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本质上是一种意象经营的艺术,诗人通常会利用恰当的意象将所抒之情表达出来。因此,我们在鉴赏中国古典诗歌时,若能抓住诗歌中出现的典型意象,那么一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就试着用此方法来对北宋著名词人柳永的《雨霖铃》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3.
覃芳 《中学文科》2005,(4):23-23
1.导入 同学们有没有经历过离别?能举出一些例子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柳永的离别名作《雨霖铃》。(投影:题目、作者)  相似文献   

4.
吴青 《文教资料》2014,(22):41-42
作者就自身在兄弟学校借班上《雨霖铃》的实践进行教学反思,从资料查阅、教学设计(导语、教学过程)、课外延伸三方面具体论述。  相似文献   

5.
蒲宗礼 《陕西教育》2010,(12):62-62
雨霖铃 ——宋·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方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柳杨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相似文献   

6.
《雨霖铃》本唐教坊曲名,因柳永“借旧曲另倚新声”作词《雨霖铃》(寒蝉凄切)而盛名.本文试从该词牌的起源,词格、词作概况以及其在宋词史上鲜有问津的状况等三个方面出发,以柳永《雨霖铃》为例来对其进行简要探究,来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7.
高中语文教材上《雨霖铃》一词,是北宋杰出词人柳永的名作。词人继承并发展了民间词的优良传统,创制了“慢词”由于词人仕途坎坷、失意,流落江湖,所以长期过着羁旅漫游的生活.和歌妓.乐工们混在一起.并与歌妓产生了很深的恋情,因此恋爱歌妓和悲叹羁旅的思想感情往往交织在一起。课文就体现了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情景交融”的艺术成就的特色.现赏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9.
10.
《雨霖铃》是柳永的一首代表词作。全词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具有无穷的艺术魅力。本文试从情景交融、层层铺叙、声情哀怨等方面对该词的艺术技巧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前辈于漪老师在《语文的尊严》一书中曾经深情地谈道:希望我们的学生一捧起语文书,就能升腾起对母语的挚爱深情;一捧起中国经典作品,就有强烈的阅读愿望。同时,她也希望语文教师用智慧和心血铺就的一节节语文课充满勃勃生机。每每读到这些文字,我的内心便充满喜悦与敬慕之情。我想:我们从事的语言文字教学工作是多么神圣的事业。在语言文字组成的美妙乐章中,我们如何一次次于无声处拨动学生的心弦,如何润物无声地浸润他们的思想,如何于无形中延展他们的思维,多年来,我一直不断探索,试图取得更大的进步。今天,我就以北宋词人柳永的《雨霖铃》的教学过程为例,与大家分享我的认识和感受。  相似文献   

12.
张曼 《学语文》2003,(3):56-56
琴棋书画,诗词曲赋,本自一宗。圣人诗词,融洋洋天地于笔端,绘大千世界于纸上,妙谛自传,流于后世,千年不散。夜阑人静,执一卷词在手,咀嚼再三,齿唇留香。今读柳七之《雨霖铃》,心境又是不同。  相似文献   

13.
《白马篇》曹植的诗歌.是建安诗歌文人化过程完成的标志。《白马篇》是曹植前期作品的代表,歌颂了一位武艺高强的爱国英雄。  相似文献   

14.
<正> 离愁别恨是我国古典诗词中的传统主题之一。李商隐写下了“相见时难别亦难”(《无题》),李煜写下了“剪不断,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相见欢》其二)……然而,这离愁别恨最难描  相似文献   

15.
抒写离愁别绪是婉约词的常见题材,柳永的《雨霖铃》从多角度铺叙,抒情深切、委婉,曲尽缠绵之意,堪称杰出之作。下面,笔者浅析一下《雨霖铃》的抒情艺术。  相似文献   

16.
张和风 《学语文》2003,(4):14-14
一、新课导入:(打开录音机,播放歌曲《别亦难》。歌曲一结束,开始上课。) 刚刚听到的这首歌曲,同学们一定觉得耳熟吧?歌名叫《别亦难》。这首歌曾风靡一时,现在还被  相似文献   

17.
我用下面一段话导入新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遭遇别离的苦痛.可这痛苦倒激发了许多诗人的灵感,他们创作诗词歌赋来倾诉自己的离愁别绪。”接着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三个诗歌画面片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相似文献   

18.
我用下面一段话导入新课:“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无常,聚散不定。我们人生旅途中难免会遭遇别离的苦痛.可这痛苦倒激发了许多诗人的灵感,他们创作诗词歌赋来倾诉自己的离愁别绪。”接着我用多媒体展示了三个诗歌画面片段:“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相似文献   

19.
设计思想: 苏轼评王维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唐宋诗词中许多优美的篇章,都在读者头脑中留下了美妙的画面,画中景是诗中的意象,景物的选取安排则是诗的表达技巧。因此,鉴赏古诗词,可以抓住文中写景的词句,构想画面,通过对物象的揣摩、探讨、品味、涵咏,来领悟作者微妙复杂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金帆 《广东教育》2006,(4):28-28
曾几何时,由于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语文课堂对诗词的阅读总跳不出“主题”“手法”“语言”“形象”的框框。即使有突破者(如赵谦翔先生的“绿色欣赏”),也深受学生素质教师学养等诸多因素影响,何况还有高考利剑的威逼,几人敢走多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