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生态哲学最主要是关注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及其相互关系和规律。马克思主义者极为关注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中充满了生态哲学思想。在当代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状态下,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马克思主义者的实践运用中得到进一步彰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是对现代性理论及其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实践进行批判反思的积极成果。当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建构应重视其"出场路径",在批判现代性主体性、理性、价值观、制度观等的基础之上,建构不同于现代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人类—自然"生态主体观,不同于现代性工具理性、经济理性的"人类—自然"生态理性观,不同于现代性人类价值本位的"人类—自然"生态和谐价值观,以及不同于资本主义的生态社会主义制度观。  相似文献   

3.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对中华五千多年文明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孔子本于"仁爱"思想的生态观、孟子出于民本思想和王政的生态观、荀子认识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观等先秦儒家的生态观,是构成人类生命共同体思想、生态民生观、生态法治观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优秀传统文化源泉之一。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困扰当今人类发展的全球问题,也应该是引起大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当前各种生态观理论迭出的情况下,利用英美文学作品中蕴含的丰富的自然观、生态观,运用马克思恩格斯的人与自然关系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可以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念,学会尊重自然,自觉地运用自然规律指导人类的行为,培养自觉的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5.
论彝族传统宗教中的生态保护观及现实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共同危机,我国的生态问题尤为突出。彝族传统宗教中,蕴含着仁爱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与环境相适应、节制欲望、适度消费等生态保护观。这些生态保护观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重建理论范式主张重建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倡导整体人类中心观,主张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和谐价值观,树立正确的需求观、劳动观和消费观,主张生态原则优先的实践观等。这给高职生态文明观教育带来了新的启示:加强对高职生的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自然观教育,摒弃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文明观,树立生态整体主义的生态文明观;加强对高职生的生态和谐价值观教育,通过倡导绿色消费观,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对高职生进行系统的科学发展观的教育,提高人自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导高职生的生态行为,培养高职生的生态文明习惯,增强其生态道德责任感。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新时代中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理论与实践依据。是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突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党的奋斗目标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其主要内容包括自然生产力观、生态民生观和生态法治观三个方面。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是提出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治理生态问题的新依据,对于推动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科学课应该培养以自然为中心的生态观,而不是以人类为中心的生态观。 生物从本性上是没有“有益生物”和“有害生物”之区别的。人类把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观的基本着眼点是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其核心精神则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性。生态文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生态文明教育,并应该从基础教育人手。司马迁编撰《史记》的重要目的之一就在于“究天人之际”,即探索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之间的关系,这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由来已久的话题,并将是永恒的话题。在历史教学中如果能充分挖掘教育资源,不仅能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生态观,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而且能增强学生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0.
宋佳 《华章》2013,(25)
生态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是对当今人类发展问题的重要思考,其理论研究范围包括处理全球生态危机问题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等问题,是一种新的需要观和幸福观,体现出深刻的人文关怀。研究该理论对于树立正确的科技观和发展观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及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深层生态学提出了人类自身的生态构建课题,强调所有生命体的共存共荣,因此高等教育哲学中必须以教育生态观与之适应.格式塔深层生态学理论启示人们在探讨高等教育哲学中如何对待人类传统价值的取舍问题,高等教育应以人作为生态系统的一部分而不是以环境保护者的身份来看待生态系统,从课堂实践做起,来共同建构教育生态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生态问题已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话题,如何解决生态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关注的首要问题。思想品德教育应以教育理论为依托、以生态道德教育为载体、以科学生态观为引领,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品德教育生态价值理论,帮助人们形成生态意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生态道德?在一定的生态环境中人类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属于人类的道德范畴。人类应该树立一切自然存在物都有按照生态规律持续生存的权利观,以及不仅对他人、对社会、而且包括对其他生命形式自然存在物承担责任的义务观。生态道德或是人类协调人与自然的行为准则。生态道德的教育和培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社会发展的标志,就是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相似文献   

14.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之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生态文明"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良性循环.生态文明观是社会主义文明观的当代新发展,是摈弃了人类中心主义的一种价值观突变,是马克思主义的内在要求和社会主义的根本属性.生态文明观的提出是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哲学依据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指导下,大力发展低碳经济.  相似文献   

15.
从生态审美角度赏读格拉宁的《一幅画》,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画和一幅充满艺术魅力的绘画创作,两幅图景交互映衬,汇成人们心目中的一幅美好画卷。它不仅是自然生态美的艺术体现,还促生了人们心灵审美的生态诉求和维护精神家园的生态斗争。小说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自然美、艺术美、心灵美共生共存的生态审美观,保护自然、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也是保护人类精神家园的历史生态观,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统筹兼顾的发展生态观。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两个创造,其中之一就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从不同的维度划分人类文明新形态有不同的理解和内容,从生态角度划分则展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形态即中国式生态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生态文明新形态的原创贡献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生态文明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观、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责任观,这为人类生态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提供新的方向和选择。  相似文献   

17.
西方生态学(ecology)思想人类中心主义在20世纪以后逐步转入深层生态学物我平等的思想当中,这恰好深深契合了大乘佛教(mahayana buddhism)慈悲平等的思想。论文主要重点讨论佛教生态观的合理性的问题,包括六道轮回观,慈悲平等观,因果论,缘起论以及佛教生态观的具体实践与途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生态思想重点内容是人与自然间关系研究,有机结合了方法论与科学生态观,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生态文明建设目标,使人类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正确发展方向。本文基于我国生态问题现状,阐述马克思生态思想基本观点,强调马克思生态思想,具有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挥预见性作用、生态技术创新发展的当代价值,以此期望推动我国生态实现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吕伟 《广西教育》2010,(29):57-57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之一,它要求学生初步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而生态文明价值观则是一种重要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所谓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就是指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据,以未来人类的继续发展为着眼点,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生态文明价值观要求人类要尊重和爱护自然,要自觉、自律,树立生态观念,  相似文献   

20.
郑怡  蔡咏春 《海外英语》2022,(23):204-209
虽然梭罗与道家来自不同的时代,但是梭罗的作品中体现了诸多老庄思想内涵。该文从生态批评的四个重要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发展、科技与自然的平衡、东方思想助力生态批评”入手,结合道家生态思想起源和梭罗的生活背景,深入分析两人作品中生态思想的异同,发现梭罗在生态平等观、生态发展观、生态治国观及生态科技观上均有老庄哲学的影子,也有基于工业时代环境而发出的全新思考。该文力求探寻现实中生态保护缺失的深层次文化根源,一方面从梭罗的视角审视当今严重的生态危机和精神危机,探索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存之路,一方面在比较中展现道家思想丰富生态批评理论的思想价值及其在生态问题上超越时代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