概括出来的。仔细分析有关力的现象,就会发现每个事例中都有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且二者要发生作用。物理学中通常将物体之间的推、拉、提、压、排斥、吸引等都叫做作用。可见,力是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的作用,也可以简单地说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在发生力的作用时,必须有两个物体。对于相互接触发生力的作用的情况,同学们比较熟悉,那么,彼此不接触的物体之间能产生力的作用吗?你能各举一例加以说明吗?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两个物体之间发生力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的物体在不同的运动过程中都具有惯性的分析总结出“物体惯性是保持原状态不变的性质”;进一步阐明了“从每一种惯性都可以得到一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守恒律;反之,每一表征物体运动状态的守恒律也一定揭示出蕴含其中的一种惯性”这一客观道理。  相似文献   

15.
对于三岁的孩子来说,淡妆浓抹的西湖,巍然挺立的泰山,郁郁葱葱的丛林,嫣红姹紫的花卉等等大自然的千万风姿,似乎与他们无关。因为这个时期幼儿的特点是好(?)的,思维是直觉行动性的,所以他们宁可喜欢蹦蹦跳跳的小狗、小猫、小兔等小动物。在他们看来,大自然几乎是静止的,因而兴味索然。要引起孩子对大自然的兴趣,必须针对孩子的特点,把静止的物体“动态化”。例如,为了培养孩子对树木的观察兴趣,  相似文献   

16.
一、超重和失重现象定义的科学性问题教材第93面和94面分别写道:"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超重现象""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称为失重现象",如此说来,将一个所受重力为 G 的物体,放在一个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上静止不动,或沿斜面下滑时,该物体对斜面的压力 F=Gcos α相似文献   

17.
亲近大自然     
人类发展得再先进,每一个人成长得再优秀,也永远不能忘记是大自然孕育了人类,是大自然哺育每一个人成长。热爱大自然,回到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应该成为我们生命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和老师一个人如果不热爱大自然,那就是忘本,怠慢了大自然,就等于"自毁长城",因为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来自大自然。应该说大自然是人类的母亲。我们身体中所含的元素来自大  相似文献   

18.
澳洲人称呼自己为“被大自然宠坏的孩子”,跟他们相处久了,我才真正明白其中的含义:大自然是真正的母亲,生长在大自然里的每一种生物,都是人的兄弟姐妹。  相似文献   

19.
一、动量守恒定律所研究的现象动量守恒定律是针对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而言的,但对组成系统的每一个物体来讲,其动量可以是变化的,这从动量守恒定律表达式中就看得非常清楚: m1v1+m2v2=m1v'1+m2v'2,  相似文献   

2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飞行的子弹能够穿过木板是靠一——能做功,上紧发条的钟表是靠——能做功. 2.滚摆在上升过程中,——能转化为——能. 3.把一块糖放入水中,过些时候糖块不见了,杯子里的水变甜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这种现象说明——. 4.若完全燃烧0.5千克的酒精,可放出1.5×10’焦的热量,则酒精的燃烧值为 5.质量相同的水和干泥土,在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后,水的温度变化比干泥土——. 6.提高燃料的利用率,应使燃料燃烧得更 7.甲物体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比乙物体强,则甲、乙两物体摩擦后,甲物体将带—二电. ’8.一个物体是否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