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潘双喜 《精武》2004,(4):38-39
中国武术对劲力的认识,多行之于刚柔相济,即刚中寓柔、柔中寓刚,对刚的要求多表现于脆快,对柔的要求多表现于绵软。截拳道抽掌的劲力,是由内在的绵软劲转化成外在的脆快劲,由柔至刚,内外合一,刚柔相济。冷则指乘敌不备而攻之。故冷、脆、快是抽掌技法劲力的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2.
螳螂掌属少林外家,大力阳刚,是一种硬气功夫,专练掌侧切劈功劲,功成后能断石开砖,因其形似螳斧砍物,故名。  相似文献   

3.
费胜华  尹春龙 《武当》2012,(5):10-12
一、七字诀仙道出势请功拳双挑尖来裙影腿无形掌来肚肘托三劈劲刀单采挑刀劈华山撒凤凰黑虎偷心扫落叶关公脱袍披袈裟泰山压顶金刚拳金蝉脱壳背功拷顺水推舟倒切步十字穿心观音掌仙道收势八力功韦陀刹下天地顶  相似文献   

4.
杨天放 《武当》2013,(7):42-43
一、八卦掌技击分析(一)刚柔相济。八卦掌是刚柔相济的拳术。有歌诀曰:刚在先兮柔腰与手,我则吸腰步稳扬。用刚劲之先必须隐含柔劲,此谓"刚中寓柔";在用柔劲之前,必须以刚劲为后备,此谓"柔中寓刚"。攻与守都不能脱离这个原则。当对方用柔劲时,我则以刚劲对付;对方用刚劲时,我就用柔劲吸腰稳步而化之,进而击之。(二)整劲击人。八卦掌击人用的是整劲。这个整劲是从根节而出,根在脚,发于腿,主于腰,形于手  相似文献   

5.
连环八掌,是著名武术家陈盛甫教授于1985年从"技击制敌三十二掌"中抽出来的八个精华掌法。这套掌法不但可以单练,还可以进行领打、对练等等。单练时还可以根据个人练功的目的不同,形成四种习练方法,诸如掌打七星,力劈八门,走穿九宫,穿连八卦;其劲法可以用长拳的劲,也可以用形意、八卦、太极拳的劲。这套连环掌法,当时经过著名武术家张文广教授、马礼堂大师和陈济  相似文献   

6.
梁凯明 《武当》2012,(4):23-24
杨式太极拳的最大特征就是体松柔和,舒展大方,外柔内鼓,有掤劲拳术之称。在杨公澄甫遗著《太极拳练习谈》中也讲到"太极拳乃柔中寓刚,绵里藏针之艺术也"。这里的所谓"刚"和"针",指的都是太极拳的内劲。当前有许多人练拳只见软不见刚,把柔理解成软,把柔与软混为一谈。太极拳之"刚",就是以腰为轴,利用太极拳的缠丝劲,牵动丹田充溢的内气,在瞬间发出的爆发力,亦称弹簧劲。这种劲是通过长时间周身放松、拉长,用柔缓的动作在去僵求柔中练出的先天自然之气(常说的丹田之气)所产生的,并非后天之拙力。太极拳之"柔",《拳论》上讲,"运动之功久,则化刚为柔,练柔为刚,刚柔得中,方见阴阳"。掌握柔并不是松软,而是去一份拙力、蛮力,得一份柔劲后的缠丝劲。此为太极拳的精髓,非千锤百炼、天长日久,不易轻得。由此可以看出练好太极拳柔刚途径就是学会放松。  相似文献   

7.
少林拳非常重视沙袋功的锻炼,它是从单势和套路练习过渡到实战应用的重要手段,是正确学习击打、体会攻防接触的实际感觉、提.高拳法实战能力的必要过程。利用打沙袋可以体会冲劲、崩劲、抖劲、劈砸劲、整劲、透劲、横劲、撞劲等功夫,也是培养战斗意识的有效方法。常用功法练习介绍沙袋的功法练习比较常用的有:冲拳、崩拳、撩拳、撞拳等(图1~4);正撞掌、侧撞掌、横撞掌、侧扫掌、反扇掌(图5~9);掌指戳、掌指点(图10。11);平顶肘、横击肘、挑肘、撩肘(图12~15);头撞、侧头撞、后头撞(图16~18);胸撞、…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的用力,既有柔力,又有刚力,还有刚柔兼用之力。这样才能符合太极的用力。太极拳的练力程序为:轻力、柔力、刚力、巧力四步骤。 轻力练拳架是对初练太极拳者的要求。拳论曰:“用意不用力。“强调了用轻力练习。这种练法是为了催其僵劲,增加肌肤灵敏感而提出的。如果从高层次技击角度讲,还应  相似文献   

9.
韦群杰 《武当》2012,(8):28-30
六、鸡形1、劲力(1)金鸡独立向前纵步时,两手向前交错穿掌,有指头前钻的劲和掌根的塌劲;向前钻穿是用后腿的蹬劲,腰的拧劲;掌根的塌劲是用肩的沉劲、肘的坠劲和腕关节的下塌劲。独立时,前掌有肩肘的沉坠劲,腕关节的塌劲,食指的上挑劲;后手有肩的沉劲,肘的挣劲,腕关节的下塌劲,五指的微扣劲。同时还有头的顶劲,腰的塌劲,胯的缩劲,膝的微扣劲,支撑腿的蹬撑劲等等。  相似文献   

10.
杜式显 《武当》2012,(5):22
近年来重读赵斌师公所写的《内功要领》一文,有所感悟,进而引发了对内劲"发之于气"、"气敛入骨"的思考。何谓太极拳的内劲呢?师公指出,"内劲,乃蕴之于内,发之于气,主宰于腰,柔中寓刚之劲也。"首先,这里所指的气,并不是呼吸的外气,而是内气。所谓内气,是通过气沉丹田,使气遍身躯,中气贯足,  相似文献   

11.
潘霜喜 《精武》2009,(2):42-43
少林劲道是少林拳柔极至刚的终极表现。少林劲道有四面大劲、八面小劲,恩师朱天喜传授的少林劲道是发劲的练习与应用方法。亦是如何将自身的拙力化开,在刹那间爆发出强大杀伤劲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20.右摊掌 依上势,化日字拳为豹拳,再化拳为掌并用虎口劲推出成单窝刚掌,掌尖向右推至左臂旁,用肘推出前方化为右摊掌(肘与肋相距一拳),要留中(图1)。 21.右单拜掌 依上势,用腕劲下摆指、外摆,翘起竖掌成单拜掌并用肘拖回,要留中(图2)。  相似文献   

13.
杨龙 《武当》2015,(1):16-19
(接上期)二、中三法中三法乃出劲三法,系身法所在,也是走劲化劲的关键。即旋腰、转胯、气转黄庭,贯彻始终。凡练武之人,必然要经历练力、发力与用力三个阶段。劲的本质是力,本文在这里用"力"字,完全是从俗之说。练力是练腰腿手臂掌指的基本之力,是积蓄能量的阶段。主要功法有伏地通臂、二指禅、铁牛耕地、卧虎劲、翻杠子、翻袋子和石锁功、铁砂掌及铁拳功等等。单坠练腿力,卧虎功练臂力,二指禅练指力,铁牛耕地功练腰臂指腕力。要想功力深厚,非得站桩以培养筋骨之力。通过站桩,使肌肉放松以获得沉劲,使全身形成牢固的整体"屋架"结构,这样才能  相似文献   

14.
1.手挥琵琶教法提示:跟步按掌——虚步前扌朋(l)身体微左转,左腿弓住踏劲,身体重心前移至左腿,提起右脚向前跟步,落在左脚的右后侧;同时右手继续向前推按,掌型不变,左手仍在胯侧,掌型不变,眼法不变(图30)。(2)身体稍右转,右脚落实,屈膝踏劲,身体重心移至右腿,抬起左脚向前上步,  相似文献   

15.
猿鹰连环掌是取意于鹰的凶猛、猿的灵活,并将内家拳的沉稳、外家拳的刚劲,融会贯通所组成的掌爪并用、内外功兼之的综合性拳种。 猿鹰连环掌的套路内容,根据技击的需要,手型、身型、步法、劲力变化较多,既有长击短打,远抽近挂的攻击形式,又有其根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的发劲方法。其掌法的特点是“气顺、劲顺、式顺”。演练起来,高低起伏,左旋右闪,里缠外绕,刚柔并显,风格特色十分突出。该拳种是笔者本人在传统套路“猿形连环掌”的风格基础上,汲取了自己从师民间老武师杨维甫、康甲田、刘印香、刘春来等武林前辈学练过的多种拳法、掌法的精华,参考了大量的武术、摔跤、擒拿及人体生理学、中医学等相关资料,前后  相似文献   

16.
八卦五行掌     
八卦五行掌系八卦散手类练习套路,是易学身练的八卦掌法。我有幸于八十年代初跟武术名家王培生先生学得此套路,自学与再传授,已有近二十个年头了。王培生先生师从马贵,系尹派八卦掌名家。但王先生对程派八卦和刘德宽八卦散手掌也颇精通,且理论阐述精微,功夫高超。一、掌名:劈靠、穿袖、挽缠、搬冲、圈煽。二、五掌与五行对应关系劈掌:其形如刀劈斧剁,其性属金。穿袖:其形加发箭直穿,其性属木。挽缠:其形如溪水柔活,其性属水。搬冲:其形如电闪雷爆,其性属火。圈煽:其形如器沉物降,其性属土。三、八卦五行掌与人体方位、十天…  相似文献   

17.
60.61.62. 右下摊伏掌 依上式,化日字拳为掌。用掌根、掌心、劳宫顺序往下捺(指不过中线),再用掌根、掌背、虎口顺序往右跨移成半阴阳掌,高不过膝,反复做3次(图1~6)。 63.右骑龙沉肘摩耳掌 依上式,肘掌上提,翘指成竖掌(留中),用财劲以腕行下摆指、外摆指、翘平指、握拳,用肘底或拖回成将台日字拳(图7-10)。 拆门解义: 与左式相同。 64.左归心膀 依上式,日字拳化掌用肘劲推动,向斜前插,掌指下括高不过脐,插指成半阴阳掌,膀手高不过中线,肘与鼻成一线留中(图11~ 13)。 拆门解义: 归心…  相似文献   

18.
第三势——开合开合势之劲在于身劲催动背劲,左右开合之劲达于肩、肘、腕上三节劲的贯穿;身带动腰的左右开合之劲达于胯、膝、足下三节劲的贯穿。恩师水普慈曾讲:"开合在于拉开脊柱上下劲,带动肩胯的开合左右劲,催动手足前后劲,此六劲合一的整体内劲为汤瓶七势拳所独有的贯劲之法。如果把开合劲理解成外形拳架手足的开合,那么就失去汤瓶七势拳的‘开合’贯劲法的真谛了。"  相似文献   

19.
13.左摊仰掌 依上势,化日字拳为豹拳,然后变拳,用肘底劲推出变为单窝刚拳,掌尖向右,再用腕劲翘指成60度左掌尖,再用肘推出正前方成左摊  相似文献   

20.
人之生命在气血,拳之灵魂在劲捷。劲力越丰富,拳法越有生命力。劲力越艺术,生命力越强盛。太极拳以劲力上的缠连绵柔,潇洒飘逸,风靡全球。少林拳以劲刚势猛,气势磅礴,风行大江南北。心意拳则以劲力富涵科学原理,能将精气神贯注于拳法变化之中,既富技击又可强身健体,故而为中青年所厚爱。 劲向六说 劲力即内劲之力,是精气神聚合为一的抽象“衍化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