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把一步计算式题合并成综合算式1.先把每一步计算结果填在方框内,再列成综合算式。2.选择正确的算式。如: 根据420+300=720,720÷9=80,组成一个综合算式,请你把正确的算式填入( )内。420+300÷9 450÷9+300 (420+300)÷9  相似文献   

2.
本单元复习要点是:1.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根据有关运算定律或运算性质调整运算顺序进行简便计算;2.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3.解答典型应用题——相遇问题;4.解答稍复杂的倍数应用题。一、掌握运算顺序,训练运算技巧通过四则混合运算的复习,一方面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另方面要求能灵活运用运算定律和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计算,并通过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训练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1.对四则混合运算式题,可用“画线法”标出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以训练学生熟练掌握运算的顺序。如:  相似文献   

3.
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和教材的要求,从三年级第二学期开始,学生应该掌握列综合式解两到三步计算的应用题。由于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还比较低,因此,学习中困难比较大,特别是列有括号的综合式解应用题,错误更多。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一、在计算教学中渗透列综合式的思路1、先把每一步计算结果填在方框内,再想一想  相似文献   

4.
<正>一、科学解题——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在进行小学数学应用题目的教学时,首先要教会学生解决应用题的一般步骤,这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和解决思路。一般而言,解决小学数学应用题目的一般步骤分四项:1、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2、分析题里数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  相似文献   

5.
精彩的结尾     
我有幸听了一节“加减法的一些速算法”的练习题。在课结束前,老师出示了下题: 在下题的方框里填上什么数,使算式能汁算简便? 1631-□-152 顿时,同学们纷纷举手:填48,填348……师:你们是怎样想的呢? 生:在方框里填48,使算式成为:1631-48-152,再计算:1631-48-152=1631-(48+152)=1631-200=1431。所以,我想填入48。生:因为被减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先把所有的减数加在一起,再从被减效里减去。因此,我先把上面  相似文献   

6.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九册 P45有这样的叙述:检验时,可以按照原来的题意,依次检查列式和计算是不是对;也可以把得时当作已知时,按照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看结果是不是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大家来总结解答应用题的步骤。①弄清题意,并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②分析题里时量间的关系,确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③确定每一步该怎样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时;(4)进行检验,写出答案。(叙述中的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显然,这四处中的“时”字都应是“数”  相似文献   

7.
修改后的小学课本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混合运算和应用题”在编排体系上没有大的变动,但在具体内容上作了必要的修改。归纳起来,有下面三点: (1)补充了内容。关于列综合算式的方法,试用教材未作任何讲解。现用教材在分步解答之后,先提出“怎样把分步解答的两个式子列成一个综合算式”这个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讲解怎样用代入的方法列综合算式。补充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学习、掌握列综合算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由一道练习题所想到的林口县奎山乡上三阳学校王家喜有这样一道练习题:它要求先把一步计算的结果填在下面的方框里,再列出综合算式进行计算。合运算式题。解答时,只要把另一步计算的结果填在方框里,再按原题先后顺序把综合算式抄下来即可;270÷28+17,33×...  相似文献   

9.
列综合算式计算两步文字题,是九义六年制教材第六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的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列综合算式的开始。学好这一内容,可为以后学习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打下好的基础。学生初学列综合式,普遍感到有一定难度,特别对要不要加小括号,怎样正确地加小括号,感到迷惑不解。解答文字题的关键是正确地列式,如果算式列不对,后面的计算也就无意义了。下面谈谈帮助学生掌握列综合算式的方法。一、复习旧知,作好准备。1.复习四则运算各部分的名称,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和、差、积、商等数学术语。要求学生理解并记住每个术语对应的运…  相似文献   

10.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在教学前就能了解学生在计算中可能会发生的错误,所以为了防患于未然,在教学中会把这些学生容易犯错的地方提前加以强调。列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是三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有二:第一,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时,计算的结果与个位对齐;第二,每一步算什么发生混淆。教师先引导学生逐步完成以下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11.
五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第六单元中安排的列综合算式解“几倍求和(差)”两步计算的应用题,是在学生学过分步解答有关应用题,并掌握了“倍数关系”、“部总关系”等基本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在讲这部分内容时,是先分步解答,然后用“代换法”把分步解答的两个算式列成一道综合算式。笔者认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这一技能的形成,并不是只有把两道分步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这一条途径,通过别的途径也能达到目的。所以,我在教学时采用了根据主体数量关系式列综合算式的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本册课本第107页例1的教学,谈谈这种教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12.
指导学生列综合算式是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通过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对今后进一步学习应用题以及列方程解应用题都有较大的作用。为了摸索和探讨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应用题的过程和规律,我在一所小学进行了一个单元的试教,作了一些尝试,具体做法是:一、讲清“代入法”,明确分步列式与综合算式的内在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53页例1 教学目的:1.初步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2.提高学生分析和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正确列综合算式解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把三个算式列成综合算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中年级列综合算式解应用题的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一些专项训练,能使学生学会分析方法,掌握列式规律,发展综合能力。我认为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专项训练。一、把一步计算式题合并成综合算式的训练列综合算式时,首先必须考虑运算顺序和是否要加括号,这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教学时,如果经常设计一定数量的把一步计算式题组成综合算式  相似文献   

15.
这一章应用题教材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次解决怎样把分步解答的两个式子列成一个综合算式。教材采用“代换法”,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还可以采用“数量关系式”的方法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如例1,分析时可以根据题意列出“大车运的+卡车运的=一共运的”数量关系式,然后根据此式列出综合算式。这样做,利于分析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也利于讲清列综合算式时什么情况下应加括号。第二层次是讲两步计算的连乘应用题。这里介绍了一题多解。教师在一题多解中应注意:多解后的评价;多解中处理好因材施教;多解中怎样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等关系。第三层次是讲求平均  相似文献   

16.
孟传敏 《小学生》2013,(5):28-28
计算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主要的内容,是重要的知识技能,应用最为广泛。它贯穿到整个小学阶段的各个年级,纵观小学数学新旧教材,历来都非常重视计算教学。下面谈谈计算教学中我的几点做法。一、认真审题,准中求活很多学生在做计算题时,常常拿到题就做,往往没有审题的习惯,认为算式中的数据和运算关系都是明摆着的,不审题也照样能进行计算,由于不审题忙着算,造成计算结果不是错误多,就是计算不合理。因此,我要求学生做计算题时,要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一看就是要看清题目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想就是想一想先算什么,后算什么;什么地方可以用口  相似文献   

17.
教学内容:第六册67页例2 教学目标:1.使学生学会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正确地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教学难点:列综合算式的方法(代换法)。 教学关键:中间量(用小括号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相似文献   

18.
(十九)列综合算式的方法学习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要列出综合算式,这是学习中的一个难点。现在以两步计算解决问题为主,列举一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 (一) 认识与记忆 1.记住在一个算式里有两级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认识有小括号的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3.认识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计算的运算顺序。 4.认识“几倍求和、差”应用题的结构特征。 5.根据应用题数量关系.知道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理解 1.懂得小括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分数加减混合运算,包括没有括号和有括号两种情况;第二部分是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时,教师应抓住以下四个要点: 1.教“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教师除指明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从左至右依次演算和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外,还可组织学生作“说说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练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