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你想知道孩子心中的画吗?你想知道孩子怎样评价同龄人的画吗?儿童画,应该要用什么样的眼光来看待?我认为,在儿童画欣赏教学过程中,呵护童心,保护童趣,尊重孩子的想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具体说来,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在不少儿童作品中,如果我们没有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就根本无法体会他们的想法,也就读不懂他们的作品了。因此,我首先要了解孩子到底喜欢玩啥,不喜欢啥。  相似文献   

2.
我儿子今年10岁,他从小就特别喜欢朋友,甚至为了有朋友和他一起玩,有时都没有了自我,别的孩子想怎么样都行,哪怕人家根本不尊重他,就只为了可以在一起玩耍。要就此对孩子进行干预吗?马紫月:这位家长在问题中给出的信息不多,"没有了自我"的表现是什么?父母又是怎么和孩子相处的?当然,我们知道,孩子乐群,爱和朋友一起玩是件好事,这说明他乐于交流,与人合  相似文献   

3.
问:儿子四岁半,从小喜欢玩拼插玩具,现在他拥有多种类型的拼插玩具。我着急的是,他组合完成的模型,就不肯拆开再重新组合,也不许别人动,甚至因害怕别人碰,还不愿小伙伴来家玩。这样正常吗?需要干预吗?答:您的问题也提醒了我们,只要观察孩子日常的游戏行为,就可以察觉出孩子在情  相似文献   

4.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想必同学们肯定会异口同声地回答"喜欢"。既然同学们喜欢,我们又何尝不可把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的孩子们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呢?从一定意义上说,游戏本身除具有娱乐功能外,还具有学习功能。它从来就是和儿童不可分的,是儿童理解世界的独特方式,能使儿童在学习中产生愉快的体验。孩子是在游戏中长大的,游戏化的学习和生活是更适合他们的方式,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成长。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现在"玩"中学,寓教于乐,又该如何帮助学生在游戏中成长呢?值得我们每一位教师反思。  相似文献   

5.
鲁迅先生说:“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展”家长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世界,了解孩子呢?我觉得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拥有一颗童心——与孩子一起玩 想要走进孩子的世界,我们家长首先得拥有一颗童心,做孩子的玩伴 我的儿子喜欢玩水,常不小心弄湿衣裤,带来许多麻烦,但我并不因此而禁止孩子玩水,而是帮助孩子一起想办法玩,并从中引导儿子发现沉浮等现象,与儿子一起动手制作简易潜水艇,还利用冰箱做结冰实验,引导儿子发现水的三态变化 此外  相似文献   

6.
儿子自小大嗓门,特喜欢户外活动,并且一玩就是大半天,不叫不会主动回家。我还真不明白这大自然中有什么魔力能让儿子如此着迷。记得儿子3岁时,一个夏天的傍晚,我们一家人漫步在人行道上,走着走着,儿子突然就问了一句:“爸爸,你知道路边的树为什么长得这么高吗?”我听了一愣神,还没有想好怎么回答,他又扬起头,很得意地说:“我告诉你吧,它们如果不长高,就要被汽车碰到,会疼的。”我和他妈妈禁不住笑了,尽管孩子的理由并不合乎逻辑,但他毕竟在思考问题,并且这对于他来说绝对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从他那得意扬扬的神情就不难看出。在一个飘着细雨的…  相似文献   

7.
朋友的孩子2岁多。一天我带儿子到她家玩,一进门就看到她家里的四面墙上都被画得乱七八糟,千疮百孔的图书散乱一地。朋友无奈挤出一个笑容,解释道:"哎,我家宝宝把这里弄得像个垃圾场,都不好意思叫朋友到家里来玩了。你儿子小时候也这样吗?"还没等我回答,儿子就开口了:"阿姨,我家的墙很干净的,书也没有撕破的!"见我点头,朋友吃惊地问:"真的吗?那我们的为什么这样?"我笑笑,回答说:"孩子喜欢乱涂乱画,我们应该提供一片天地。"先来说说"画"。  相似文献   

8.
父母要注意培养孩子对快乐的体验。在每一件小事上,父母都可以询问孩子的感觉,高兴不高兴,为什么?比如出去玩的时候问孩子:“你喜欢出来玩吗?高兴吗?”还可以问:“你跟妈妈在一起高兴吗?”父母也要经常把自己的体验告诉孩子,如“你能自己穿衣服,我很高兴。”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有些事情大人觉得没意思,孩子却很喜欢;大人认为孩子会喜欢的东西,小孩得到了却并不高兴。有的父母给孩子买很贵的玩具,孩子却宁愿玩水、玩泥巴、提迷藏、过家家。所以,我们不要总把自己的好恶强加给孩子,要让孩子做  相似文献   

9.
寸有所长上了五年级之后,儿子变得像大孩子了,课后闲暇,喜欢结伴儿去玩。对于这一点,我很支持,我觉得能与人友好相处也是一种能力。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发现儿子对玩伴的选择很苛刻。一个周日的下午,儿子要和一位同学到小区对面的空场上玩轮滑,穿着轮滑鞋过马路太危险。儿子跟我商量,能不能陪他过马路?我想想也没什么事急着要办,就拿了本杂志说:行,我陪你下去。你玩你的,我找个地方晒晒太阳,看看杂志。楼群中间的空场上有三四个孩子在玩轮滑,儿子告诉我那都是他们学校的。话音未落,一个瘦瘦小小的男孩飞也似地冲过来,喊着儿子的名字说:“你也来了,咱一块玩儿?”儿子却挺生硬地回答:“躲我远点,跟着你还能有什么好事?”那个  相似文献   

10.
你喜欢玩吗?你会玩吗?玩是孩子的天性,世界上有许多发明创造就是天真的儿童玩出来的。 16世纪末,荷兰的一位眼镜商,他有一个聪明好动的孩子,很顽皮,经常到磨镜房玩耍。一天他和磨镜片  相似文献   

11.
正很多家长都会困惑,孩子可以玩电子产品吗?如果可以,玩多长时间合适?如果不可以,为什么市场上设计出这么多电子类的早教产品?如果孩子特别喜欢玩手机、iPad要不要管?聪聪从几个月大就开始玩手机,只要妈妈忙不过来时就用手机放儿歌给孩子听。现在聪聪已经3岁多,每天见到妈妈后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手机,一玩就是一个多小时,为了满足孩子的兴趣,妈妈又买了iPad,让孩子学英语。妈妈发现,孩子从里面学会了很多新东西,手指也更加灵活。有时妈妈在想,用电子产品陪伴孩子蛮省心的。  相似文献   

12.
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蒙特梭利曾因一个孩子的出色表现而奖给她一枚奖章,并挂在了那个孩子的脖子上。而另一个孩子因犯了错误也正好坐在板凳上自我反省。得奖的孩子发现玩玩具时奖章总是妨碍她,于是她把奖章扔到了一边,而那个自我反省的孩子问:“您不要了吗?”女孩说:“如果你想要就送给你吧。”于是那个反省的孩子把奖章挂在自己的胸前玩了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经常遇到类似的尴尬情况。那么,我们如何既保持奖励对儿童的即时激励,又能使奖励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强大的驱动力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尝试运用了代币奖励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轻松一刻     
“你不出来玩一会儿吗?”“不啦,我还得呆在家里帮我爸爸写我的作业呢。”互相帮助点心儿子拿着一块点心正在哭,爸爸问道:“孩子,你嘴里吃着又甜又酥的点心,还哭什么呢?”“爸爸您瞧,我的点心越吃越小了。”儿子:爸爸,如果我在全班考了第一,你会怎么样?爸爸:那我可高兴死了。儿子:爸爸,你放心好了,我是不会让你死的。保证老师:你真令我惊奇,西玛,你怎么竟说英国比月球离我们更远呢?学生:就是这样嘛,你能看见月亮,可你看不见英国吧!英国比月球远轻松一刻  相似文献   

14.
近期观点     
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权利”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这样一种困惑:随着对尊重儿童的权利和尊严的强调,随着对建立教育过程中师生平等关系的强调等重视儿童学习权利的教育理念的推行,学校教育又仿佛产生了走向另一个极端的疑问:我们还能对学生谈规范、谈要求、谈矫正、谈错误吗?甚至,我们还能采用和推行讲述式教学、背诵式学习法吗?从儿童的学习权利中剥离出“在学习中的权利”,便可以直面这样的问题了。我们不是在笼统地、缺少针对性和行动方向地讲“尊重儿童”“尊  相似文献   

15.
有位父亲谈起儿子,说出一段令人心痛的话:“如果问我儿子‘世界上最恨的是什么?’他肯定会回答‘是钢琴’。现在我们一转身,儿子就用脚踢钢琴。”这个男孩喜欢动物,养猫、狗、乌龟的热情确实大于钢琴。孩子的天性是玩,玩是出自兴趣,发自内心的喜欢。不让他玩动物,非让他弹钢琴不可,这与他的天性相  相似文献   

16.
今年九月,我小学毕业的儿子顺利地步入人大附中的校门。这在我们的朋友圈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不为别的,只因为在朋友们眼中,我在儿子的学习问题上,好像没花费什么功夫。你一定有什么秘诀。朋友纷纷询问。仔细想一想,有什么高招吗?如果一定说有,那就是我不为孩子的学习成绩操心,却在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上花费了不少心血。而且这种努力从儿子上学前班就开始了。作业没写完不开饭,让儿子学会抓紧时间儿子上学前班之后,我们给儿子订了一条规矩———放学回家马上做作业,作业没做完之前,全家谁也不许开饭。刚开始,儿子自然有点不适应。从尽情玩…  相似文献   

17.
刘丹 《家长》2022,(2):177-179
陈鹤琴说:"儿童是喜欢游戏的.游戏是孩子的第二生命体.小孩子只喜欢两桩事,一桩是吃,一桩是玩,玩比吃还重要."新加坡竹子脚儿童发育中心"儿童学玩"计划引起我们的思考:孩子的玩还需要学习?从中看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是儿童自身的游戏意识与能力的弱化.因此,要注重幼儿的基础发展,才能让幼儿有机会多方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儿子4岁半,院子里有个男孩比我儿子小半岁,俩人经常一起玩。但是那个男孩脾气暴躁,有时玩着玩着就起急打人,我儿子比较温和,每次都让着他。那个男孩妈妈从来不说自己的孩子,有一次把我儿子的手抓破了,男孩妈妈也不说,我很生气,就对那个男孩说:“要是再打我们,就不跟你玩了。”男孩妈妈听了,直接拉着孩子就走了。但事后我儿子还想去找那个男孩玩,我该不该再让他们一起玩呢?  相似文献   

19.
本期话题——读算老几,从深层次挖掘书声琅琅的背后存在的问题,有助于老师们思考读的多样性、统一性、层次性及目的性,从而避免新的形式主义。第5期话题: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吗每次听《三个儿子》的公开课教学,看到孩子们都顺着课文的价值取向指责第一个儿子和第二个儿子,心里总是觉得有点不舒服。为什么没有人站起来说“我的妈妈就是喜欢我能展示自己的才能”? 其实文本中的价值取向和我们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取向已经发生了冲突,试想哪个妈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多才多艺,有更多的本领?为什么我们的老师不能突破教材的局限,把孩子的思维放置到更为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呢?为什么不能引导孩子和文本对话,不让孩子们的价值取向与生活偏离呢?来稿请寄:本刊编辑部杨清莲。电子信箱:qly5360@126.com。截稿时间:2006年2月20日。  相似文献   

20.
要说加拿大的学生有多幸福,必须从小孩说起。加拿大有一种风气,从上到下,从政府到民间,都热爱儿童,尊重儿童。在加拿大,有很多法律保护儿童。例如,严禁父母打孩子。你如果在公共场所打孩子一巴掌,你可就闯大祸了。我曾亲自接过一个案子。父母都是大连人,搞电子的,儿子九岁,有个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