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见,感悟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多向感悟,从而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意味隽永的精美作品,其中有很多作品都给我们留下了思考、想象的空间。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就是要引领学生走入文本,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悟语言文字的魅力,促进学生言语的内化。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可以这么说,在语文课堂上,学生读懂课文必须靠自己亲历文本的全过程。叶澜教授曾说:“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有充分激活原本凝固的语言文字,才能使其变成生命的涌动。”可见,文本中的语言文字具有生命的灵性,是有情感有思想的,教师在阅读课堂上要积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灵活生动地与文本对话,从中感悟、品味、想象、体验文本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达到与文本情感的共鸣,灵性的放飞。  相似文献   

4.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感悟文本,而感悟文本就要唤醒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因此,要品读文字,理解情感,填补空白,让学生走进语言文字,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也曾说过:“小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一个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通过文本对话,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提升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亲密对话.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提高审美情趣,提升道德情操,从而丰富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6.
<正>《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博大精深的汉字看似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实则潜藏着趣味盎然的生活体验与耐人寻味的情感体验。语文是生活的写照,是典型化了的生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对学生阅读文本的指导为学生架起了连接生活体验中的"趣"与语言文字内的"情"之间的桥梁。一、未成曲调先有情——走进文本寻"情趣""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相似文献   

7.
语文学习具有重感悟的特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语言.让学生因意会、理解、体验而有所领悟。笔者以人教版第八册《生命生命》的教学为例.谈谈如何引导学生感悟.让感悟成就阅读教学的精彩。  相似文献   

8.
包建华 《广西教育》2009,(31):43-43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是学生的直接感悟对象,最基本的教学手段就是朗读,读得越多,感受越真,领悟也越深。在低年级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相似文献   

9.
感悟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情感经历,一种审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见,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在《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活动中,借助声音、图像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走进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效地感悟了文本中渗透的意境美、流动美、自然美、和谐美。[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感悟是一种心智活动,一种情感经历,一种审美体验。《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可见,感悟在阅读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在《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活动中,借助声音、图像等多媒体手段,引导学生深入文本,走进具体的语言环境,有效地感悟了文本中渗透的意境美、流动美、自然美、和谐美。  相似文献   

11.
本期导读     
本期力图通过不同内容的教学设计,诠释新课标的一个重要理念: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活学生体验凸显文本价值》———文章强调语文学习应该营造一个浓浓的情感世界,要引领学生带着各自的情感和想象去感受、体验文本传递出的文学意象,感受那充满魅力的迷人意境。《把握特点品味文化》———《 世纪宝鼎》一课的教学设计,以开放的教学视野,引导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把握“鼎”的特点,感受“鼎”的文化,获得独特的情感体验。《感悟:在“工具”和“ 人文”的视界中自由徜徉》———阅读教学如何引导学生去“感悟”?被誉为“小于永正”…  相似文献   

12.
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重在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促进学生语用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发展与提高。本文以《少年王冕》(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教学为例,从理清顺序,把握文本线索;聚焦语言,引导自主感悟;着眼朗读,体会文字意境;发挥想象,填补文本空白等方面谈谈指向培养语用能力的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朱凯 《现代语文》2009,(8):43-43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有所感悟和思考。”这就告诉我们,阅读教学其实是一个读者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它需要我们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深处,与他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碰撞。可以说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渠道,而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却是一味追求热闹,忽视文本,不善解读,这不能不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一大悲哀。  相似文献   

14.
<正>语言是思想的外壳、情感的载体。读者是通过作者所描述的语言文字这个介体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的。作为读者,阅读任何一篇文章,最基础的就是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对文本语言文字的揣摩是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是语文教学最具有"语文味"的表现,也是语文教学中的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互动”在“感悟”中生成,“感悟”又在“互动”中升华。在学生感悟文本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一、创设情境,感悟语言由于受年龄和阅读水平的限制,低年级的学生很难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成鲜活的形象,因而语言文字与其描述的形象难以  相似文献   

17.
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教学建议”中明确写着:“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这不是哪个年段的...  相似文献   

18.
杜芳 《西藏教育》2008,(8):33-34
所谓“语文味”就是语文课堂上老师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亲近语言,引导学生体味语言文字的韵味、意味、情味,真正感悟汉语文的魅力。如何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去品尝汉语文之味呢?  相似文献   

19.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建议"中提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在新课程的大力倡导下,越来越多的老师们也认识到"体验"与"感悟"的重要。课堂中老师们常常能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语言文字来进行文本的解读,与文本进行对话,进而触摸作者的心灵。但这一目标的实施,离不开教师对学生逐层深入解读的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语文课就是“读读写写”,而品读则是学生感悟文本语言最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