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次晨间分区活动中,我发觉一向最喜欢玩“娃娃家”游戏的路捷小朋友,手里抱着娃娃,低着头,两眼噙着泪花,一声不吭地呆坐着。我见状吓坏了,以为她生病了。我正要问她时,她突然开口了:“老师,我不玩‘娃娃家’游戏了。‘娃娃家’的‘娃娃’都有爸爸,而我没有。”说着竞大声地哭起来,哭得  相似文献   

2.
“小妈妈”     
上午开展角色游戏时,我忽然发现在做《娃娃家》游戏的唐佳妍正在打“娃娃”的屁股。我忙走过去,问:“你怎么打‘娃娃’呀?”她一本正经地对我说:“我的‘娃娃’不听话呀。”我一听就乐了,自己还是个调皮鬼,也知道打不听话的“娃娃”呢。我又一  相似文献   

3.
我们设计了一堂多种内容的意愿美工课,课前准备了绘画、剪贴、泥塑用的材料,分成三大组,材料就放在桌子上。上课开始时,幼儿站在教室四周,老师说:“今天我给小朋友准备了画画、剪贴、做泥工用的东西,请你们自己挑选,喜欢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但是要动脑筋,想好了再去做。”幼儿还是第一次参加这种作业,听完老师的话就叽叽喳喳地议论开了。一会儿,老师根据孩子要求,分组作业。孩子  相似文献   

4.
“娃娃家”的活动场地从室内搬到了室外 ,吸引了大量的幼儿。齐齐爱动脑筋但年龄偏小 ,他非常想加入“娃娃家”游戏 ,我对他进行了近一个星期的观察。第一天 ,齐齐哭着对我说 :“他们不让我玩 ,我好好地对他们说 ,他们还是不让我玩。”齐齐无奈 ,只好选择别的游戏。第二天 ,齐齐玩到了“娃娃家”游戏 ,他对我说 :“真好玩 ,明天我还要玩。”第三天 ,齐齐不肯出去玩。他说 :“他们不让我到‘娃娃家’。”我问 :“你能不能想想办法呢 ?”过了一会儿 ,我看见齐齐高兴地在“娃娃家”玩着 ,他一看到我就得意地说 :“我送了他们家一个水池 (用纸盒…  相似文献   

5.
姚敏 《少年世界》2011,(1):14-14
中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指出:通过儿童的思想和双手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了解也更加爱护。‘娃娃家”是幼儿最爱玩的区角活动之一。为了帮助幼儿成为新环境创设的主人,激发幼儿创设环境的热情。开学初,我把布置‘娃娃家’的主动权交给了孩子们。孩子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齐心合力地把娃娃家布置好了。  相似文献   

6.
一、设计意图 今天,已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游戏对于学龄前儿童发展的价值,而角色游戏又是孩子最喜爱的游戏之一,在大自然的环境中开展角色游戏,活动的空间更广,自主性更高。游戏、泥塑活动和大自然相结合是本次活动的新尝试,让孩子在大环境、在游戏中体验泥塑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这是单一的泥塑活动力所不能及的。 娃娃家是每个孩子都喜爱的游戏,家又是每个幼儿都很熟悉的环境,让幼儿在游戏的过程中去发现娃娃家里少了什么?从而引发出创作的主题,引发起他们对泥  相似文献   

7.
向孩子学习     
有一件事虽然已经过去多年了,但记忆犹新。那天的音乐活动是复习歌曲《小娃娃跌倒了》,为了激发幼儿的兴趣,我让幼儿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在为第三乐句“我快快地跑过去,抱起小娃娃”配器时,我问幼儿:“这一句用什么乐器比较好?”幼儿说:“沙球。”我问为什么,幼儿说:“沙球的‘沙沙’声像走路声。”我  相似文献   

8.
周敏同学问:“《故乡》一课写‘我’的内容也很多,但主人公为什么不是‘我’?”辨别一篇小说的主人公一般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二是人物与主题之间的关系。《故乡》一课成功地塑造了三个典型人物:闰土、杨二嫂、“我”。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通过“我”的见闻与感受,既写出了故乡的黑暗现实,又写出了在故乡生活的人(闰土、杨二嫂)的深刻变化。“我”热爱故乡,又对  相似文献   

9.
区域活动刚开始不久,我就发现“娃娃家”的孩子一趟趟往楼道里跑,而且每次都是拿着东西去,空着手回来。我好奇地来到楼道,只见平时闲放在此的一辆木制“火车头”里坐满了孩子,他们有的在看书,有的正在把“娃娃家”的“食物”放在车头上,一片热闹的景象。如果单从游戏规则来讲,这种在楼道里乱跑,并把“娃娃家”中的东西随意搬出来的行为似乎是违反规则的,但我想,孩子们这样做肯定有他们的道理。于是,我走过去问坐在“驾驶室”看书的明明:“你们‘娃娃家’的人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10.
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得当的教具,这是上好计算课的重要条件之一。记得我刚刚教小班计算时,由于缺少这方面的经验,没有掌握幼儿在课堂上的心理活动规律,未进入幼儿的思维活动的境界去考虑教学,随便拿三、两件教具就进入了课堂,因此,每次上计算课时,大多数幼儿都不爱听,玩手帕,甚至相互打闹。面对课堂上出现的这些情况,我冷静地考虑再三,在平常的游戏活动中,我发现幼儿特别喜欢娃娃,娃娃在幼儿的眼里是有生命的,有感情的。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我试着把幼儿平时做游戏用的小椅子、娃娃、小碗、勺羹等作为计算课运用的教具,在课堂上用“办娃娃家”的游戏形式,进行了“1和许多”  相似文献   

11.
今天,新胜小学的刘静老师非常兴奋。原来在这次综合实践活动中,她被3(1)班“泥塑”小组的同学选中,有幸成为孩子们的指导老师。“能重新换个主题吗?”既然是指导老师,当然要指导“有方”。泥塑,也要有主题呀。“我为学校设计象征性雕塑”,对,这主题好,很有创意!刘静着实得意了一番。可是,孩子们不乐意了:“刘老师,什么是‘象征性雕塑’啊?”“老师,我们能重新换个主题吗?”孩子们说。“行倒是行,可是选什么样的主题呢?”刘静有点犯愁。“就叫‘泥塑比赛’,好吗?”有同学提议说。“那别的同学不就认为我们水平太低了吗…  相似文献   

12.
日前在幼儿园看了两个教育活动。其一是“角色游戏”。游戏一开始,教师分配一组孩子玩“娃娃家”,另一组孩子玩积木,这时一个幼儿提反对意见,说不想玩“娃娃家”,要玩“理发店”,老师说“现在  相似文献   

13.
同一教学内容,新授课老师上起来往往得心应手,幼儿学得也有兴趣,而复习课则容易上成新授课的翻版。出于内容的枯燥重复,幼儿感到单调乏昧,复习的目的难以达到。在帮小班幼儿复习认识“上下、大小、前后”等空间概念时,我注意根据小班幼儿的特点,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在欢快的“玩”中加深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识。我在教室里放了一张床和一张桌子,布置成“娃娃家”,墙边的桌子上则放着玩具娃娃、熊猫、鞋、被子、大小皮球、水壶等。我告诉小朋友,娃娃要搬到新家里面去,请小朋友帮着搬东西。接着,我让他们讨论什么东西应该放在什么位置,如鞋应放在床下,就请一个幼儿上来放鞋。待全部放好后,  相似文献   

14.
我当宝宝     
班里有不少孩子很任性,吃饭挑食,令家长和老师十分操心。一次,我被邀参加孩子们的《娃娃家》游戏,担任“宝宝”。“开饭”时,我灵机一动,故意撒娇要“妈妈”喂,还嚷着:“不要吃青菜,不要吃肉……”“妈妈”不同意,我就大声地“哭”,哭声引来了其他游戏组的孩子,弄得“妈妈”不知所措。游戏结束后,我组织幼儿针对“宝宝”刚才吃饭的表现,联系各自平时吃饭情况,进行自我评价。有的孩子说:“我在家时,也和‘宝宝’一样要妈妈喂  相似文献   

15.
《班主任之友》2005,(8):59-59
“我年龄都‘286’了——28岁零6个月,爱情的‘光标’还停留在‘首页’位置。”丁老明总是把这句话挂在嘴上。有人就给他介绍了一个女友,不料没几天丁老明就开始诉苦:“嗨,咱这恋爱整个一个‘286’速度——运行太慢。都认识三天了,才算刚刚‘打开文件’,和她上街,横走竖行,‘字  相似文献   

16.
孩子们都比较喜欢上泥工课,但有些形象,要求幼儿用立体的形式表达出来是很难的,而采用半立体的形式就比较容易。于是我和小朋友们创造了一种我们称之调“泥塑拼图”的表现形式,它与浮雕艺术较为接近。泥塑拼图的基本方法是让小朋友在一个平面上逐次拼贴上用橡皮泥做成的一个个“零件”。如要求塑一列火车,可先在平面上塑拼好一串大小相同的长方形  相似文献   

17.
一游戏活动开始。教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做什么游戏呢?”小朋友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我要做娃娃家游戏。”“我要搭动物园。”“我喜欢看书。”“我要做做玩玩。” (这些都是幼儿最近常玩的游戏)  相似文献   

18.
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门课整合成一门概论课,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改革的一项内容。研究和探讨整合后概论课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面临的课题。在这里本人结合实践,就如何构建和构建什么样的内容体系与大家做个交流。一、内容体系构建依据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门必修课整合为一门必修课实施教学,有人从经验的角度认为这是“分久必合”的自然结果。其实,我认为这三门课的整合是有其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的。理论依据:三者是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9.
角色游戏活动是幼儿独立自主的活动,要依照幼儿的意愿进行。教师到底如何组织角色游戏?一直是幼教界争论比较大的一个问题。经过学习和实践,我的体会是: 一、以孩子为主体,教师进行启发指导和影响。角色游戏的主题、角色的分配及游戏规则的制定,都应由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自己独立确定。幼儿喜欢玩什么就让他们玩什么。角色游戏的内容、动作、对话,都应让幼儿自己去设计,发现有不妥时,教师可采用提问、反问、惊讶的口吻,采用提议的口吻及提供玩具和有关材料等方式,去间接地指导和影响幼儿,使游戏活动正确进行。例如:游戏开始了,许多小朋友一下子都拥到“娃娃家”,互不相让,影响了游戏的正常进行,怎么办呢?我就用提议的口吻问:“你们这儿有几家人家啊”“谁和谁是一家?”……较灵活的孩子就马上会意识到:“我们赶快分成两家或三  相似文献   

20.
背景在浙江省小学数学新课程课题研讨会上,我有幸被邀请执教了一堂研究课。“选择怎样的学习主题?”我举棋不定、思考良久。既然是研究课就必须突出课的研究价值,我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课题———“圆的认识”。“圆的认识”是个非常传统的数学学习主题,许多教师包括名家上过这堂课,这一学习主题涉及的知识点多,课堂教学相对难以组织。“如何使传统的知识学出新意,做到推陈出新、‘穿老鞋走新路’﹖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轻松学习,使课堂‘活’起来﹖”这是我选择该学习主题的初衷,也是本堂研究课中我想体现的研究主题。思考学生在低年级时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