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1.0 古代汉语由于历史音变、方言音变以及文字通假等原因,导致语音产生流转,通称为音转。音转包括声转和韵转两个方面。清人言音转者,当首推王念孙、王引之父子。他们在其代表作《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简称“王氏四种”)四部著作中,不但提出了许多精湛的音转理论,而且在这些理论的指导下,运用因声求义的方法,对先秦两汉文献进行了深入细致的  相似文献   

2.
郭店楚简与上博楚竹书《缁衣》确证了传世文献的真实可靠,增加了研究工作的科学性。通过与今本《礼记·缁衣》的比较,说明先秦时期就有不同传本存在;即使以后有标准本的出现,仍有其他传本在流传;后世史家在总结各种传本的基础上,对文献进行了补充和阐释。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不能作为判定伪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范晓民 《红领巾》2005,(3):121-123
在先秦佚文中,对文艺的基本态度有肯定和否定两种.否定性的言论从上层统治者如何保持清正、廉明、爱民的政治层面出发,将诗书礼乐、“声色“、“雕文刻镂“、“锦绣纂组“等视为政治动乱、国家混乱、人民饥寒的根源,缺乏对文艺特征、文艺作用的深刻了解.持肯定态度的佚文则颇具开创意义,其对文化知识与社会实践辩证关系的揭示、对语言与闻见知识关系的阐说、关于文学对作者个人作用的概括等,都具有重要的文学理论价值.李斯对文艺的意见,颇具先秦文艺思想的集大成性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创新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广雅疏证》所系联的词源词进行分析、研究,整理出379组同源词,并从中探求汉语同源词的语音关系特点和音转规律。  相似文献   

5.
6.
中国古典文学传统,是由《诗经》所开创的,而《诗经》流淌的又是周文化的精神血液。《诗经》大体上反映了周代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读它就好像读了一部周族从后祖到春秋的发展史。因此。《诗经》就成为了研究西周以及春秋社会与文化的重要史料。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道之间关系辩证地说是相反相成的。本文拟用心理学的观点,从“伦理自由·审美自由”、“中庸原则·否定原则”、“婴儿意识·成人意识”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从方法论上言,旨在为理解先秦儒道本身及其关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从西周时代的娱神论到春秋战国时代的音乐新声与娱乐论的兴盛 ,在乐器铭文中均有反映。而传统儒家乐论的发展却与音乐发展的实际情况呈现出不一致的状态 ,利用先秦乐器铭文材料与古文献材料 ,从目的论角度研究了先秦乐论的发展状况。究其发生之原因 ,是传统力量的强大与先秦至汉代的思想发展取径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丰富多彩的语言不仅有自身一套完整的体系,而且还和一定的社会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语言、文化和人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是一个整体。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出不同的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人类群体体现不同的语言风格,不同的语言环境更有不同的语言内涵。  相似文献   

10.
作者根据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有关内容,对先秦旅游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并认为先秦旅游可分为政治型旅游和文化型旅游两种,其中新婚旅游、宫廷游猎、节日游赏是先秦旅游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作者根据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有关内容,对先秦旅游进行了科学的考察,并认为先秦旅游可分为政治型旅游和文化型旅游两种,其中新婚旅游,宫廷游猎,节日游赏是先秦旅游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颜氏家训·音辞》是中国音韵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之一,也是中国古代语言学史上的重要文献。从《音辞篇》中可以看出颜之推对语言的一些独到见解,如方言的形成及方言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共同语的确立、韵书的出现及存在的问题、对《切韵》产生的重大影响。文章将从《颜氏家训·音辞》中分析颜之推的语言观及对中国语言学史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博戏盛行于秦汉时期,然于先秦墓葬中亦偶有博具之发现。通过对先秦博具的考察及与秦汉博具的比较,可以发现先秦博具在博戏发展初期的特点:形制多样;组成较为单一;有些博具与占卜有关。  相似文献   

14.
0.逻辑研究的起点是什么?具体地说,逻辑是从概念的研究开始还是从词项的研究开始进而建立其庞大的理论体系的?一直没有专文论述。本文拟着眼先秦名学,对此作些探讨。 1.逻辑研究的起点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一系列逻辑理论的混乱、矛盾,严重影响逻辑科学的纵深发展。我国现行的逻辑教本都明确承认或于具体阐述中充分体现这样一种倾向,逻辑是从概念开始进行  相似文献   

15.
0.逻辑研究的起点是什么?具体地说,逻辑是从概念的研究开始还是从词项的研究开始进而建立其庞大的理论体系的?一直没有专文论述。本文拟着眼先秦名学,对此作些探讨。 1.逻辑研究的起点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一系列逻辑理论的混乱、矛盾,严重影响逻辑科学的纵深发展。我国现行的逻辑教本都明确承认或于具体阐述中充分体现这样一种倾向,逻辑是从概念开始进行研究进而构造全部完整的逻辑体系的。一些较有影响的逻辑著作认为,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  相似文献   

16.
濮人是汉水以南一个古老的重要民族,该民族中心分布区当在今鄂西、湘北地区,他们创造的考古学文化是以釜、鼎为代表的文化遗存。我们认为濮人在先秦时期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迁徙,第一次发生在商代二里冈时期,濮人向南方的湖南和西部的重庆、四川等地迁徙。向西迁徙的一支对蜀文化及西南其他地区影响很大。商代晚期和西周时期,商人退出江汉地区,濮人与周人结盟,于是濮人又迁回到江汉平原南部地区。第二次大迁徙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在楚人、巴人的逼迫下,除一部分融入楚人、巴人外,濮人被迫向西和向南迁徙。  相似文献   

17.
TEM 4写作部分的评分标准把文本的说服力(communication)放在了首要位置,规定语言的准确度要符合语言交际运用的需要,把评判学生文本中的有效交际信息作为考察语言使用的准则,文章从写作评分标准中规定的写作能力入手并结合说服力所包含的不同能力要素,阐述了蕴含在写作能力中的语言思辨能力的重要性,并对实际的词汇、篇章写作的教学提出应该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思考英语语言中的思辨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发现蕴含在英语词汇、语法之中的思辨能力,真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8.
语气,是表达语义的重要手段,也是抒发感情的重要方式。同是一句话,由于语气的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负载信息和交际效果。语气,是由说话人的态度、情感呈现在语流中的调子决定的。通俗地讲,语气就是指说话人的口气。如:强调和含蓄、肯定与否定、果断和疑问、粗野与温柔、激越和平淡、喜悦与悲哀,等等。狭义地讲,语气是专指说话人的语调高低,只包括陈述、疑问、祈使、感叹四种语气。著名的唐代诗人王维,深谙乐理,因此,他的诗大都是可以入乐的。据范摅《云谿友议》载:“李龟年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范摅是唐末僖宗时人,从玄宗到僖宗历时近200年,王维的诗还久唱不衰,可见其突出的乐理性和  相似文献   

19.
解放前在伦敦发现并购回的明永乐初年编撰的《永乐大典》残卷,内收有三种戏文剧本:《张协状元》、《小孙屠》、《宦门子弟错立身》。这是第一次发现的完整的南戏抄本。一九六七年,上海嘉定县又出土了明成化刻本《白兔记》。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个南戏刻本。这两次南戏剧本的发现,都是我国戏曲史上极为重要的大事。把成化刻本《白兔记》与《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放在一处阅读、对照、印证,不仅十分有趣,而且大有意义。它向我们提供了前期南戏的活动地点,演出状况,展示了南戏剧本的基本面貌,还能帮助我们  相似文献   

20.
本根据作英语教学及翻译实践,总结英汉翻译中英汉两种语言的八种差异,以丰富学生的翻译知识及技巧,提高其翻译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