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培养概括能力的方法浅探山东青岛市城阳二中姜美春高考现代文阅读,是一种理解性阅读。理解性阅读对学生要求的是一种准确的“语言转换能力”,有人称之为“阐释能力”。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能把文章中的“原文”变成自己的话去表述而又不改变原意。高考说明中对这种转化能力...  相似文献   

2.
把具体的内容加以概括、总结,这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能力之一。近几年来中高考试题中,概括题意的试题呈上升趋势,应引起师生的重视。概括就是提炼综合的过程,把阅读理解的内容用扼要的语言凝定下来。阅读理解不是机械地记住读物的语句,而是把读物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换句话说就是把“原文”转换成自己的话,用简洁、凝练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听说能力要与发展思维相结合听说训练专课从发展语言来说,就是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低年级儿童“听”、“说”普通话的能力。儿童无论是听别人的言语或是说出自己的言语,既是一种语言活动,又是一种思维活动。儿童语言信息接受的快慢,表达的好坏,都依赖于他的思维水平的高低。在听说训练中,把培养听说能力与发展思维结合起来,是提高听说训练教学质量的首要问题。训练听的能力主要是练耳,要求儿童能听得清楚,听得完整,并能把握别人说话或故事的主要内容。听的过程,是儿童把感受到的语言声音转化为自己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过程。所以,要提高听的能力,训练的  相似文献   

4.
1.读是理解内容和培养阅读能力的需要。古人云 :“文贵自得”“书忌耳传”。大纲也明确指出 :“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耳传”、只能使学生把结论“装”进脑子里 ,“自得”却包含着阅读能力的训练。如拔苗助长的这个成语 ,要求学生掌握其意思 ,老师讲便当得很 ,但我没有那样做 ,而是引导学生自己读书、思考 ,当学生读懂了 ,并阅读一篇带有“拔苗助长”这个成语的短文后 ,就经历了一个由具体到抽象 ,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 ,也就是理解过程 ,阅读能力的训练也渗透在其中了。2.读是培养语感的需要。郭沫若说 :“大凡一个作家或诗…  相似文献   

5.
如何上好阅读课,关键是要围绕五个“性”,即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和问题性。一、主动性。应当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阅读积极性,让他们把被动的阅读变得主动。教师要让学生发挥阅读的主动性,可以为学生的“阅读成果”提供一定展示的空间。如可以搞小规模的班级“读书课”、“读书方法交流”,以学生为主的“读书小讲座”或某一主题的交流演讲活动,让学生自己投入到阅读中,自己找阅读的内容,自己阅读、自己思考、自己做笔记、自己整理知识。二、独立性。即在阅读中强调以学生自身为主,由学生个人完成查阅资料或查…  相似文献   

6.
高考要求学生将所学的语文知识应用于新的情境,从而用不同于原来表述的词句表述同一命题。在阅读中,则要求不机械地记住文章的个别词句,而要能把文章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认识,并把它表述出来。这是一种转换能力,即用不同的词汇表达同一个已知概念或信息,或将它从一种表达、修辞方式,转化为另一种表达、修辞方式。 但是,阅读中的这种“语言转化能力”,往往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要求对具体内容能够概括,例如:提炼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段落大意等等。这种概括能力也  相似文献   

7.
“阅读理解题”就是给出一段阅读文字材料或图表描述,让学生在阅读理解中探索、发现、运用数学规律或数学思想方法,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各类数学能力。本文就如何依托“阅读理解题”培养数学能力,谈谈自己的做法。一、在阅读理解中培养抽象概括能力通过阅读理解,充分展现数学规律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以及规律的应用过程,引导学生去抽象、概括规律,积极探索、发现和运用规律,从中培养和考查学生的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比如:1.填表:2.观察比较a与b的乘积与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关系,你发现了什么?将发现的规律写下来:3.根据上面的发现,如果a与b…  相似文献   

8.
文章根据不同的需要、不同的风格,就有不同的写法。阅读文章,不是机械地记住这些文章中的语句,而是应当把文章的内容转化成自己的认识,这就要求阅读者有一种“语言转化能力”,换言之,也就是“阐释能力”。  相似文献   

9.
对于中学生而言,有效的阅读应该达到以下目标:认识和筛选信息;对抽象的道理加以具体说明,或对具体的材料加以抽象和概括;把阅读所获信息加以组合、调整,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作出扩展,对作品是非得失、优劣加以判断。因此,中学生要想达到这样的阅读目标,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中学生而言,有效的阅读应该达到以下目标:认识和筛选信息;对抽象的道理加以具体说明,或对具体的材料加以抽象和概括;把阅读所获信息加以组合、调整,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作出扩展,对作品是非得失、优劣加以判断。因此,中学生要想达到这样的阅读目标。应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阅读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宋晓华 《甘肃教育》2011,(10):69-69
一、加强指导。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 阅读能力是自学能力的基础,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能力。课本中有些内容比较抽象且难度较大,学生有时“钻”进去,“跳”不出来,遇到这种情况,教师就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既要“扶”又要“放”,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思考,掌握知识。(一)以回答问题的方式,引出新课内容,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条理性。如,教学“方程的概念”时,  相似文献   

12.
“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读”也是由多种心理因素组成的复杂的智力活动,它不是机械地重复原文,而是要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从而理解和掌握原文。所以,有效地“读”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的一项重要策略。那如何将课堂中的“读”与阅读能力的提升巧妙结合在一起呢?笔者以浙江省特级教师刘晶执教的《我是什么》(人教版二上)一课为例,谈一谈低段阅读教学中指向儿童阅读能力提升的“读”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1.由浅人深,循序渐进,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认知能力有一个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化的过程.其次,学生的阅读能力还处于较低层次,有一个“要我读”到“我要读”、“我会读”的发展过程.有些教师急于求成,在学生对化学的认知能力和阅读能力较低的状况下,就马上要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理解材料内容,写出阅读提纲和小结,结果欲速则不达,不仅教学无实效,而且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我认为,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时,要注意培养的起点,要遵循由…  相似文献   

14.
让阅读成为教师的基本生活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谓“阅读”?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阅读是看(书报)并领会其内容。这是阅读在词源学上的基本含义。我们在这里更关注它对中小学教师发展方面的含义。阅读是教师发展的重要源泉和重要标志。没有书籍的滋润,难以得来深厚的学识和素养!教师要想不做浅薄的教书匠,就必须从“阅读”开始!教师通过“阅读”,可以汲取进行教育和教学工作的精神营养,并把这种精神营养转化为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充分提高教育和教学效果。可以说,教师“阅读”量越大,他的教育和教学水平相应也就越高。阅读是教师终身学习的需要。终生学习能使教师的学识水…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在一年一度的语文高考卷中足以体现。在语文科《考试说明》中对“现代文阅读”有了明确的要求。其中有一点是“对内容作出阐释———具体的能加以概括。”所谓“概括”,指的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而高考卷中所说的“具体的能加以概括”,就是指具体内容概括化。概括归纳所给的内容,这就要求每位考生用简明的、扼要的语言归纳、总结所读的内容。概括内容是理解能力的重要标志。阅读中的这种“语言转化能力”,往往不是简单的转换,而是要求对具体内容能够概括。这是衡量…  相似文献   

16.
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将数与图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这就是在强调把数和形结合起来考虑的重要性,把问题的数量关系转化为图形的性质,或者把图形的性质转化为数量关系,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下面我就中学的数学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针对如何“加强数形结合,提高解题能力”谈谈自己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李蔚 《湖南教育》2006,(1):25-25
新颁《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课的“阶段目标”中规定:第四学段(七至九年级)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同时,在阅读课的“教学建议”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里反复强调学生阅读要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心得”、“自己的疑问”,而不是以教材或老师的阅读代替学生的阅读,希望学生从众口一词的理解中读出不同,这就对习惯了接受现成答案的初中学生的质疑和创新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18.
默读,就是只用眼晴看,脑子想而不发出声音的阅读,小学语文教学中所要培养的阅读能力主要是指默读能力。“九义”小学语文《大纲》也明确把默读当作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内容之一提了出来。因此,应重视默读教学的研究。 一、默读的重要意义 1.默读有利于对阅读材料的深入理解。 默读是通过视觉感知,把阅读材料的书面言语转化为内部言语,默默无声、边读边想,反复分析、  相似文献   

19.
阅读的要求 ,有人认为应该是“既要把握原文的本意 ,又要得出独特的见解”。章熊认为有效的阅读应该达到以下目标 :认识和筛选信息 ;对抽象的道理加以具体说明 ,或对具体的材料加以抽象和概括 ;把阅读所获信息加以组合、调整 ,纳入自己原有的知识系统 ;作出扩展 ,对作品的是非得失、优劣加以判断。新颁布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对高中语文阅读作出了大致相同的几点要求 ,笔者认为 ,高中生应具备以下四个方面的阅读能力。1 .认读感知能力。它以敏锐的语感能力为核心 ,要求认读速度快、广度大 ,感知选择性强、准确性高。一般地…  相似文献   

20.
薛国芳 《文教资料》2009,(35):52-53
学生对内容阅读领悟的多少主要表现在理解和感悟的深度方面,在“读中悟情”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读中悟情”是指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以不同方式反复地朗读课文。使其在阅读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从而有所领悟和收获:“说中悟理”是让学生把自己在读中所感悟到的内容说出来:“思中悟美”则是有目的、有重点的组织教学.因势利导地让学生自主体验文章所蕴涵的伦理道德.在学生讲述完自己的收获后.让学生经过辩论和思考,形成阅读理解中的共识,从而达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