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会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开始。在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预习,逐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也使课堂教学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一个愉快的教学过程,形成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2.
学会预习是学会学习的开始.在指导学生学会预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预习,逐步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从而也使课堂教学不时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有一个愉快的教学过程,形成教师乐于教、学生乐于学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3.
引探教学的特点是,整个教学过程,以思考题为思维主线,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先学(探求),教师后帮(归纳),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着眼于"引",启发学生去"探"."引探教学"有三个层次.一、初学.是引探教学的准备阶段.上课时,教师以预习思考题为根据,引导学生回想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并讲解引例,为学生学习新内容作好知识上的准备.二、再学.是"引探教学"的中心环节,由五个步骤组成:1.教师提出思考题,要求学生预习  相似文献   

4.
思维导图是把抽象思维具体过程进行可视化处理,进而促进整体思维发展。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记笔记时要学会灵活运用思维导图,在课后复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在课前预习时学会运用思维导图来预习将要学习的知识内容,在生物教学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课前预习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预习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的预习意识,传授正确的预习方法,设置合理的预习作业,提高预习效果,启发学生的思维。  相似文献   

6.
教学的实质就是引导学生。“引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在教改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把引导概括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的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意向,启发思维,点拨疑难,指点方法,让学生自己会学、学会;懂得想、想得懂问题,促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积极有效地进行和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引导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确发挥引导、指导和辅导作用,尊重学生.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励意向,启发思维,点拨疑难,指点方法,让学生自己会学.能学会;懂得想,能想懂,促使学生的全部心理活动都能积极有效地进行并健康发展,引导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8.
分析法在解题过程中溯本求源,启发思维,梳理思路,突破难点,有着很好的引导作用;在分析题目的过程中,也能提高对知识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分析教学,引导学生学会思考是很有必要的.以下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提前预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学生只有提前预习了才知道上课的时候应该学什么,才知道学习的重点是什么,然而很多学生对预习没有太大动力,为此教师应采用一些策略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提前预习。本文就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更有效地进行预习进行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在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背景下,教师要根据“少教多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少教”“多学”对学生进行引导,制定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态度以及情感,利用文言文群文阅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一、制定学案,注重引导学生自主预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智力和思维水平已经处在较高的水平,教师在教学时,除了要遵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兴趣以外,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为学生制定合适的学案,让学生在学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预习。  相似文献   

11.
吉玲 《陕西教育》2009,(7):219-219,94
新课程无论怎么改革,怎么研究,学生永远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如何在阅读实践中学会学习,养成自主学习和学会预习的良好学习习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典诵读,以不同形式的评价激发学生保持学习高潮的热情与情绪,教学与评价相结合,以评价促进教学,以教学改进评价,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每一节课都能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循序渐进.课前预习、当堂训练、拓展延伸是我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习惯培养、评价与策略指导的实践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效率的教学"三步曲",期望在平平淡淡、扎扎实实、快快乐乐的学习中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激活学生思维的火花,拓展学生的思维角度,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让师生得到教与学的真正享受.  相似文献   

12.
有人说,数学课在所有学科中最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怕学,教师怕教。其实,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它本身的特性,只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也能营造和谐、生动的气氛。启发式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能力,发展智力。因此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法,机智地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等思维活动,能让学生自己明确概念,找出规律,得出结论,从而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形成创造性思维方式。一、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有了问题,就要去思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常…  相似文献   

13.
王广思 《教师》2012,(33):88-88
课前预习是指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对新课内容进行简单了解与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预习,在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的基础上,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本文从培养预习的习惯、指导预习的方法、做好预习学案、检查预习效果等方面,探究初中英语课前预习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4.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需要我们的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需要教师扮演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开发思维的启蒙者.创新教学中我们应当回避传统的师生教学模式.更多的是采用互动课堂启发引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学会  相似文献   

15.
在课堂教学改革中,我积极开展“质疑问难”教学模式的探索。则预习质疑——细读质疑——精读质疑——学后质疑,从始至终引导着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始终围绕着学生的“问”和“学”来展开教学。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全面地、主动活泼地发展,发挥学生的创造才能。一、让学生在预习中质疑预习是学生自学、自己获取知识的第一步。学生预习首先接触文章的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理解内容的钥匙,引导学生对课题质疑能够统领全文,有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教师启发学生质疑:看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学…  相似文献   

16.
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儿童学习缺少真实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全过程的教学现状,站在儿童的视角与学习起点展开教学,可从"依托自主预习学案,引领学生感受质疑乐趣;精心开辟多种路径,引导学生享受解疑过程;巧妙运用多种策略,引导学生学会深层质疑"三个方面探索。使学生逐渐在语文学习中学会独立思考、独立判断事物真伪,获得思维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想象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指导他们学会预习,在预习中引发思维。充分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中设疑,激发思维;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思维;通过传授学法,培养思维;运用对比迁移,发展思维。  相似文献   

18.
柳文霞 《考试周刊》2014,(26):179-179
<正>预习是学生通过自己摸索,自己动脑,自己理解,掌握一部分知识的过程,也就是自己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正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因为年龄和思维局限,在预习中需老师和家长进行辅导,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些预习经验,掌握了基本的预习方法,其知识能力、思维能力都有了提高,因此,在小学高年级进行自主预习的训练水到渠成。一、自主预习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学生提供自己动手、获得成功的机会。任何习惯的养成都要经过反复。要让学生对预习、练习活动产生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就必须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机会。预习、练习的内容要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实际而决定,不能高不可攀。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学习方法具有很广泛的内容,就其实质来说,就是学会学习。所有的学习方法是与思维方法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学习方法的指导与训练,实际上就是思维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在思维过程中学会思维,这是我们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基本途径。鼓励学生质疑问…  相似文献   

20.
<正>学生的预习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因此,教师应精心思考和设计预习单指导学生预习,通过对学生预习结果的分析了解学情,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在教学过程中删繁就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预学单,能让学生先学,有准备地进入课堂;预学单,能通过问题暴露学生的想法,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预学单,能构建主动探究的模式,引导学生善思,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九单元"倍数和因数"一课,虽然概念很多,但由于新知在旧知的基础上有较好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