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忘不了一个普通的孩子带给我的自贵与震撼。从那以后,我学会了欣赏每一朵“花”,学会了欣赏学生的优点,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的缺点。工作中应该怎样去做,那是要用一种超越年龄,超越家庭的博大的爱去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相似文献   

2.
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曾经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由此可见,关爱学生是每一位班主任应尽的职责。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真诚、爱意透视学生纯洁而又丰富的内心世界,用关心爱护去感染学生,用充满爱的言行去抚慰、呵护一颗颗幼小的心灵,使学生在自己爱的护翼下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培养学生“学会关心”的思想素质沈阳军区白城干部子女中学朱贵才,李占英“学会关心”就是培养学生树立“关心”意识,引导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同时,要关心他人,关心集体,关心国家,关心世界,关心真理。1.学会关心真理。中学时代是人生的黄金季节,是世界观、人生...  相似文献   

4.
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一个班主任要做好本职工作,仅有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教学技能还不够,还要有慈爱之心,能爱,会爱。这是当好一个教师的奥秘所在。这种爱,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低年级的孩子在家一直被父母视为掌中宝,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别人是他们的通病。针对这些情况,教师要时刻以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乐育英才”为座右铭,了解学生的全面的情况,以朋友的身份找学生聊聊天、谈谈话,常常进教室看看学生,主动参与学生的活动,深层次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作为一名班主任,应关心爱护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扬长避短,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黄娟 《广西教育》2013,(46):42-43
教育是一门艺术,爱的教育更是如此。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正所谓“尊其师,而信其道”,班主任如果在班级管理中能真诚地爱护和关心学生,尤其是潜力生,对学生施予爱的教育,就能让他们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善美,学会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和生活。“潜力生”通常是指在学习或品行等方面暂时落后的学生。  相似文献   

6.
付昶服 《湖北教育》2005,(10):48-49
“快乐校园工程”,就是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创建会说话的校园,为学生提供快乐的环境;创建快乐的课堂,使学生乐学会学学会;创设多彩快乐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快乐校园工程”的真谛在于,让学生感到幸福和快乐。实施“快乐校园工程”,要通过教师快乐有意义的劳动,让学生在无际的学海中快乐求知,由“厌学”为“爱学”,由“爱学”到“乐学”,最终达到“学会”、“会学”,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为终生幸福打好基础。我们的作法是:  相似文献   

7.
夏文艺 《贵州教育》2011,(24):22-22
教育学家斯普朗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因为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那么,用什么方式去“唤醒”学生的人格心灵呢?那便是爱与责任。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面对心灵孤僻、性格反叛甚至被视为捣蛋的孩子,不能一味指责他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剖析他们的内心世界,并善于包容他们的缺点和错误,用...  相似文献   

8.
<正>著名儿童作家冰心曾说过:“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一个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这是学生的潜能。”作家想告诉我们的是,爱是看到孩子时心会变柔软,眼神会变欢喜,语言会变甜美,笑容会变幸福。爱是发现孩子美好的内心世界后,又能被孩子发现来自教师的爱!我们学校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孩子,因为某种“特殊”的病症,他总是不按常理出牌,最让同学难以接受的是他总喜欢带各种稀奇古怪的小动物去吓唬大家。  相似文献   

9.
教育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讲,教育事业首先要求我们爱学生,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冰心曾说过:“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要想培养刚刚进入小学的学生懂得爱老师、爱同学、爱长辈,懂得爱学校、爱社会、爱大自然,懂得用自己的爱去关心他人,学会宽容、理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刘新建  张波 《农村教育》2006,(12):49-49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如何做到关心爱护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用爱构筑教育的生命线,建立和谐教育.促使学生快乐健康的成长。笔者认为育人要有“四心”。  相似文献   

11.
蔡剑萍 《现代教学》2014,(1):134-134
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可见,要成功地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全身心地爱学生,感化和包容学生,相信只要持之以恒,再顽固的学生也终将被教师的爱与包容所打动,从而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12.
魏秀霞 《小学生》2011,(4):41-42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人,“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已成为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学会做人”是将来立足社会、贡献社会的关键。“爱”是一个古老而永恒的主题,教师是爱的传播者、创造者。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对学生实施爱的教育。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对学生的爱?我认为,爱就是关心学生的快乐和悲伤,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做到师生心心相通,情感共鸣;爱就是鼓励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农村学校有很多这样的学生:他们的父母长年在外地打工,他们就留在家乡与祖辈一起生活,这就是被称为“留守族”的学生。因为特殊的家庭生活状况,老师、同学很难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教育起来更为困难。学会感恩,可以说是一个让他们学会理解、学会接纳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打开学生丰富内心世界,启迪学生心灵和智慧的钥匙。用爱滋养学生的心灵,教师需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良好的心态审视学生,积极的态度评价学生,以成功激励学生”。  相似文献   

16.
同学们,你们知道陶行知先生吗?他是一位学贯中西的教育家,他为中国培养了许多杰出的人才。现在,我们学校正在开展“重读陶行知人格教育理论,创造‘引导学生自我建构健康人格’学校辅导模式”的研究,通过这项活动,同学们感悟了“爱满天下”的伟大思想,并从小树立起爱心。爱人生,做学会生活、创造真善美的活人;爱科学,做学会学习、求真务实、创新诚信的真人;爱道德,做学会关心、平等合作、民主自治的人中人;爱艺术,做学会创造、手脑心合一的人;爱自我,做学会自我教育、自治自强自立的人;爱自然,做珍爱生命、爱满天下的现代…  相似文献   

17.
“留守学生”的事就是每个学生身边的事甚至就是自己的事(我校共有“留守学生”98人,其中初一50人,初二31人,初三17人)。让学生学会关注自己、同学的内心世界,学会关心别人,与父母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并对父母的辛劳和两难选择表示理解,懂得关爱父母和长辈,使其学会换位思考,体谅他人,懂得宽容与感恩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关心性关系中学会关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会关心”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育模式;结合“学会关心”教育在学校实施情况,提出帮助学生“学会关心”的两种策略,即营造关心性人际关系,在富有关心性特点的人际关系和文化一心理氛围中学习;组织学生在践行关爱中学会关爱,即以践行为重点的知情行整合性学习。  相似文献   

19.
教育爱: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爱是一切教育活动成功的坚实基础,是现代大学的核心理念。高校要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就要以爱为核心,热爱教师职业是“教育爱”的前提,尊重理解学生是“教育爱”的基础,热情鼓励学生是“教育爱”的手段,关心爱护学生是“教育爱”的表现,严格要求学生是“教育爱”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爱到实处     
苏霍姆林斯基说 :“一个好的教师意味着什么 ?首先意味着他是这样的人 ,他热爱孩子 ,感到跟孩子交往是一种乐趣 ,相信每个孩子都能成为一个好人 ,善于跟他们交朋友 ,关心孩子的快乐和悲伤 ,了解孩子的心灵 ,时刻都不忘自己也曾是个孩子。”这就是作为一名好教师的前提、基础。可见 ,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和高尚的道德情感 ,是教师获得成功的基础 ,也是学生成长的需要。但是光爱还不够 ,必须善于爱。要学会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尊重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科学、合理地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这样 ,才能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一、融入学生生活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