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因素.生物教学中的美育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增强审美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促进智力的发展.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并非人人都能发现美,积极地追求美.生物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受美、辨别美,提高美育效果呢?笔者认为应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 要展示教师美好的形象 教师是教育的楷模,其言行举止有极强的示范作用.许多学生对自己崇拜的教师具有模仿性.因此,教师的一言…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花的结构》一节课,具体谈谈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老师在黑板上写着如下内容:花的结构1.观察目的:识别花的结构。2.观察方法: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来认识。3.粘贴项目:花萼、花瓣、雄蕊、雌蕊。首先,教师出示一盆盛开的菊花,提问道:“跟春天景色有关的诗句有哪些?”然后,再让学生观看动画:花儿凋落变成果实的过程,提出问题:“花有怎样的结构?”再出示一朵将要用来做鲜花粘贴图的花———康乃馨,又提问道:“此花一般送给谁?”进行感情教育———热爱母亲,热爱祖国;然后学生分组活动(4—6人/组)———制作花的粘贴图,并探究花的结… 相似文献
3.
笔者认为,语文课教学中的美育渗透,主要在于激发学生自觉地去发现美、欣赏美、接受美,而不是把教师对课文进行符合审美的挖掘与赏析的结果直接传授给学生。在中学语文课本中,反映自然美的作品比比皆是。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体会其中的景美、情美和蕴涵的哲理。例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需归。”透过文字,我们不难想象西塞山前那幅明丽的春光图:空中白鹭飞翔,山野桃花鲜艳,水中鳜鱼肥美;特别是那位怡然自得的渔夫,他头戴箬笠身穿蓑衣,正沐着那“吹面不寒”… 相似文献
4.
5.
数学教育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大都过于强调研究方法与技巧,疏于数学内在美的发掘,尤其高中教学以高考为目的,使得师生疲于应付,他们大多对数学的美视而不见,以致教也显得枯燥,学亦显得乏味,甚至将师生对数学的喜爱磨灭掉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掘数学的美育功能,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得到美的享受,激发对数学的热情。 相似文献
6.
7.
黄秋林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2):54-55
美育又称美感教育或审美教育,它是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和鉴赏美、创造美的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美育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修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充分发掘生物学科的美育因素,揭示生物学科的美育价值,帮助学生树立美的理想,培养学生健康科学的"美感",让学生既能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又能获得美的享受。但是,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美育常常被一些教师所忽视。在此,笔者根据《生物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践,对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美育问题谈三点体会。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中学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教育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美绝不仅仅是外表和形式的,更是道德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的健康的复合体。美育渗透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中的美育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审美能力,促使学生爱美、健美、创美.从而获得美的仪表、美的心灵、美的行为、关的形体、美的动作,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2.
王西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0,13(3):34-36
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渗透美育。在《新课标》彰显美育的理念下,本文主要谈两方面问题:一、审美客体——语文课文的美学结构;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13.
14.
15.
生物学研究的对象是生物界,动植物与微生物,无论其个体的形象、色彩或者它们的生活行为都是美丽可爱的,使得中学生物学具有十分丰富的美育内容。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去挖掘和提炼生物教学过程中的审美因素,并把这些美育因素实施于教学过程中,达到提高学生审美修养、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加强生物教学中的美育教育,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6.
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说过:“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一切平面图形中最美的是圆形。”并且在五角星形中发现了黄金分割比例关系。认为由黄金分割比例构成的矩形最美。最令人惊奇的是,很多生物的形体比例也等于黄金比。它充分证明了美学家的断言,美是一切事物生存和发展的本质特征。黄金比是蕴藏在客观世界深层次中的内部规律。数学美就是客观世界美的特征在数学中的反映。“数学美包含数学概念的简单性,统一性,结构系统的协调性,对称性,数学命题和数学模型的概括性,典型性和普适性,还有数学中的奇异性。”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张平超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144-146
中学语文教学中应充分渗透美育.在《新课标》彰显美育的理念下,本文主要谈两方面问题:一、审美客体——语文课文的美学结构;二、语文教学中的审美心理结构的构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