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初,随着社会的变革及妇女解放运动的兴起,中国妇女突破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角色定位,广泛参与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她们求学兴教,组织社团,创办刊物,参加生产,参与政治,投身革命,把自身的解放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为近代中国的社会进步、经济建设和民主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The beginning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was a period of pedagogical enthusiasm and renewal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Based on a list of articles concerning art education published in Belgian periodicals between 1903 and 1923, the author undertakes an analysis of the title words in order to study how the subject was able to evolve. For this purpose, the pertinent title words are grouped into content categories. It can be seen that these content categories demonstrate specificity compared to other periods. The specificity of the subject at a given moment implies that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ubject consists of the emergence, the decline or the exchange of categories, which can also be demonstrated. The connections of these variations to historical facts are substantiated. It can therefore be stated that these variations represent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of the subject. However, such emergence, decline and exchange of categories is only possible on condition that each category is able to vary independently of the others. This is shown by an autonomy index as well as by an 2‐test. Thus, art education did not drop from the sky as a ready‐to‐teach school subject. Art education is always what the people make of it, which makes reflection on what it could be or has to be so important at any given moment too.  相似文献   

3.
4.
英国的现代主义文学是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在碰撞的过程中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相互汲取对方的长处,从而适应时代的变化,得到了充实、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5.
6.
民族主义与二十世纪的战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主义与20世纪的战争有不解之缘。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不同类型的民族主义对战争所起的作用存在着重大差异:帝国主义各国民族主义的恶性膨胀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饱受了史无前例的战争浩劫;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主义推动了席卷亚非拉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广泛开展,打碎了西方的殖民体系,广大殖民地半殖民地纷纷取得民族独立;二战后第三世界的民族主义导致了战后频繁的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成为世界动荡、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林伟 《教育学报》2009,(2):93-99
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高等教育史学扩展了研究的主题,写就了一批史学经典著作.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史家广泛开展跨学科研究,通过将历史研究方法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此起彼伏的社会运动又将研究者的视角吸引到一些边缘人群身上,其中女性高等教育史的成就尤其显著.兴起于70年代的修正派高等教育史学也对传统史学中诸多问题进行了再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以来,美国的欧茨研究承接20世纪后期的强劲发展势头,在前30年研究的基础上稳步发展,研究成果数量增多,质量有所提高,并在以下四个方面有所突破:日趋细致、深入地研究欧茨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综合分析欧茨40年的小说创作;采用新方法和新思路;研究范围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9.
10.
20世纪20年代,英国实行了扶德抑法、联美反日、警惕美国、排斥苏联的“纯粹外交”政策。这是英国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大国间实力对比的变化和国内的和平主义、反战主义、理想主义思潮的兴起,经过反复斟酌而采取的全球性均势政策。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日趋失灵,最终被缓靖政策所取代。  相似文献   

11.
近代乡村职业分化不充分,使农民缺乏向其他职业中谋求发展的机会;城市就业不足和收入低下,限制了农民经由离村获得新的社会地位;在城市中缺乏出路的农民,由于农产品市场波动和农家副业萎缩,农家经济状况恶化,农民在农业经营中同样难以创造向上流动的机遇。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变迁并未给渴望向上流动的广大农民提供适宜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2.
中古、近代汉语是20世纪上半叶兴起的汉语史研究领域,其中,又以唐代为分界线。近百年来的唐代词汇研究,是近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回顾了唐代词汇研究的概况,评介了有代表性的成果,用粗线条勾勒了唐代词汇研究的概貌。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展开,自发的妇女独身互助团体逐渐发展壮大,并引发近代社会对于独身问题的讨论。这场独身问题讨论反映了近代中国对个体的社会定位与期待。独身运动不失为是传统中解放个体的有益探讨,但最终湮没于全体性的革命话语中而归于沉默。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汉字性质问题研究评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汉字性质问题关系到对于汉字所处发展阶段的论定 ,这个问题一开始就是在西方文字学关于文字发展三阶段论的框架下来思考的 ,跟 2 0世纪关于汉字评价的争论是联系在一起的。5 0年代以后 ,才开始从文字记写语言中哪个单位层次的角度来看汉字的性质。考察 2 0世纪汉字性质讨论的进展 ,可比较清楚地揭示汉字性质问题的症结所在。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中国都市学缺乏真正的经济表现,这也构成了中国都市学中的不足。如果说有例外的话,那便是《子夜》。八十年代以后,中国作家开始关注经济及其在都市学中的表现,而这只是刚刚有了一个起步。  相似文献   

16.
从“五四”到“文革”、再到新时期“文化热”的过程,人道主义始终在其中或隐或显地扮演了重要角色。从“五四”新文化运动人道主义思潮的涌起,对人道主义的宣扬,到20年代末期人道主义思潮在主流文论中开始失势,以至在其后的几十年特别是“文革”中被当作革命思想的对立物受到批判和责难,再到70年代末以来人性、人道主义的价值在“文化热”中被重新发现并在学术界形成广泛的共识,人道主义经历了由肯定、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曲折历程,留下了发人深省的经验教训。人道主义在文化运动中的历史命运折射了20世纪中国社会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7.
孙世军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3,25(2):142-144,F003
20世纪如年代初期,传播学理论已被广泛引入编辑学领域,使编辑传播学研究不断深化,收获颇丰,表现在:对编辑学与传播学的关系的认识更为全面,准确;对编辑主体、编辑功能问题,以编辑传播学的新视野进行了重新审视与定位;对编辑传播原理与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对编辑传播过程及社会功能进行了更为细致的描述;对于新媒介技术的优势及其带来的编辑模式的变革、编辑主体现念与素质的更新提高问题,作了富有时代特点和现实意义的探讨。可以预料,今后的研究将更加系统化、体系化,研究方法将更加完善和多元,编辑传播学将成为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  相似文献   

18.
19.
侵权法的缺陷促使美国寻找解决工业事故的替代路径。劳工赔偿体制只是替代路径的一种。美国的劳工赔偿立法主要表现为各州的立法,因法院的合宪性审查而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劳工赔偿立法将驱动雇主去履行注意义务,尽可能地减少事故的发生。美国虽对欧洲国家的工业事故处理机制进行模仿和借鉴,但美国最终确定了处理工业事故问题的独特模式。  相似文献   

20.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闲适性散文,长期以来未引起研究者的注意。这类散文的逐步兴起,一方面打破了“十七年”散文创作的僵化模式,另一方面以其自身文体的变革孕育了九十年代散文闲适思潮兴盛的契机。文章拟通过对八十年代闲适性散文的研究,试图解析其特征及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比较其与九十年代闲适散文的关联性与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