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翟葵 《海外英语》2022,(15):56-58
人工智能作为21世纪的新技术已经成为目前无数高科技公司电子产品的内核,众多厂商拍摄了以此为主题的宣传片。为理解企业如何运用多种模态的社会符号如声音、图像、文字等来推广人工智能这一技术及其产品,故以科大讯飞人工智能宣传片《你的世界,因AI而能》为例,运用视觉语法理论框架,对转录后的图像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对语篇进行解读。分析得出科大讯飞以推广拟人化人工智能技术和对人工智能的产品功能的展示来确立起其作为人类“发现爱”的工具及助手形象。  相似文献   

2.
樊晨  孙倩 《海外英语》2022,(17):56-57
城市文化旅游宣传片对于构建城市形象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以2019年12月份西安文化旅游宣传片《见西安·千年古韵》为分析对象,以Kress&Van Leeuwen多模态理论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结合Painter等对该理论的补充和修正,从概念意义、互动意义和组篇意义来分析宣传片如何有效通过声音、图像、文字构建城市的形象,总结其宣传特色及不足,以期为以后城市文化旅游宣传片的拍摄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电影海报具有多模态性,它可以通过文字、图像等多种模态实现意义的表达。文章基于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运用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分别从文字、字体、图像和色彩等方面来分析电影《归来》的海报,旨在探讨电影海报是如何通过多个模态共同作用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语篇,表达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从而能够有效地宣传电影和吸引观众;揭示语篇中文字资源、图像资源以及图文资源的结合如何相互作用构建意义,来提高观众对电影海报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4.
大学宣传片是学生和家长了解大学的重要窗口,充当着大学与社会之间沟通的桥梁。基于视觉语法理论,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出发,阐释宣传片中多种模态符号相互协作建构意义的过程,为创作出有影响力的大学宣传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以及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对潘婷中国官方网站的一则洗发水广告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文章主要分析该广告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旨在发掘该商业广告所传达的意义潜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企业微电影已成为企业品牌宣传的一种新平台。运用系统功能语法和视觉语法理论对东航微电影中的言语和非言语符号资源进行多模态分析,深入探讨各符号资源的特点及其相互作用,探究其如何构建互动意义的表达,旨在为企业形象的成功塑造提供一些经验和启示。  相似文献   

7.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多模态语篇逐渐取代单一文本快速发展起来,运用图像、色彩、声音等形式实现多样化的表意功能。奥运会徽作为一种典型的代表,将奥运精神、奥运理念与举办国的民族文化通过"图像、数字和文字"生动地展现出来,给观众带来视觉享受的同时鼓舞和号召人们投身奥林匹克运动。本文基于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图像语法理论,以里约2016年的夏季奥运会会徽为例,探究图像与文字同构下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与构图意义,以期揭示出巴西会徽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8.
随着20世纪70年代交际语言教学的发展和不断壮大,Hallidav基于意义来描述语言特点的功能语法越来越被证明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不同于传统的形式语法.功能语法通过描述语言、语境和功能三者的关系,并从经验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三方面来揭示语法如何作为特定语境中产生和交流意义的来源.该文通过结合功能语法的理论,探讨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如何以真实语篇为基础,通过对语法系统的掌控来实现交际语言教学.  相似文献   

9.
韩凌云 《现代英语》2023,(16):60-63
作为一种典型的多模态语篇,儿童绘本的优势在于图文呈现。文章以经典英文绘本Make Way for Ducklings为例,以元功能和视觉语法理论为框架,探究图文模态是如何共建意义的。研究发现,在概念意义层面,物质过程同图像动作过程、反应过程相适应,言语过程同图像言语/心理过程相配合。在人际意义层面,陈述语气和提供类图像作用一致,视角切换予以辅助。在语篇意义层面,主位转换同图像构图布局协同合作。儿童绘本图文关系紧密,相互协同。  相似文献   

10.
冯锵 《考试周刊》2013,(71):27-28
信息时代,语篇分析呈现多模态化,应运而生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为由多种符号构成的语篇的分析提供了新视角和有效途径.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建立的视觉语法为分析图像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基础.文章通过对一则公益广告图像和语言意义共建的分析,验证了视觉语法对分析带有图像的多模态广告语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通过对获得2009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的《拆弹部队》的电影海报进行了社会符号学分析,文章通过解读图像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帮助读者了解电影海报如何通过社会符号和语言作为符号如何共同作用,实现表意功能,提高读者的多模态话语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以一则感恩父母的公益广告为具体语料进行分析,通过对该广告中的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进行分析解读,旨在揭示公益广告是如何通过图像、文字、构图等手段进行意义解读,从而达到公益广告的宣传和和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多模态语篇,2022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及其官方宣传片具有向世界人民传达和建构中国形象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多模态隐喻和转喻的认知视角出发,对宣传片中的隐喻与转喻现象及其意义建构进行解读,探讨该宣传片如何实现对中国形象建构的叙事功能。研究发现,该宣传片蕴含了由图像、文字、音乐3种模态所协同建构的人物隐喻、自然隐喻、音乐隐喻和图形隐喻4种类型,以及部分指代整体、地点指代事件和成员指代范畴3种转喻类型。通过其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经验元素,宣传片中的多模态隐喻与转喻两种模式共同作用,构建了中国热情友善、积极向上的国家形象,也向世界传达了中国的奥运精神、科技力量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4.
态度意义在汉语中主要是通过词汇的手段来表达的,而英语中有一部分隐性的态度意义是由语法来传达的,这就导致了汉英传译实践中态度意义的语法化现象。汉语中词汇编码的态度意义可以实现为英语中的语法编码,在探讨了态度意义语法化的理据后,文章最后用实例阐述了态度意义语法化在汉英传译中的必要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5.
袁珺 《海外英语》2013,(1):255-257
随着科技进步,多媒体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语篇形式日趋呈多模态化。该文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Kress&VanLeeuwen的视觉语法为理论基础,以WWF的一则平面环保公益广告为例,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其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揭示图像与文字共同作为社会符号的表意功能,从而达到环保公益广告的宣传目的,意在提高读者的多模态话语的识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莆田学院学报》2020,(1):64-70
基于Kress等视觉语法的理论框架,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对福建形象宣传片中具有代表性的"福"的图像、文字、颜色、声音等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展示此宣传片从平安是福、拼搏是福、山珍海味是福、家庭和美是福、开放融合是福这五个方面构建其主题:有梦的地方就有福;同时,还运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此宣传片中的福文化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7.
文章主要从普通话、方言及与其他语言的对比这几个角度对现代汉语名词重叠研究进行梳理归纳。通过重点关注研究中主要讨论的重叠式的结构形式、语法意义和语法功能,展现现代汉语名词重叠的研究概况,发现不足并对将来的进一步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高聪  赵霞 《英语广场》2023,(7):54-5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话语的本质已经从单一模态转变为多模态存在。图像、动作、声音等不同的模态形式如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并产生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多模态研究成为研究的必然转向。本文以系统功能语法和视觉语法为分析框架,以COP15宣传片为研究对象,分析多模态语篇中语言模态和视觉模态如何结合以塑造完整语篇意义,并传递出生态意义以促进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重叠是现代汉语方言普遍存在的一种语法现象,皖北中原官话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量词、拟声词的重叠,其重叠形式和重叠后的语法功能多样,但语法意义基本上表示增量。文章还运用共时比较的方法,指出了皖北中原官话与秦晋方言在重叠形式及意义方面的相同之处,最后总结了皖北中原官话重叠形式的类型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柏林 《滁州学院学报》2013,15(1):41-43,49
通过对前置动量词的句法、语义和语用的分析,初步考察前置动量词及其句式的语义特点和表达功能,并针对语法学界有关的讨论提出了我们的看法——考察语法意义应分清基本语法意义和派生语法意义,同时还要把语法意义和语用意义区分开来,这样才能从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中总结出基本规律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