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技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双重背景下,教育部提出建设“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是着眼时代之“变”的适时之举。新闻传播教育的“新文科”之路,应当立足于自身专业特性的时代呼唤及“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之需,从意识形态、课程体系建设、专业技能训练、师资队伍结构、人文基础培养等角度确立新闻传播教育改革的新进路。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背景、新媒介环境、新学科发展动力、新人才需求等要求新文科语境下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应该凸显"中国特色""立足国情""面向世界"的育人理念、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融合的育人理念、面向未来需求学界业界政界互动的育人理念和综合素质与核心素养并重的"博专"培养理念,需要更加自觉与紧迫地探寻人才培养的新进路,如与时俱进创新马...  相似文献   

3.
新文科建设是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和紧迫任务.新闻传播学属于新文科中应用型文科的范畴,担负着新时期专业人才的培养任务,其对应的职业又同时具有国家信息载体以及中国声音放大器的特性,这一特性决定了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总体方向和特殊要求.本文拟从如何建立中国特色新闻传播理论体系、课程体系、师资队伍、评价体系四个方面出发...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的快速更新迭代,使新闻生产和媒介形态发生了深刻变革.我国新闻传播工作面临着复杂的内外环境,正确引导舆论、积极对外传播以及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需要学科提供理论和人才支持.在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要突出自身的联结作用,保持为公共服务的价值追求.在坚定学科自信、创新核心课程的同时,新闻传播教育应加强学科耦合,形成跨学科知识集,兼具人文关怀和工具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在舆论引导和社会治理上,不断提高学科回应现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们正迎来“新文科”建设的时代。数字媒体的发展摧毁了新闻传播学科原有的知识体系,迫使新闻传播学科与新媒体革命交叉融合。二进制在计算机科学和系统论中的应用为文科带来了新场景、新方法、新视野和新工具,而数字媒介的兴起则直接推动了新闻传播学科的数字化转型。在新闻传播学科的新文科建设中,媒介入射角成为知识体系范式转型的重要方向,而如何在人才培养中体现“媒介性”则意味着教育理念的重要转型,新闻传播教育应注重发掘人作为媒介的可供性。新闻传播学科的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这种转型既是对新文科的回应,也是学科本身发展自新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6.
"新文科建设"是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型文科人才做出的战略部署,也为新闻传播学科的建设和变革提供了方向.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学科应该实践智慧教育,通过强调人机协同的教育理念、打造"新闻传播学+"的学习空间、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智慧传媒人才.  相似文献   

7.
白贵  杨强 《中国编辑》2021,(2):12-15,50
本文以教育生态学视角,从新闻传播教育内部及外部生态圈层考察了技术变革背景之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境遇和新使命,以及新文科建设给新闻传播教育生态调整带来的新契机.认为新闻传播教育工作者应当转变观念,借新文科建设契机,调整新闻传播教育生态中与国家战略、社会现实及传媒业界需求不适应的因素,重构新闻传播教育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8.
9.
境外大学生的培养除了传授知识外,还应该让他们成为中华文化的认同者和传播者.新闻传播学专业境外大学生具有双文化背景,在中外文化交流和传播中华文化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要让境外生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主动承担者,首先要让他们热爱和认同中华文化.境外生教育应通过课程思政,强化认同教育;通过媒介实践,深化国情教育;道器并重,发挥对外传播优势;因地制宜,完善培养方案.如此才能实现培养目标,让境外学生成为认同中华文化,具有国际视野和对外传播能力的新闻传播人才.  相似文献   

10.
张红梅 《青年记者》2021,(14):93-94
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和区域化表达,需要大量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在新文科视域下,高校应打破文科之间的壁垒,在多个层面创新跨院系,跨专业,跨中外,跨高校、政府、媒体的协同育人机制,助力建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多语种国际新闻传播人才队伍.  相似文献   

11.
新文科建设具有战略性、创新性和融合性特征,对综合型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游戏作为一种新媒介,近几年已成为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教学与科研对象。游戏作为新兴学科,天然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征,富含新文科建设的优势,但当前游戏学科存在教材陈旧、教学方式单一、人才培养定位不清等问题,进行特色化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分析并阐述了在新闻学专业背景下,从内容、模式及课外拓展方面,结合新文科理念形成的针对硕士研究生的游戏课程教学思路方法,为游戏学科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2.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跨学科培养成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探索新方向。新闻与传播专硕教育可进一步进行跨学科培养探索,坚持学科交叉融合的途径和联合协同的方法。通过设立对接国家行业需求的特色研究方向、构建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来解决专硕培养定位与国家社会行业需求不适应的问题;针对专硕培养中学术型模式迁移的弊端,应当建设跨界跨学科师资队伍和导师团队,创新案例教学模式,建构有效的校企校媒协同的产教融合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13.
王茜 《青年记者》2021,(14):97-98
新文科建设中加强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有着重要意义,但也面临着课程体系全但不融、实践教学少且不新、双师型教师缺且不强等瓶颈,可通过坚持一个目标、充实两支队伍、建好三个基地、设计四类课程、搭建五个平台等路径予以推进.  相似文献   

14.
新文科建设对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闻编辑课程应当主动服务于新文科建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推动教学理念改革;以学以致用为旨归,推动教学内容改革;以激发兴趣为目的,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相似文献   

15.
为满足中国特色文科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顺应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文科建设应运而生;在新文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新闻学科建设的新闻教育变革势在必行.文章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从政策解读出发,对新文科建设与新闻教育变革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认为"守正创新"是新闻传播教育的未来之路,提倡在新文科建设的背景下对新闻教育变革的逻辑起点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16.
常凌翀 《新闻战线》2020,(20):80-84
随着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传统新闻教育已经跟不上传媒业的发展步伐。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意见2.0版本的实施,对改进和加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提出了全新要求。"新文科"背景下,要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持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力推进理论与实践融合创新,不断探索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路径,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思想指引,以"部校共建"为重要契机,加强校媒联动合作,打造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着力提升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李娇 《采.写.编》2023,(4):160-162
“新文科”建设对新闻传播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解决融合媒体时代语境下的应用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对传统滞后的具体教学、考核机制之间的矛盾,成为高校新闻传播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通过实际教学中的改革实践,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指引树立正确价值体系、促进专业融合构建“TTCO”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考核机制多元化四个方面探讨切实可行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执行方案。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传播大讲堂作为部校共建的新成果和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重要抓手,在培养新时代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各新闻传播院系以及专业课程,都在探索大讲堂运行的长效机制和内容实施的有效做法。因此,将优秀的实践方式及时凝练并推广传播就显得尤为重要。北方民族大学新闻评论课程通过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案例教学等方法,将大讲堂内容随机融入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和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中,形成思政元素素材包,从而构建起大讲堂内容融入的长效机制;同步开设的通识类选修课适时地拓展了大讲堂的内容,扩大了大讲堂的影响力;让学生复述、讲解、分析和评价大讲堂内容,撰写心得体会并完成线上测试题等多种考核评价方式,强化了学生的大讲堂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9.
车南林 《青年记者》2021,(14):95-96
新闻传播融合发展,对培养人才提出新要求.传播学课程作为新闻传播相关专业基础课程,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需转型升级.本文从打破陈规、建立新制、回归多学科交叉状态等六个维度进行阐述,以期对传播学课程建设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20.
郑亚楠 《新闻传播》2022,(11):25-28
即使是以新媒体所需人才而设置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在智能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支撑的融合媒体面前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如何实现新文科建设要求的技术渗透、文理交叉培养目标?需要从岗位胜任能力出发,用OBA思维重构新闻与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路径。要直面存在的问题,以学生能力养成为基本价值取向,将终身学习、诚信包容、服务社会的意识融化在育人过程中。以技术领先的办学硬件打牢实操体系,将工具性与人文性辩证地统一,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动手能力。以产业结构的人才之需夯实实习实践环节,将校外导师与培养目标紧紧相扣,画出进入实践场景的同心圆。只有面向被网络技术改造的社会交往方式、面向新型传播平台的生产方式,才能培养出与传播产业结构升级相匹配的高层次硕士专业学位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