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的特征之一是理性化的“巫史传统”。占据了传统学术主流地位的儒家学派,承担了将巫术经验制度化并予以传承的任务。孔子思想中对天帝祭祀、鬼神崇拜和仪礼制度的态度,集中体现了“巫史传统”中的理性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2.
邹新  赵建功 《大学时代》2006,(3):32-33,14
“天命”思想于中国哲学思想有始基性的意义,关系到对整个中国哲学的理解。周人对“天”进行的新的意义建构,赋予“天”以道德的内涵,成为儒家天命思想的源头,孔子顺应时代变化,对以往的“天命”思想作了新的阐释。把人们从那种鬼神弥漫的世界中解放出来,构建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世界。孔子对“天命”初步完成了由外向内的转化,从而表现了从春秋文化启蒙运动中滋生的一种原始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3.
戈萍 《时代教育》2012,(19):179
孔子维护周礼、崇尚周公,但后来却想推立新王来施行其仁德思想,即他所谓的"为东周"。这个转折点应当出现在孔子"五十而知天命"时,"知天命"使他顿悟周公"天命靡常"的奥秘。此后孔子仕于鲁及周游列国的一系列言行,可以充分印证这一点。  相似文献   

4.
孔子恪守天命论,断言人的生死寿夭、贫富贵贱和德才贤良等都是上天的安排,皆属命中注定;上天对人命运的安排不言而生物、随机而莫测,天的这种存在状态和命定方式使人对天难知难言,只能通过祭、祷来待命,这使畏天成为天人关系的主基调。孔子强调随机的天命论,突显了命运的一次成型、不可更改,否定了人的后天作为,但有一定的心理平衡和警世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孔子所处时代的天命鬼神观念与《论语》中孔子对待天命鬼神态度的考察,论述了孔子崇天、畏天命、敬鬼神的天命鬼神观,并认为这种观念恰恰是其提倡"爱人"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滁州学院学报》2018,(4):28-31
《论语·侍坐章》对于研究孔子思想意义重大,历代学者对此争论不断。其中,"曾点之志"作为本章的核心,往往在诠释和解读中被作简单化处理,以至该章甚至被怀疑为道家学者伪托。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后世解读中的"志在舞雩"说更接近曾点的原意,孔子对曾点的肯定在于曾点挖掘出了礼的深刻内涵,体认到了"天命"所在,并与孔子"君子儒"的人格产生了共鸣。  相似文献   

7.
郭店儒简的天命、天道观继承了孔子的思想 ,并有深入的发展。其一强调“天生百物 ,人为贵”的道理 ,其二以“天常—人伦”相结合 ,深化、发展了古老的天命观 ,其三“知命”作为简书天命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已有一些新的理解。最后简书把天道、人道贯通起来 ,且突出地论述了人道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仓颉造字这一神话的核心在于解释文字的由来。在仓颉造字神话中,有一点尤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他作为“黄帝史官”的这一身份。史官的源头在“巫”,占卜作为巫与上天沟通的重要手段,也成为了汉字最初的发端。在巫的时代,文字具有着代传神言的神性;在史的时代,文字则具有着象征王权的圣性。当文字神圣特性的来源问题被解决后,中国古代社会中广泛存在的文字崇拜现象就具有了合理性,这种崇拜背后所蕴含的是“仓颉造字”神话所代表的巫史传统。  相似文献   

9.
"天命观"是儒家哲学中最基本的哲学范畴之一,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其建构的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学体系,渗透着敬天、知命、畏天命的"天命观"思想。孔子的"天命观"是相信天命但更注重人事,充满着关注现实和人生的务实精神。其中,对"天"的态度,是敬;而语及"命"时,多和人事结合起来,强调如何在"天"意的指导下,更好地处理人事,因此更注重的是在"天意"之下的现实的生活。其对"天命"的叙述,包含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成分,实开董仲舒"天人合一"理论之先河。孔子敬天,因而重祭祀;知命,因而重现实生活;畏天命,才"敬鬼神而远之"。可以说孔子以天命观为基础,建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儒家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0.
马晨雪 《文教资料》2013,(16):82-83
在孔子看来,命是外在的不为人力所改变的客观存在,人们应该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行义向善,做到"知命",并在"知命"的基础上"立命"。同时,人又不能一味地屈服于命运,完全等待命运的安排,应该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握命运。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天命观是儒家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继承了殷周时期的天命观点,对其进行大胆的怀疑与发展,在丢掉了天的人格神外貌的同时,又保留着天的权威性。以"知天命"而"畏天命"为基础,主张"知天命而尽人事",在天人关系的框架下把天和人融会贯通起来,丰富和发展了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2.
《左传》对灾异、卜筮、梦象等神秘事件的描述,既是春秋时期巫风盛行的真实反映,又融合了作者“崇礼尚德”的理性精神,体现出作者对历史人物的道德评判、对历史发展动因的思考.天命与道德合一的历史叙述,使《左传》呈现出“巫史交融”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13.
春秋战国时代,传统和合思想的主线由过去的遵从"天命"演变到"致道"的蜂起,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道家主张复"朴"反"真",儒家勇于弘"仁"成"乐",墨家"背周道而用夏政",法家企图范天下以归于一,阴阳家则提出"五德转移"。"致道"体现了人的主动欲求,人想给生命添加某种其他的色彩,但是,"天命"仍然是"道德"的终极价值源泉,致道终究是为了实现天人合一。  相似文献   

14.
论孔子的天命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文化解释权下移的年代,孔子的天命观虽主要得力于周文化,但它对夏、商文化以及老子学说均有新吸取,从而显示出多层面的文化追求特征。孔子天命观的构成可分为“天”和“命”两个层面,其“天”主要有两个意象,一是指自然规律;一是讲“天”的意志性。与“天”对应,孔子讲“命”也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表示生命和寿命,与自然之“天”相对应,一是表示命运,其内涵与有意志的天联系在一起。进而言之,孔子的天命观虽受宗教神学的制约,但包含着非天命的文化因子。与天命观联系在一起的是,孔子给人的定位。在天与人的对应关系中,孔子认为人事比敬天更为重要,进而希望在“天”和“人”之间寻找出一种新型的天人关系,即这种天人关系既不否定天的意志性,又能肯定人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由强调人事到倡导仁学,孔子以宗教神学为支撑点的天命观受到了一定的动摇。  相似文献   

15.
孔子的天命鬼神观思想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一个问题,这一思想在孔子的哲学思想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从孔子对“天”、“命”、“天命”的理解和对“鬼神”的态度;“知命”、“顺命”、“乐天”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关系;天命鬼神观所体现出的注重人事和重视现实的精神;天命鬼神现在孔子学说中的地位及其影响四个方面试图全面而又在最大程度上认清并分析孔子的天命鬼神观。  相似文献   

16.
儒家伦理的世俗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儒家伦理是世俗伦理,它与世俗的结合或者它的世俗化进程有着合乎传统社会经济、政治和自身特点的机制,这一机制是由政治、教育、民间信仰等共同组成的。传统儒家伦理的世俗化不是儒家理想的实现,这其中有着儒家伦理思辨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因此包含着对自身否定的因素。传统儒家伦理世俗化对我们当代的道德建设能够提供一些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17.
"隐逸"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生存选择之一。从先秦到两汉,随着专制制度的逐步稳定和完善,士人们在隐逸动机、心态、精神面貌上有明显变化,经历了一个世俗化的过程。士人们在理想追求、生存原则等方面不断妥协与适应,使自身陷入了出入之间的价值困境。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论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时指出:“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又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时代精神,立足本国而又充分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  相似文献   

19.
孔子自称“五十而知天命”,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孔子五十岁时,对“天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或者说在某些层面上有所了解,但其未知者甚多,已知者亦非完全正确。首先要弄清楚“天命”的含义和孔子对“天命”的认知情况,可以从宗教、人事(政治)、自然、道德与文化、梦与天命的关系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对孔子关于道德文化发展传承规律的认识,应深入研究,使其与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以促进新时代文化的发展。其次,要分析孔子对“天命”的怀疑与未知情况,对“天命”未知是因为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当时社会的生产力发展状况,还有孔子所处的具体生活环境,等等。因此,孔子要完全做到“知天命”“耳顺”“从心所欲,不踰矩”是不可能的。最后,孔子的“五十而知天命”与实际情况有较大距离,之所以如此,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认识论方面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集宁师专学报》2019,(5):50-54
孔子将专属于上层贵族尤其是只面对最高统治者的传统天命观拉近到士和平民阶层,客观上提高了"士"和"民"之社会地位。同时,在信仰天命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天命,提出了"知天命"的观点,强调在天命面前要有所作为。当然,孔子的主观努力,还是要与天命观相符合,并不是要完全摆脱天命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