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晓玲 《江苏教育》2022,(23):14-17
重视人的德性成长,已成为当代教育发展的重要主题。情境教育理念下的主题性活动课程追求“美、智、趣”,重体验、重实践、重生成,顺应了儿童德性生长的特点。主题性情境活动“内生外化”的特点,在儿童德性生长过程中发挥了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界定品德与德性概念的关键,在于善待自我的德性是不是道德上的德性.如果善待自我的德性不是道德德性,那么亚里士多德便是正确的,"德性"便是"优良"、"可赞赏性"等中性的概念;如果善待自我的德性是道德德性,那么亚氏便是错误的,德性便是品德,亦即道德品质、即道德人格德性与品德、道德德性是同一概念.  相似文献   

3.
人的品德是怎样形成的?儿童青少年品德形成过程要经历什么环节?人的品德是怎样发展的?儿童青少年品德发展过程要经历哪些阶段?人的品德形成的本质是什么?教育和外部影响及道德认知主体自身在品德形成过程各起什么样的作用,怎样起作用?  相似文献   

4.
当前个人品德的探讨呈现出多视角的特点,其中德性伦理学为其提供了德性途径的视角,但却往往忽视和缺少规范伦理基础上的德性理论的研究,德性理论不仅存在于德性伦理学的领域内,同样规范伦理学也拥有自己的德性理论。康德的伦理学作为典型的义务论规范伦理学蕴含着丰富的德性理论。康德的德性理论是义务论基础上的人的品德理论,从义务与德性的统一来界定人的品德,这对于我们深入理解规范与德性的关系,从而更为全面地把握个人品德理论、促进个人品德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康德的德性理论在道德原则与道德品格、行为者与德性卓越、德性与人类繁荣等基本问题上超越了当代德性伦理学。康德意义上的道德教育是其德性理论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它以成就有德性的人为目的,是个人品德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
儿童的言语习得具有很强的情境色彩。他们在情境中会因为情感的驱动而自我、主动、积极地建构自己的言语系统,获得言语生命的发展。因此,在课堂中,依据文本和教学的目标,建构起适合儿童言语习得的情境,即以情境建构的方式来展开教学,组织儿童学习,能够在资源、内在需要和学习能力方面为儿童言语系统的自我建构提供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6.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耻贱伪诈,强调诚信是做人、为政、兴业之本。诚信对当今大学生品德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基本要素,还是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传播环境使传统德性面临依存条件改变的挑战.本文在分析新媒体的概念及特征、德性概念的基础上,指出新媒体传播对传统德性提出挑战,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主义荣辱观应成为人们普遍遵守的德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新媒体文化,新媒体使用者的道德自律,新媒体传播伦理规范的建立与完善是新媒体环境下德性建构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耻贱伪诈,强调诚信是做人、为政、兴业之本.诚信对当今大学生品德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基本要素,还是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9.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崇尚诚信、耻贱伪诈,强调诚信是做人、为政、兴业之本。诚信对当今大学生品德建构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大学生做人做事的根本要求,也是大学生良好道德品德的基本要素,还是大学生完善人格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0.
人的道德品质是主体在与客体的交互作用中形成的。为此 ,在学校德育中 ,我们必须促使教师转变职能 ,放弃道德灌输 ,加强价值引导 ;构建以学生为本的德育模式 ;创设真实情境 ,让学生在与客体的互动中建构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11.
艺术德性的本体构成是一回事,而艺术德性的评价或裁决则是另一回事.生活德性都具有激发强烈自由情感的功效,既然艺术作品的感动力量和净化作用同样也是源于生活德性的艺术再现,而生活德性的本质乃是一次次具体生动的利他行动,那么艺术德性文本建构的一条现实捷径就是将生活德性作为艺术德性的原始素材加以组织、提炼、精选和概括,然后按照艺术固有的法则即创造真实而充满新奇和不确定性的新现实图景的法则编织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由此而生成的艺术就必然会是一部德性圆满的艺术.这就是低碳艺术生产创作的一条基本原则.不过,艺术德性的价值有无和高低,艺术文本自身无权裁决,往往由学术机制和政治机制通过艺术文本这一中介来定义.其中学术机制相对客观、公正,是艺术德性定义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12.
德性人格可分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时代创新精神、道德修养、身心健康五大方面。大学生的德性人格现状基本稳定、积极、乐观。大学生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依托力量,其德性人格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推进具有深远的意义,故应重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人大学生德性人格的自我塑造中,培养大学生完善而健全的德性人格。  相似文献   

13.
开放社会与多元文化对学生品德建构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学校品德建构新的理念是什么?新的方式又在哪里?本文以学校如何建构学生的品德,着重论述下面三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网络空间多元的、去中心的和片段化(fragment)的自我和人格体验、消解了人们现实生活中形成的统一而稳定的自我和人格观念以及主流人格心理学的解释。社会建构论从反本质论、实在论的立场和角度出发,认为:(1)自我和人格是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与他人互动的产物,网络空间的人际交往与互动,是人们主动探索自我和建构自我的过程:(2)人们在网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这些角色都是真实自我的展现,只要这些自我之间能保持协调和沟通.即维持一个弹性的自我状态,人们就不会因此而患上多重人格异常症状。换句话说.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不用担心人们会因为互联网的使用而导致人格障碍。  相似文献   

15.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任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成人,使其成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能够担当时代进步的大写的人。这就决定了在教育全过程中,要时刻关注与重视学生德性的塑造与发展。本文在对一般个体德性辨析和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学生德性发展的内涵与特征,提出了促进学生德性发展的教育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数学教学理应做出一些改变,打破传统的“以师为主”的教学模式,建立起以发展学生为核心的自我发现的数学课堂.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总结、反思中学会发现和建构,进而培养出具有创造性的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17.
高校教师的品德结构是一个变化着的动态结构,影响其构成的主要因素有外部环境与内部意识两大方面。高校应从改善外部环境、加强个人修养、注重制度建设等方面来推动教师良好品德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市场德性,作为市场发育中自下而上、由外而内生成,保障市场健康发展,有道德意义的价值,经两种途径发育:内生,从民间自下而上、由内而外自发演进,包括主体自治、行业自律等;外赋,自上而下、由外而内人为建构,包括政府施为、法律规制等。其中,内生是基本途径,外赋须基于内生才起作用;若缺乏甚至没有内生,任何外赋都无效。市场德性和习用的市场道德有同有异:若指市场内在的道德性或道德价值,则同;若指市场须有、须受道德规范,则该道德规范在市场德性中主要是内生的自我范导,在市场道德中则除此之外更可能是外赋的规制。以自由、公平、诚信为例,有助于讨论内生的市场德性。  相似文献   

19.
高校教师的品德结构是一个变化着的动态结构,影响其构成的主要因素有外部环境与内部意识两大方面。高校应从改善外部环境、加强个人修养、注重制度建设等方面来推动教师良好品德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文化心理学研究的兴起,文化敏感性逐渐受到了心理学研究的青昧,它为我们提供了认识道德发展的有益视角.道德作为人的一种文化创生所存在,它受到了来自于文化的各种习俗的限定.文章考察了道德自我与文化的关系,指出道德自我的建构依附于社会文化而存在的一面,并应用了社会建构论和社会认知理论的观点,提出了道德自我发展的社会文化建构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