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对于中国,对于中国教育而言,都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年.在这样一个时间节点之后,中国教育改革将要开启新的征程. 2010年,是"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最后一年.过去的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成果背后,有着教育"基石"的强力支撑.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降,代教育日益成为中国教育历史演进的主体形态.中国现代教育是指自鸦片战争之后逐步拓展的教育形态,经过洋务教育、维新教育、"新政"教育、"五四"新文化运动教育等若干时段并变革至今的不断适应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的教育形态.中国现代教育是一个描述现代中国社会的教育总体特征的范畴,是在中国古典教育与现代教育抑或中国传统教育与中国现代教育相互对待和互为比较中确立起来的.中国现代教育萌生于20世纪初年,1901年改书院为学堂的诏令、1902年的壬寅学制、1904年的癸卯学制以及1905年停废科举为制度标志.中国现代教育的萌生不是某个单一制度因素所能决定的,乃是由多个制度因素合力来完成的.  相似文献   

3.
1977年的高考,不仅是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而且成为一个国家与时代的拐点.该年8月科教工作座谈会上一些专家提出恢复高考的建议,只是邓小平决意恢复高考的诱因.恢复高考最主要的因素是邓小平高瞻远瞩,力挽狂澜.1977年的高考是中国历史上最特别、最壮观的一次高考,也是是空前的.恢复高考意义重大而深远,中国的现代化征程,中国教育的复苏,当代中国的崛起,几乎都以恢复高考为出发的原点,由此中国社会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崭新的制度和改革措施使中国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价值观念、思维更新、精神状态等心理层面.60年的风风雨雨让老百姓增强了主体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坚定了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促进了思维方式的更新转换.这是中国老百姓对于传统中国心理的巨大突破,是中国人民面貌的变化,也是60年中国取得的巨大无形成就.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60年与毛泽东、毛泽东思想息息相关.毛泽东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是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奠基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路者.毛泽东晚年仍为党和国家作出重要贡献,毛泽东思想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6.
2009年是中国矿业大学建校100周年.在100年发展历程中,中国矿业大学与祖国的煤炭工业同呼吸、共命运,她不仅是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源头,而且是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龙头和旗帜.100年的艰辛与奋斗,100年的嬗变与追求,100年的曲折与荣耀.一部百年矿大史,从很大程度上讲也是一部浓缩的百年中国煤炭高等教育史.作为百年名校,中国矿业大学将在新的百年,继续高举中国煤炭高等教育旗帜,在发挥自身办学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新能源的教育与研究、开发,为我国能源工业科学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从中国特殊的历史社会形态出发,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形态理论和社会性质作为历史断限标准的同时,兼顾英文"modern times"所表述的时间概念,1840年至1949年中国历史的最佳称谓选择是"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中国发生、形成、衰落和转变的历史.1949年至今的中国历史称之为"中国当代史".中国当代史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和社会主义在中国得到确立、发展以及走向辉煌的历史.  相似文献   

8.
高望 《华章》2011,(27)
1949年到1952年,中国刚从内战的阴影中走出来,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国内局势得到明显改善.1953年,中国、朝鲜与美国签订停战协定,结束了朝鲜战争.中国的周边环境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同一时期,中国在对外关系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在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上和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中国展示了和平与友好的国际形象,许多曾经敌视新中国的亚洲和非洲国家慢慢地开始接近中国,他们中的一些还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之后不久,中国进入大跃进时期,大跃进是新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尽管时间并不很长,但它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从1919年到1949年的这段历史,一般通称为中国现代史.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它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五四运动最伟大的功绩还在于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思想上、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创造了条件.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是近代中国革命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此,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现就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这段历史中的重要问题,作一简略介绍,供自学者参考.一、学习中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过去十年是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十年,也是中国电影飞速发展的十年.这一时期,在政策、教育、扶持计划的多重作用下,电影导演处女作的集中涌现体现出中国电影生生不息、代代赓续的新陈代谢.虽然这些处女作类型多元、形式多样,甚至质量参差不齐,但也为中国电影带来无限可能.新导演的崛起和处女作的繁荣,让我们有理由相信电影强国的梦想将在不...  相似文献   

11.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和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社会焕发出空前活力,生产力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现代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众所周知,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有领导(共产党领导)、有主导(政府主导)、以人民为主体,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为了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维护和发展中国人民的切身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以这一根本目的衡量,中国的改革开放是成功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具体成果是,在并不很长的30年时间内,实现了中国13亿人口从整体上摆脱贫穷、进入小康,中国的发展经验举世瞩目,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达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本世纪三、四十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进行了长达14年之久的决死战争,中国人民最终赢得光辉的胜利.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在110年的中国近代史上地位如何?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国际地位如何?这是中国近代史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的重大课题,对此,本人粗谈三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30年,也是中国特色发展观不断创新的30年.中国特色发展观经历了改革发展观、"三位一体"发展观、科学发展观三个阶段,展现了科学发展观继承前人,而又与时俱进的过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发展观的最新成果,它进一步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主题、发展战略、发展模式,回答了为什么发展,为谁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2004年12月31日,对中国的相当一部分年轻人来说,不仅仅是2004年的最后一天,同时,也是一个很特别的日子.这一天,号称中国最早、最大、世界排名第五的黑客组织--中国红客联盟宣布解散,并正式关闭其网站,而这一天,恰恰是红客联盟成立四周年的日子.  相似文献   

15.
《生活教育》2008,(10):6-7
教育发展将使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目前在校生已跃居世界第一.教育的发展将使中国从13亿人口大国转化为人力资源强国。中国成人力资源大国的2个跨越、1个突破和1个重大步伐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表示.中国成为人力资源大国主要是两个跨越、一个突破和一个重大步伐。两个跨越:一是我们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特别是实现农村免费义务教育.这是一  相似文献   

16.
奥运会是世界范围的体育盛会,在维护世界和平、增进世界各国人民友谊、促进文明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中国作为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应该为奥林匹克运动在全世界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举办奥运会则是这种贡献最为集中的体现.从1908到2008年,中国整整等待了100年.2001年7月13日成为每一个中国人永远铭记的日子.  相似文献   

17.
中国需要科学! 这似乎是一百年以前的话,起码是本世纪初的话.可惜,这却实实在在体现了当代中国的要求.因为尽管一百年来中国确实是在想发展科学,但是我们离目标还是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记者:胡主任,您好!首先请您对2008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作一简要回顾. 胡乐明:好的.2008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一年.在这一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许多难以预料、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和挑战.一方面,中国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和第13届残奥会,"神舟七号"宇航员实现太空行走;另一方面,中国遭受重大冰雪灾害,四川发生汶川特大地震,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波及中国.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自行车在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发展.现在中国的自行车产量、消费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中国老百姓拥有5亿多辆自行车,年出口达到2000万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中国是一个自行车的王国.每天清晨和落日时分,滚滚车流在中国的城市中流动,这是最为壮观的一道风景,这是一条现代中国流动的长城.  相似文献   

20.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1.27%,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从1978年的17.92%,到如今超过50%,中国城市化率平均每年以百分之一的速度递增,快速的城镇化成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标志.有观点认为,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太快了,很多在其他国家需要10年、20年甚至半个世纪才能完成的建设,我们在4-5年就必须完成;推进新型城镇化,关键是要因地制宜.中国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还会有几亿农业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抓住理念、资源和制度这三个核心要素,按照舍得放、慢一点、可持续的思路,总结和借鉴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确保中国城镇化的过程在“人的现代化”的健康道路上发展,这既是我们这一代人面临的历史性命题,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