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郭芳 《湖北教育》2002,(21):28-28
一、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要使语文教学回归本体,必须立足于品评、赏析、交流,提高语言感悟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树立教师“二观”(师生互动观、差异资源观),培养学生“三种能力”(合作能力、选择能力、质疑能力),课堂教学“二化”(学生学习个体化,教师指导多元化),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在操作上可以从以下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2.
我在这里不想谈论写作的大道理,它对教育教学的好处,我只用一句话来表达,那就是“写作的作用如同房地产”。一是可以带动教师发展的“前端行业”,促使教师学习(学)、实践(做)、反思(问);二是可以推动教育发现的“设计开发”,促进教师仿造(我无我要)、改造(人有我优)、创造(人无我有)。下面具体谈谈我是怎样写文章的。  相似文献   

3.
博客(或We博客)一词源于“网络日志(Web Log)”的简称,是一种简易的信息发布方式。可以充分利用超文本链接、网络互动、动态更新的特点,在不停息的网上航行中,精选并链接全球互联网中最有价值的信息、知识与资源;可以互动交流,深度沟通。博客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频繁更新(Frequency)、简洁明了(Brevity)和个性化(Personality)。  相似文献   

4.
叶刚(浙江省绍兴县钱清江市小学)、沈海军(江苏省扬州市八里中心小学)、高学雷(安徽省阜阳市颖州区鼓楼小学)、徐开星(福安市溪柄中心小学):何谓“有效的课堂教学”? 薛法根(以下简称薛):“有效的课堂教学”即“有效教学”,是教师进行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后学生获得了具体的进步或发展。这里的“一段时间”可以是一堂课,也可以是一个阶段(如一个单元、一个星期等),现在我们特指“一堂课”或者“教学一篇课文的几堂课”。  相似文献   

5.
周金花 《山东教育》2007,(7):116-117
“博客”一词源于“Web 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是一种十分简易的个人信息发布方式。让任何人都可以像免费电子邮件的注册、写作和发送一样,完成个人网页的创建、发布和更新。教育系统本来就一直在提倡写教后反思,写个人文摘,提倡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联系,但因为那些写在教案上的教后反思最后终将成为废纸而丢弃,限于技术,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听了一堂数学课,内容是“分数的意义”.在拓展练习环节中,教师出示了如下一道题:“图中阴影部分占整个图形的()/(),也可以用()/()表示,还可以用()/()表示.”题目出示后,教师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完成,再汇报.片刻后,多位学生举手。  相似文献   

7.
〔〔教例〕“把4朵花分成两部分 ,可以怎样分?”学生通过操作学具 ,有一生首先发言认为4可以分成2和2 ,马上又有一生提出4可以分成1和3 ,紧接着一生补充4还可以分成3和1。教师根据学生回答 ,有序板贴如下 :然后教师追问 :“这些分法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沉默不语。无奈之下 ,教师只好亲自讲解、演示 ,指出以上三种分法分别是左边移一根小棒到右边形成的 ,其中分法(1)和(3)属同一种分法 ,只是观察顺序不同而已。但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并不领情 ,有的学生仍面露难色 ,如坠雾中。反思〕学生之所以难以发现、领悟4的组成间的内…  相似文献   

8.
【教学流程】 一、揭题激趣 1.分步板书课题: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狼”字)看到这个字你又想到了哪些词语?(教师板书“鹿”字)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关于“狼和鹿”的故事,齐读课题。此时,面对这个课题,你产生了哪些问题?(学生自由地围绕题目质疑,教师针对学生质疑的难易程度,做适时点评。)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育研究与实践联系最紧密的两个问题是“教什么”(教学内容)和“怎样教”(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有效教学的基本保障,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要因素。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教学内容是具体化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能否实现“省时”、“高效”。一堂语文课,如果教学内容有问题,那么教师的教学方法再精致、再精彩,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学的客体指教学内容(知识)、教师、教学媒介、学生。教学媒介是指教学的“语言”、“动作”、“表情”。于是,我们可以得出教师教学的实质:教师教学是通过构成教学活动四个客体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活动。进一步说就是:教师教学是通过学生和教师的能动与媒介的中介作用,使知识产生飞跃,由客观知识转化为学生主观知识的一种认知活动。教师教学是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教学动作、教学表情的作用让学生获取知识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11.
第一部分单元教学提示 (一)教学要点参考(略) (二)教学重难点参考(略) (三)教学建议参考(略) 第二部分课程教学资源 (一)用英语进行常规介绍 1.在PEP教材中,每一个单元的C部分都有一个“Good to know”环节,主要是在文化和情感方面对这一单元的内容进行补充和升华,只要求学生对其有所了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和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有些内容进行深化,从而渗透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2.
奥斯特曼(Osterman,1993)将教师的理论知识分为两类型:一是“所倡导的理论”(exposed theories),这种知识教师容易注意到,也容易受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但这种知识并不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另一类是“所采用的理论”(theories—in—use),这类知识可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但不容易被教师意识到,也不容易受新信息的影响产生变化,而是更多受到化和习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维鼎 《湖南教育》2002,(16):36-37
多年前,一位教师为了引出“蓝天”,曾这样启发学生:同学们,你的头上是什么?(头发)头发上面呢?(帽子)帽子上面呢?(天花板)天花板上面呢?(……)教师穷追不舍,直问到蓝天为止。这一个近似笑话的教例,简直可以成为相声素材。但它代表着一种阅读教学理念,即教师在教学时以“提问—求答”的方式将学生纳入“范式”,很有些“引君入瓮”的味道,但出发点据说绝对纯正。在我的认识范围里,钱梦龙先生教《愚公移山》时的问题设计是最成功的,远非“头顶蓝天”的提问所能望其项背。钱先生一问参加移山的都有哪些人,再问移山难不难…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教师一般采用“结果法”(product approach),教师和学生所关注的是写作一次成稿(one-draft)后的“结果”,而教师是“结果”的唯一读者和评判者。虽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批阅学生的作文练习,收效却甚小,学生总是重犯修改过的错误,写作水平停滞不前。如果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对英语写作教学方法进行一些改革,可以促进提升写作的教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积极调动各种手段,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将学生的种种活动纳入语言文字训练的轨道。在“训”字上作文章,也是解决语文教学效率不高的“良方”。“训”的本义是教导、教诲,但对于“练”来说,凡属于教师的一切施教行为(包括观念)都可以说是“训”。基于这一点,教师在教学实施“训”时,应从三个方面去考虑:一是确定“训”的内容。训练内容可以依据大纲有关年级训练的规定与单元重点训练要求来确定,通过分析课文的语言表达特点(包括字、词、句、段、标点等),择取最为精彩的部分作为训练的“范例”。以《朱德…  相似文献   

16.
传统教学模式是指“呈现(Presentation)一练习(Practice)一输出(Production)”这一教学过程。多年来,英语教师使用这一模式组织课堂教学。在“呈现”阶段.教师通过情景把要学习的某个语言形式清楚地呈现给学生.并在教师的控制下.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这种语言形式。在“练习”阶段.教师减少控制的程度.启发和鼓励学生对这种语言形式进行问答等练习活动。当教师感觉到学生已经能够对所学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时,  相似文献   

17.
林苍 《考试周刊》2012,(70):144-144
新课程改革提出“有效教学”,“高效教学的理论”.何谓有效教学?有效教学就是符合教学规律、有效果、有效益的教学。有的教师认为新的教学理念下的新型课堂就应该标新立异、与众不同。一堂课下来,要让学生“小手举得高高”(教师提的问题每个同学都会);“小脸涨得发红”(大声起答问题累的);“小手拍得发疼”(表示奖励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8.
教学设计的概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学设计(含评价设计)是一个专业概念,首先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美国教学研究者加涅(Robert Gagne,1965)。加涅在1965年出版的《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一书中提出了“教学是对学生在教师设置的刺激环境中适当反应的强化”的思路。对加涅的这一思路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如果学生学会了,那么他们在某个特定的环境下就能表现出期待的行为。基于上述思路,加涅提出了“Instructional Design(ID)”的概念。自从加涅提出“ID”概念之后,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围绕着“教学设计”问题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讨,并形成一门教师的专修课程。  相似文献   

19.
《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建议的教学建议中提出:“‘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它不仅仅是对教材使用方式的转变,更是一种教学理念的深刻变化。要求我们教师不再把教材视为“圣经”,而是作为“教”与“学”的材料,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教师通过这个素材和思路,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科学素养的目的。所以,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通过钻研课程标准、领会编者意图、研究学生基础,完全可以处理教材,架构起“教学素材”与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彩虹桥”。  相似文献   

20.
【案例】在教学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时,教师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引导的:(1)题目中什么没有确定?(长方形的长与宽)(2)根据“18米”可以确定什么?(长与宽的和)(3)长与宽可能是几米?用什么解决问题的策略?(一一列举)(4)怎样可以做到不重复、不遗漏?(有序列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