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梁书》与《南史》的刘勰传对刘勰的身世、经历和文集等的记载是不同的,由此引起研究者对有关刘勰的问题有不同的观点。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本文认为,《梁书·刘勰传》的记载是可信的,而《南史·刘勰传》对《梁书·刘勰传》所做的删减,并非是由于其“失实”,而是因为就简或存疑。因此,在对刘勰及其《文心雕龙》的研究中,《梁书·刘勰传》是弥足珍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2.
陶渊明《桃花源记》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唐代张《游仙窟》、顾况《仙游记》、《莽墟赋》也是类似作品 ,但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和关怀视野是不同的。顾况《仙游记》、《莽墟赋》在某种意义上说是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理想社会期望的历史回归 ,表现了作者社会关怀的广阔性 ;而张的《游仙窟》则纯粹是文士对诗酒风流的追慕和向往 ,其关注点在个体生活。顾况是对张的超越和向陶渊明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尚书》有古文和今文经两个传授系统,它们之间的异同一是影响到司马迁对《尚书》的认识和评价;二是对司马迁撰写《史记》产生重要的影响。在研习《书》的过程中,司马迁赋予《书》两个相互关联的文化品质:一是记事;二是为先王政典。前者是说《书》保存了大量的上古史资料;后者是说《书》是先王留下的统治大法,是政治中的典范。这两个方面的拧结既表达了司马迁对《书》的看法,同时也透露了《书》对《史记》思想的渗透作用。《书序》产生于《史记》之前,是司马迁撰写上古史的重要资料来源。  相似文献   

4.
王圻《续文献通考》的史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王考在基本继承马端临《文献通考》的体例的同时,又新增节义、谥法、六书、道统、氏族、方外等六考及黄河、太湖、三江、河渠等若干子目,从而扩大了《续文献通考》的取材范围,反映了时代特点;其二,由于王圻在书中采用了很多清人所不见的明代官方档案材料,同时书中有的事件他本人曾参与其中,有的内容是在他亲身实地考察或通过访问一些亲历者或知情者的基础上写下的,因而使王考具有相当高的史料价值;其三,王考蕴含着著者丰富的史学思想。如在书中王圻多次声称自己编撰该书的目的在于经世致用、重视儒家的伦理纲常对世道人心的教化作用以及在一定程度上对少数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政权持肯定态度等等。  相似文献   

5.
《说文解字注》和《说文通训定声》都是清代学者对传世本《说文解字》进行研究后写成的经典之作。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二书虽皆重视音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又各有侧重:前者更倾向于还原《说文解字》原貌,保留《说文解字》原有体系,更重视本义和本字,属于文字学著作;而后者则是打乱《说文解字》原有体系,建立自己的说解系统,属于语言学著作。  相似文献   

6.
陈洪标 《文化交流》2010,(10):75-78
宁海作家浦子印销4.8万册的长篇处女作《龙窑》自出版后受到多方关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文艺报》《文学报》等媒体先后发表了对该小说的评论文章,雷达、李敬泽、陈思和等10多位作家和评论家对这部小说纷纷叫好.称该小说是“对时光深处的乡村和大地充满诗意的怀想”。  相似文献   

7.
黄亦君 《文化学刊》2009,(1):177-179
时下讲史、品史之风盛行。由于学术背景不同、研究方向各异,讲史、品史的方法亦不尽相同,从而形成了多元化的讲史、品史风格,百花齐放,丰富多彩,是其利;但泥沙俱下,鱼龙混杂,亦是其弊。如已经出版的数十部关于三国内容的读物,多以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为蓝本,杂以《三国志》、《后汉书》、《资治通鉴》以及一些野史、稗史等相关史料写成,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抚慰一般受众对历史知识渴求的心态,其学术价值实在难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8.
何宝民 《文化学刊》2014,(4):185-189
<正>魏猛克(1911-1984)漫画鲁迅,开始在《论语》杂志。1933年6月1日出版的第18期《论语》上,有一幅漫画引起读者注意:画面上高尔基和鲁迅站在一起,一个高大,一个矮小,画下标题:《鲁迅与高尔基》。漫画的作者魏猛克,原名魏干松,笔名另有猛克、克、孟克等,湖南长沙人。1930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他一边画画,一边开始文学创作,写的短评、随笔发表在《曼陀罗》(一个他自办的小刊  相似文献   

9.
《文化学刊》2012,(3):F0002-F0002,F0003
李治亭,男,汉族,山东莒南县人。1942年1月出生,1965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历史系。曾任吉林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现任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传记组副组长。他长期致力于清史、东北地方史、晚明史研究,相继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社会科学》、《史学月刊》、《史学集刊》等国内外数十家刊物发表文章220余篇,其中,5篇论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3篇摘要发表主要观点,自著、合著及主编学术著作共30余部。以上论著的总文字量.约有2500万字。  相似文献   

10.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日伯庸。”(屈原《离骚》)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道德经》)  相似文献   

11.
《乐经》这一专用名词,特指先秦作为音乐典范的书。本有一部《乐经》,流传至今的先秦典籍和不断出土的先秦文献即可提供充足的证据。《乐经》只是一部《诗经》的曲谱,供歌唱和演奏而已,没有多少文字说明。《乐经》亡佚,不仅仅毁于秦火,亦与列国纷争、礼崩乐坏,郑卫之声的冲击,关注《诗经》的视角发生了转移等密切相关。后世以《大司乐》、《乐记》、律吕声音、杂采诸言乐之文、将十二律当作十二月令等为《乐经》,皆牵强附会,不足为信。后出的《乐经》各种佚文,均非出自古《乐经》。  相似文献   

12.
朱营 《职业圈》2007,(9X):《职业圈》-101-101,35
《源氏物语》是日本著名的物语,被誉为日本物语文学的最高杰作;《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两者都隶属东方文化体系,分别描写了光源氏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文章对两者的异同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孟庆梅 《文化学刊》2023,(4):106-109
本文以神话原型批评理论为关照,结合文本细读就诗歌《老虎》与《鹰》的意象语言进行文化与审美价值阐释。在伟大代码的破译下,诗歌《老虎》与《鹰》都扎根于《圣经》,与《圣经》意象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关联性、互文性、共通性。两首诗歌都映射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展示了诗人极其唯美的诗歌创作艺术与超越时空有限性的丰富想象力。两首诗歌都是诗人借物抒怀,找寻形而上慰藉的心灵独白,都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关怀与思考。  相似文献   

14.
2019年10月,由人民中国杂志社和新星出版社联合策划的漫画故事《血与心——日籍解放军战士砂原惠的传奇人生》出版。这部策划准备了近一年的外宣动漫原创作品一经问世,便引起多方关注。11月8日,北京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新星出版社联合举办了出版纪念座谈会,书中主人公砂原惠在座谈会上回忆了自己和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精彩故事;主创团队与合作方介绍了该书策划、采访、创作、出版的艰苦过程;与砂原惠先生人生各个阶段有过交集的将门之后、我驻外前大使、经贸界官员在会上和砂原惠先生回忆了激情岁月,畅谈了该书出版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人民网、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凤凰卫视、中国网等国内多家主流媒体和《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共同社等日本多家主要媒体采访、报道了场面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春秋赋《诗》的形式 ,历来有歌《诗》以赋、诵《诗》以赋、歌《诗》即诵《诗》等多种看法。透过多种赋《诗》定义 ,我们发现后人歧出的赋《诗》解释并不互相抵牾 ,而是昭示了典礼上程式化和多具象征意味的歌诗奏乐向具体生活和实际政治延伸的日常化过程 ,以及诗去器乐因素、表演因素过程 :即 ,赋《诗》言志始于奏乐歌《诗》言志而亡于言语称《诗》谕志 ,中间经历由徒歌吟志到诵《诗》言志的过程。其发展的逻辑乃是基于诗乐的普遍传播 ,藉“乡乐唯欲”之契机 ,为适应礼乐文明兴盛与衰落的历史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陈建力 《文化交流》2012,(3):1-M0002
日前,第六届孔子学院大会在北京举行,大会以“孔子学院的未来十年”为主题,吸引了105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余位大学校长和孔子学院代表参加。会议期间,来自美国、加拿大等7个国家的20名青年歌唱家先后登场,演唱《白毛女》《洪湖赤卫队》《智取威虎山》《在希望的田野上》和《蝴蝶夫人》等脍炙人口的中外名曲和歌剧选段。  相似文献   

17.
《九云记》是据朝鲜小说《九云梦》增演而成的汉文白话小说,又曾吸纳数十部中国小说的内容,在东亚古小说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其作者的国籍问题曾引发激烈讨论,为"1998年文坛十大论争"之一,然囿于材料,迄无定论。利用新见《九云楼》抄本可重作探讨,首先回应中国小说论者的三大力证:《碧芦集》等文献记载歧见迭出,难成定论;小说的中国色彩因袭自中国小说并衍生出种种漏隙;不同来源文本白话语言优劣悬殊,作者并不娴于白话。其次从有关中国地理描述的反常讹误与朝鲜视角,词汇语法使用的非中文母语痕迹与朝鲜指向等认定:《九云记》作者是朝鲜人。  相似文献   

18.
《辽东志》始成稿于永乐年间;此后,又经历了四次重修,其中,尤以第三、四次成果最著,分别修成任洛《辽东志》九卷和李辅《全辽志》六卷。二书各具特色和显著价值,成为今人研究明代辽东历史所依据的首选和主要史籍。但目前学术界对两《志》的研究还很薄弱,不仅对其成书的过程和刊刻次数尚有疑问,而且对其独特的史料价值还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这直接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乃至明代辽东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9.
一个从前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在短短几年里成为全国闻名的仁孝之村,吸引了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浙江日报》、(《中华孝文化》杂志、(《春晖》杂志、香港《文汇报》、澳门《华侨报》及美国〈中国日报》等近百家媒体的持续关注和深度报道。这个村叫东溪单村,位于浙江省临海市东塍镇。  相似文献   

20.
读者热议     
《对外大传播》2011,(7):12-13
《历史的轨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面市后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瞭望》新闻周刊、《光明日报》、《新京报》、新华网、人民网、中国网等主流媒体纷纷报道,在广大读者中也引起了热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