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方人做事特别讲究守时,他们的时间观念很强,无论是工作还是业余时间约好一起做喜欢做的事都是如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谈论有关“时间”和表示“最喜欢的”事方面的常用表达。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组织方案教学活动时,得到了家长的全力支持和帮助。如在组织“水”的方案教学活动前,我们心中没有底:幼儿对水了解多少?他们的兴趣与需要是什么?他们会怎样研究水?后来,我们在家长会上说出这些顾虑,立刻得到了家长们的热情支持。有的家长说:“我们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查资料,或从网上下载资料。”有的家长说:“我们会在家中与孩子一起研究,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还有的说:“我可以帮助你们联系参观自来水厂,让孩子了解自来水是怎样来的。”更有家长表示可以到幼儿园来做“妈妈老师”或“爸爸老师”,做孩子的伙伴,与孩子一起参加方案活动。家长们的支持着实让我们感动。以下就是家长参与活动的一些片段。  相似文献   

3.
老师常常批评我们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皇帝”。可我不想做“小皇帝”,我决定下厨,学着做一点家务活。就从做一顿早餐开始吧。我按照爸爸平时的样子,把鸡蛋打在碗里,用牙签在蛋黄上戳几个小孔,放在微波炉里转上一分钟,取出来一看,还不错哦!我接着又做了两个,然后加上牛奶,和面包一起摆在餐桌上。爸爸  相似文献   

4.
《教师博览》2010,(11):F0002-F0002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我们一起做研究”是迟晓燕营造“和”文化,推动教师提升的有效抓手。迟晓燕崇尚“和而不同”“止于至善”,重视教师的自主发展。鼓励教师张扬个性,积极营造“激情工作、理性思考、快乐生活”的教师文化。她相信每个人都是重要的.每个人都是能干的,致力于将校园建设成全体师生愉悦工作生活的“幸福场”,注意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内驱力,  相似文献   

5.
字典家族里住着“练”和“炼”兄弟俩。他们的相貌长得像极了,说话的声音也一模一样。许多人都说他俩是孪生兄弟.连成天跟他们在一起的朋友也常常分不清他俩。仳:如,有时“锻”来找“炼”去打球,却拉走了“练”;好学的“习”来跟“练”一道做功课,又错找了“炼”。  相似文献   

6.
顾星 《早期教育》2001,(18):24-24
你想让孩子学会做一些事情,掌握一些生活的技能吗?那就让孩子随我们的“能干宝宝”一起尝试一下吧!  相似文献   

7.
王礼平 《学语文》2011,(3):53-53
“作”和“做”是两个很常用的字.但由于它们音同,有时意思也相同,或者字义相差甚微,我们常常将它们混淆.分辨不清到底是用“作”还是“做”?现在我们就此二字作简略分辨,希望能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作”,会意兼形声字,从人从乍,  相似文献   

8.
《海外求学》2011,(1):24-25
这就是我们的花音小姐,她很可爱是吧?不过为什么叫她“花音”呢?因为她平时发音总是不准,就像我们中国有些人“花”——“发”不分呀!就让我们跟着花音小姐一起,来一次奇妙而有趣的发音之旅吧!  相似文献   

9.
《母婴世界》2014,(2):26-35
机缘巧合下,在最美丽的年华,“他”闯进了我的生命,从此,属于我们的“爱”的种子便种下在彼此的心田。今天,我们一起守护种子,开始充满爱的旅程,一起为爱而护航!  相似文献   

10.
转化“学困生”的过程就是教育科研的过程。 李镇西老师在转化“学困生”方面做了大量艰辛而细致的工作。他自愿把人见人厌的“差生”要到自己班级,并动员一批优秀教师和他一起教这个班。他告诉老师们:“转化后进生是最好的教育科研,我们在教这个班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我们想像不到的难题。教书的过程也就是教育科研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做、学、教”学习模式,是一种学生自己“做”,师生一起“学”,小组合作“教”的学习方式.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了“做、学、教合一”的教育思想,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教师要认真倡导和践行这一教育理念,真正将其落到实处,从而增强教学实际成效,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对此,笔者结合课题研究实践,从自身教学出发,对初中数学“做、学、教”学习模式的实施策略提出了几点建议,以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语法学界对于“一起”一词的词性判定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在回顾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具体全面分析了“一起”的分布情况。由于对副词“一起”的一般用法的看法分歧较少,所以本文重点分析了“在+一起+动”这种格式中的有较大争议的“一起”的词性问题。本文承认“一起”是一个兼类词,具有名词和副词的语法功能,但又和以往的研究有所区别,认为“在+一起+动”中的“一起”也是副词。本文还对“一起”所属的副词具体小类有所分析。  相似文献   

13.
Let's在交际中用得非常多,表示建议,邀请对方一起做某事。它实际上是let us的缩写,意为“让我们”Let后的宾语 us可以换成其他形式,  相似文献   

14.
“逍遥”接近于我们今天说的“自由”的概念,只要“放于自得之场”、“物任其性”,则都可得“逍遥”。所谓“有待”、“无待”只是相对而言,属于不同的逍遥境界,但无论是哪种逍遥,都要以“各安其性”为基础。《逍遥游》的“游”字,多与“心”联在一起,是具有特殊含义的专用辞,也可以说是用以表达主观精神活动的专用辞。这个游便是心游,唯有“游心”才能得以精神上的逍遥。  相似文献   

15.
苏美莲 《辽宁教育》2013,(12):88-89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做”,让学生在“做”中感知、体悟、深化。本文试以“认识图形”为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的教育理念,提高“做”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丁海秋 《考试周刊》2009,(18):64-65
针对我校学生是女生,数学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的现状,我们将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教育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渗透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做一做,通过用形象思维帮助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通过挖掘课本中的“做”的知识培养学生“学”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周娜 《湖南教育》2005,(18):14-14
在学习“积累运用七”中的名言警句时,学习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的小林站起来说“:我读懂了第一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就是说世上没有很难做的事,只要你细心去做。”虽然答得不全,但敢于站起来回答问题早已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了。“难道说只需要细心吗?”我笑着问小林,他有些不好意思望着我,“让我们一起帮他来说完整,还需要什么心?”“耐心。”“恒心。”“专心。”……“那么让我们一起把包含着这些心的句子送给小林吧!”我提议。全班同学整齐有力地读着“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听得出来很用心也很有诚意。我悄悄瞄一眼小林,他正乐着…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分析“吾谁与归”中“归”的释义,认为“归”应训为“终、至”,“最终到达”。“与”在句中为介词,“跟……一起”。“吾谁与归(其谁与归)”的意思是:我还能和谁一起最终实现那至高的理想(探索到宇宙、人生的奥妙)呢?”  相似文献   

19.
《学前教育》2006,(10):9-14
今天报告的题目是《实施〈纲要〉:我们改变了什么?我们还能改变什么?》。“我们改变了什么”,是谈一谈我们所有的幼教同仁一起做的事情,特别是在实施教育部“十五”重点项目“贯彻《纲要》行动计划”中很多实验区、实验园做的事情,我只是在这里讲你们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王希明 《甘肃教育》2021,(4):188-189
高中数学实验教学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要勇于创新,要有利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做实、做精、做细高中实验教学,教师必须做到三大“转身”,即由“看”到“做”、由“问”促“学”、由“内”到“外”。做好这三大“转身”,能让实践精神充盈到数学学习的每一个细微处。文章结合由“看”到“做”、由“问”促“学”、由“内”到“外”三个方面,就高中数学实验教学如何进行“转身”,进行了深度研究,得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策略,以期为其他一线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教学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