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诚伪是品性,却又是态度。从前论人的诚伪,大概就品性而言。诚实,诚笃,至诚,都是君子之德;不诚便是诈伪的小人。品性一半是生成,一半是教养;品性的表现出于自然,是整个儿的为人。说一个人是诚实的君子或诈伪的小人,是就他的行迹总算账。君子大概总是君子,小人大概总是小人。虽然说气质可以变化,盖了棺才能论定人,那只是些特例。不过一个社会里,这种定型的君子小人并不太多,一般常人都浮沉在这两界之间。所谓浮沉,是说这些人自己不能把握住自己,不免有诈伪的时候。这也是出于自然。  相似文献   

2.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都指儒者,即知识分子。君子和小人的区别表现在道德修养、志向抱负、胸怀气度、职业以及行为方法等方面。孔子把君子和小人对举而言,是为了让他的学生牢记两者的差别,尽快从小人提升到君子的境界,积极从政,以实现自己君子治国的理想。  相似文献   

3.
袁盎是西汉初年的风云人物,历来对他褒贬不一,或褒为君子,或贬为小人。本文认为袁盎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而是一个有着任侠特性的人。  相似文献   

4.
袁盎是西汉初年的风云人物,历来对他褒贬不一,或褒为君子,或贬为小人.本文认为袁盎既不是君子.也不是小人,而是一个有着任侠特性的人.  相似文献   

5.
天下成大局、成大事的人一定要有天命,可是我个人的经验是,光有善心不足以成事。天下大事往往都坏在两种人手上:一种是固执成见的君子,一种是邪见的小人。君子是因为他固执“道”而不得“术”,轻视“术”;邪见的小人拿了“术”就滥用,不用“道”,所以我常常觉得“道”跟“术”是不可偏废的阴阳两面。  相似文献   

6.
正宋代宰相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足见《论语》的作用。寻遍整部《论语》,关于君子与小人的对举句,竟达16处之多。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君子团结但是不搞帮派,小人搞帮派但是不团结。)这句话主要要理解好两个字:周、比。"周"是"团结、合群"的意思;"比"是"勾结、搞帮派"的意思。孔子认为,君子与小人的区别点之一,就是小人结党营私,与人相勾结,不能与大多数人融洽相处;而君子则不同,他胸怀广阔,与众人和谐相处,从不与人相勾结,这种思想在今天仍不失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感情教育     
文化素质教育中有一重要内容,就是感情教育,或称美感教育或美育。我国古代传统教育理论很重视感情教育,认为教育的三个层面都不可缺少,它们是:知———知识与认识能力;情———情感、审美能力;意———意志、志向、理想。古代教育家认为,如何看待感情世界,因人而异。“圣人调情”,圣人能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感情。“君子制情”,君子善于克制自己的不健康情感。“小人纵情”,小人放纵自己的感情,忘乎所以,流于庸俗。这些论断,今天看来,仍然发人深省。人的感情有社会性,也有个性。在感情教育中需要注意人的个性。每个人都有他自…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学习》2014,(12):43-43
有一位商人到一个盛产美女的神秘岛上想要娶一位妻子。岛上的居民可分为:永远说真话的君子;永远撒谎的小人;有时讲真话、有时撒谎的凡夫。商人从甲、乙、丙三人中选一个做妻子。这3个美女中有一个是君子,一个是小人,一个是凡夫,但凡夫是由狐狸变的美女。按照岛上的规定,君子是第一等级,凡夫是第二等级,小人是第三等级。岛上的长老允许商人从3位美女中任选一位,并向她提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只能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  相似文献   

9.
《论语》开篇第三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孔子讲的读书人所应达到的最高 境界。最高境界是什么,是君子。《说文解字》讲:"君者,尊也。"君即是尊贵之意。"子"字 初为男子之通称,春秋后期凡有道德有学问之人皆可称"子",如孔子、孟子、老子、庄子。君 子连起来就是因有道德学问而尊贵的人。这种人即理想人,中国传统的教育就是将自然人变 为理想人的教育,故读书的目的是成为君子。  相似文献   

10.
臣闻朋党之说自古有之,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然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其故何哉?小人所好者禄利也,所贪者财货也。  相似文献   

11.
一、道德品质存在缺陷之人不能用。(小人不能用)当今社会,我们在评论一个人的好坏时,首先看到的是他的道德素养。这方面界定这个人的为人本质。一个道德本质不行、差的人,我们统称为小人。小人的本质表现为:自私、自利、心肠歹毒、阴险、夸夸其谈、虚话、场面话、假话连篇等等……这样的人是无论如何不能做出有正能量的事情出来的。如果,他目前看似在走正儿八经的道路,那么迟早会把他本来的目的、嘴脸露出来的。所谓“日久见人心,路遥知马力”就是如此道理。迟早是企业团队的坏苹果,把你的团队带入万劫不复之深渊。此类人绝对不能用。  相似文献   

12.
《论语》是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中国古代学经典之一,拥有众多的英译本。而把握“君子”和“小人”的内涵是正确理解《论语》精神实质的关键之一。“君子”和“小人”在《论语》中成对出现,体现了两种人在政治立场、地位出身、道德伦理观等方面的对立,其蕴涵的意义十分丰富。而目前部分英译本试图在英语中找出一对词来完全取代《论语》中成对出现的“君子”、“小人”,不能将其丰富含义完全体现。  相似文献   

13.
在《论语》中,孔子除了谈“仁”以外,较多谈及君子.虽然各家对《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一章中“君子”和“小人”的关系有多种注释,但总体看来比较相近,大都认为君子与小人以心地、气貌来区分.君子与小人在心地、气貌方面不同在于:君子以义为本,以利为末;君子践行仁.  相似文献   

14.
君子的尊严     
笔者是个学究,待人也算谦和有礼,自以为算个君子——当然,实际上是不是,还要别人来评判。总的来说,君子是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是士人或称知识分子。按照中国的传统,君子是做人的典范。君子不言利。君子忍让不争。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独善其身。这都是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时至今日,以君子自居的人还是如此行事。我是宁做君子不做小人的,但我还是以为,君子身上有些缺点,不配作为人的典范;因为他太文弱、太窝囊、太受人欺。君子既不肯与人争利,就要  相似文献   

15.
2000多年前,孔子及其门徒重点研究了两种人,一为君子,二为小人,最伤脑筋的还是小人。小人问题是个古今难破之题。“明君“周围挤满小人,巾帼枕边睡着懦夫,英雄前头无数竖子,好汉头上蹲着鼠辈,石榴裙下跪着无赖,香花幽草插上牛粪;小人得志,竖子成名,君子不遇,英雄遭难。  相似文献   

16.
君子和小人     
《论语》中,君子一词共出现一百零七次,小人二十四次。君子小人皆有二义,其一以有无道德区分,其二则分指贵族和平民。《论语》中提到君子小人,多是第一义。如小人的二十四次,用指平民的,仅只四次。以上系  相似文献   

17.
汤曼璐 《新读写》2011,(12):33-33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里的义是指道义、道德、正义。利与义之间的取舍一直是道难题,是舍义取利为小人,还是舍利取义为君子呢?这道难题考量着每一个人。  相似文献   

18.
从古到今,人类,虽有百种阶层,千种行当,然而,倘若用"人格魅力"的标尺去衡量,却只有两类了--君子与小人.生活在社会大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天天向自己发问:"你属于哪类?"令人不解的是,凡属真正的君子,都能时常反省自己(即所谓"吾日三省吾身"),不断用君子素质的利刃,剔除潜伏于头脑中可能病变出"小人习气"的细胞,让君子风范永驻.而几乎所有小人,却在那里心安理得地把自己划人纯君子者流,终日摆出一副"人上人"的架势.然而在众人眼里,他们压根儿就未曾光顾过君子阵营.  相似文献   

19.
《三国演义》具有浓厚的“拥刘反曹”的倾向,这应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创作者企图把刘备作为奸雄曹操的对立面,塑造成一个理想的仁君。因此,刘备成了“仁”的化身,被不少论者誉为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第一个仁君。可《三国演义》中曹操却说刘备是“外君子而内小人也”,周瑜对刘备的评价也不高,刘备只不过是“枭雄之辈。”仔细研读《三国演义》,我们认为刘备确实是一位“外君子而内小人”的奸雄,并通过这个形象的分析,挖掘出其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代表有道德觉悟和修养的人,在古代常与小人(没有道德觉悟和修养的人)相对。当代著名学者余秋雨认为,中华文化的人格理想是君子之道。作为现代学校的领导者和管理者,校长应从中华文化中汲取君子之道,做一个君子型的校长。一、校长要做一个仁爱善良的君子子曰:"君子之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意思是孔子说:"君子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