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统计期内(6月22日至6月28日)以上证50为代表的权重蓝筹继续引领市场,22日和23日市场振幅扩大,敏感的波动情绪被调动起来,冲高难以为继,短期或面临调整.资金面上,银行应考回笼流动性,基金大举抛债应对委外赎回.此外,7月万亿资金将到期,但流动性过紧并未出现,货币政策可谓精准发力.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金融去杠杆已有初步结果.表明监管层对目前的去杠杆的成效比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已引起世人重视。通过评析当前有关人民币汇率升值的争论及其依据,可以得出人民币汇率升值所产生的最终结果将是弊大于利。在当前升值压力巨大的背景下,我国应当采取独立自主的汇率政策,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稳定,继续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同时渐进式调整完善人民币的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加入WTO之后,中国很多行业都要对外资开放,而稳定的人民币汇率将是中国维持金融秩序的关键因素.与此同时,人民币资本项目在短期内不会自由兑换,汇率不会出现较大波动.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市场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国际资本将会加速流入.在外来直接投资继续增加的情况下,对人民币的需求也会增加,其地位也就会加强.加入世贸正是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的理由.  相似文献   

4.
美国为实施其战略必将不断施压人民币升值,人民币汇率争论将在一定时期内继续存在,人民币汇率政策面临着非理性的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不仅要积极应对近期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要从中长期发展战略的视角来研究和把握人民币汇率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期市场对人民币汇率有较强升值预期.总体上看,目前人民币汇率并未失衡.在新的开放形势下,我国应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和国际收支状况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改革人民币汇率制度,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短期内人民币汇率应从单一盯住美元向盯住美元、欧元和日元组成的货币篮过渡.在未来,我国应建设性地参与亚洲货币合作,结合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选择人民币汇率制度.  相似文献   

6.
近期,国内股票、债券、商品市场同步大幅调整,尽管商品市场的调整具有全球同步性,各类市场同时承压仍然比较清晰地反映了金融去杠杆带来的流动性冲击.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监管机构陆续出台措施,规范和清理金融市场过度加杠杆的行为.清理和整顿金融市场的风险将是政府部门持续的工作重点,政策冲击不会很快结束.  相似文献   

7.
自从2002年日本动议人民币升值以来,随着欧洲和美国相关利益集团的加入,这一轮的来自外界的人民币升值压力已经超过两年,人民币又一次在升值的压力中跨入新一年。在新近完成的 2005 年经济十大预测报告中,国家信息中心认为2005年人民币升值压力将继续存在,人民币汇率仍将保持基本稳定,汇率形成机制将进一步完善。人民币升值压力有着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应采取积极措施来调节人民币的供求,释放升值压力,维护汇率的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8.
应用向量自回归EGARCH模型,对中国黄金市场与外汇市场间的收益与波动溢出效应进行经验分析。研究显示: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和中国黄金不存在收益溢出效应,欧元兑人民币汇率对黄金存在负向溢出效应;危机期间市场之间新息冲击的"杠杆效应"减弱,对黄金走势持乐观态度,但波动性比较大。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及人民币升值压力产生的原因着手分析,认为在近期内人民币汇率仍应保持稳定。为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应适时调整相关政策,以化解目前的升值压力,提高汇率政策的作用,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美股暴跌,A股也呈现弱势但整体表现相对平稳,主要是A股已经跌得够多.近期监管态度明显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据媒体报道,银监会为代表的监管层表态要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维护金融稳定.这给金融去杠杆提供了舆论支持,金融去杠杆的必要性无需多言,但出于实际情况,需要强调金融去杠杆的有序性,非一日之功,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给予缓冲期,逐步分批有效的去杠杆.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上升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人民币汇率不断上升,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我国房地产市场并没有如预期的反响强烈,可能与当前严格的房地产宏观调控有关,但人民币汇率上升对房地产市场来说终究是一把"双刃剑"。通过分析人民币升值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作用方式及其影响,提出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信贷、税收和加强"热钱"(hot money)的监管等手段调节房地产市场,以期对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健康发展有些许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2005年起,人民币就一直面临美国的巨大升值压力。人民币升与不升,一时之间议论纷纷。面对人民币缓慢而稳定地升值,市场在考验中国政府在博弈中取胜的决心,中国政府也在考验投机者继续拖下去的承受能力。从取胜这场博弈的角度分析,可以看出一条底线,就是人民币在一年内的升值幅度不会高于美元的利率。在这个底线之内,人民币在受控状态下逐渐接近使外贸平衡的比较均衡的汇率水平,中国的汇率改革就能够取得比较圆满的成功。面对这种现状,本人从研究中国的汇率改革的背景入手,思索人民币升值及其汇率自由化改革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3.
新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2005年7月以来的相关经济金融月度数据表明,货币政策汇率前向传导机制的效应存在刚性,而后向传导机制并不明显。要增强货币政策汇率传导机制的有效性,必须继续深化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高利率市场化水平,完善利率的结构体系。同时还要优化我国进出口商品的市场结构和外汇储备结构,适当降低外汇储备的增速和规模,使外汇储备的规模维持在一个适度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既有我国各主要贸易国经济、政治上的原因,也有人民币汇率自身机制方面的原因.人民币汇率的升值利弊共存,但综合起来弊大于利.我们要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在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上进行适时的改革;同时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揭穿国外要求人民币升值的经济、政治本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5.
由于主动补库存结束、金融去杠杆和房地产调控,经济二次探底,再通胀回调.货币政策继续偏紧,开始与基本面背离,剑指金融去杠杆.由于经济尚未出现快速下滑以及房地产价格降温迹象不明显,货币政策短期尚难以退出紧缩,但在中期只是时间早晚问题.随着监管维稳、混改提速、货币政策最紧的时间段可能已经过去,股市正处在短期修复的时间窗口.债市配置价值凸显,交易性机会仍需等待.  相似文献   

16.
1998年人民币应贬值的压力排山倒海而来,近期国际上要求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呼声甚嚣尘上。人民币汇率高估会抑制我国出口和进口的发展。我国要澄清事实真相,培育企业的风险意识,可采取调整出口退税的措施抵消人民币汇率的升值。  相似文献   

17.
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经济根源与调节政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人民币汇率由于我国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的不断增加而承受着升值压力。但把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根源归结为人民币汇率低估是没有根据的。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的形成根源于我国相对劳动力价值或价格低及由此产生的直接和间接效应。因此,正确的选择不是改变人民币汇率本身,而是调节相对劳动力价值或价格。  相似文献   

18.
中国金融政策绩效的短期分析与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我国实施了“在稳定中求发展”的金融政策,在信贷方面采用适度从紧、双向调控的政策,充分利用利率等价格杠杆的作用并继续采取差别化策略,在汇率方面重点建立人民币弹性汇率机制。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增长较快、效益较好、价格平稳、活力增强的良好态势,经济运行的稳定性有所提高,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改善。根据2005年我国宏观经济发展运行的基本情况以及主要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情况,我们可以预测:与2005年的金融政策“在稳定中求发展”相比较,2006年的金融政策将以“保稳定促创新”为主旋律。2006年,我国宏观金融政策取向将主要着眼于维护宏观经济金融运行稳定和支持金融市场创新快速发展这两个出发点。  相似文献   

19.
目前,人民币汇率被低估的说法广泛流传于国际间,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和预期更是带来了数量庞大的国际热钱徘徊在中国大门外。在G20国家会议中,中国代表更是首次被邀出席,而会议的主题也更为关注人民币汇率问题。在此会议上,我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先生和财政部部长金人庆先生均表示人民币汇率将继续保持稳定,但中国正力图建设更具灵活性的汇率制度。在上述背景的作用下,关于人民币汇率及其制度问题也正成为国内讨论的热点,笔者将就此问题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20.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世界新兴市场国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对世界新兴市场国家产生不利影响,包括增加流动性过剩压力、催生资产泡沫、降低债券收益率、加大通货膨胀压力及促使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升值。对此,中国应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监管,遏制资产泡沫,提高存贷款利率,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并完善汇率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