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一部分 单元教学提示 课时安排:六课时 第一课时:A Let' s learn Let's do C Let's play 第二课时:A Let' s talk C Good to know  相似文献   

2.
刘芳 《中学教学参考》2013,(35):108-108
一、教学项目名称及教学课时 1.项目名称:烧碱液中NaOH含量的分析。 2.教学课时:2课时。  相似文献   

3.
适合年级:高一年级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型结构:综合实践课 学习形式:小组合作、网络辅助  相似文献   

4.
时间:2012年1月 课时9课时 教师:蒙子伟 李绪洪 范亚飞 地点:广州市第二少年宫  相似文献   

5.
罗玺 《儿童音乐》2010,(5):59-61
一、教学年级:初中二年级 二、教学课时:一课时 三、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必修2第64页至66页 课题:“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第一课时,课时安排:1个课时  相似文献   

7.
教案课题:《黄河》;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设计者:王铁山。  相似文献   

8.
第三单元混合运算和两步计算应用题一、知识结构:说明:1.上表达标过程的编号代表课时序号。2.本单元共14课时。新授11课时。整理与复习3课时,其中:混合运算式题1课时──使有关知识系统化,强化合理的演算操作程序,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两步计算应用题...  相似文献   

9.
课时安排:2课时(加一个早读) 时间安排: 1.利用早读通读熟读课文,重点解决字音、字形、断句、轻重音等问题。播放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2.第一课时:辨主旨,品细节,注重基础知识。 3.第二课时:赏析艺术特色,注重能力提高。  相似文献   

10.
《海底世界》是湘版第二册下学期的教材,它主要分三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是要求运用对称和不对称的方法剪刻几只不同的鱼形纹样:第二课时是用挂历纸和旧报纸剪贴一条美丽的手摆鱼,套在手上玩一玩:第三课时是要学生发挥想象,画一幅表现海底景观的想象画。在上了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后,笔者把着力点放在第三课时上,  相似文献   

11.
姜晶 《贵州教育》2012,(14):43-44
问题一:语篇的导入不能以旧带新、缺少过渡性,降低了教学效率牛津英语教材各单元第一课时为Comic Strip&Welcome to the Unit,第二课时为Reading。第一课时是后一课时的铺垫,相当于Warming-up,后一课时是前一课时的延伸。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课时长度改革大体经历了3个历史阶段,最新成果是义务教育学校获得了课时长度自主权。对比清末、中华民国和其他国家的相关情况,课时长度改革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是:课时长度制度要博采众长,不要固执一端;教学实验要持之以恒,不要抱残守缺;课时长度要多样综合,不要强求统一。对义务教育学校课时长度改革的未来展望:用好学校课时长度自主权,为实施新课程标准服务;重点搞好基于同一学科的长短课时结合的教学研究;凝练中国智慧,构建具有中国教育文化特色的课时长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纵观当下的阅读教学公开课,老师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二课时的教学作为公开展示,原因大家都能猜到一二:第一课时的教学没有第二课时容易出彩,不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第一课时的教学也因为重视不足而出现了诸多的弊病:  相似文献   

14.
课时安排:2课时(本设计为第1课时)内容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美术馆的功能和价值,学习欣赏和评述美术作品,掌握欣赏美术作品的基本方法。2.过程与方法:运用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和技巧进行赏析,促进艺术鉴赏能力和评述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课时教学目标的确定为课堂素质教育的实施规范了方向.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课时教学目标的实施呢?笔者认为:在课时教学全过程中始终要做到紧扣课时知识点.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的方向转变,使学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达到课时教学目标,从而实现学生素质的不断提高.其基本做法是:  相似文献   

16.
一段时间以来,第一课时教学成为关注的焦点,是源于第一课时曾经的尴尬境地:或者“虚空”——第一课时没有具体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7.
教学年级:高一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内容: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救科书《艺术-舞蹈与服饰》第五课(广东教育出版社)  相似文献   

18.
时间:2012年9月 课时:24课时 教师:蒙子伟 李绪洪等 地点:广州市少年宫(一宫、二宫)、广州市智能交通管理指挥中心 《广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立项导201Otjk091)  相似文献   

19.
王心琳 《贵州教育》2010,(17):35-3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行进到今天,老师们越发感慨:这书是越教越困惑!尤其到了中段,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还好定位:精读课文、品读课文似乎还有事可做,可第一课时究竟该做些什么呢?一整节课都只讲生字吗?显然不科学。于是,我们清楚地发现:很多公开课、研讨课、竞赛课,第一课时几乎无人问津!那么,第一课时是否重要?究竟该如何上好中段的第一课时呢?  相似文献   

20.
语文阅读教学如登山,第一课时是山脚,第二课时是山腰,第三课时是山顶。留心第一课时,我们就会发现:不论是观摩课、展示课,还是竞赛课,很少有人去执教第一课时。原因是老师们要么认为第一课时难上,没有现成的方法,要么认为第一课时没有意思,上不出精彩。总之,第一课时被忽视了,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