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问题的研究是国际创新研究领域的新探索.本文首先基于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概念建立了国际知识流动的分析框架.随后,通过构建引文网络表征国际知识流动过程,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和统计学方法研究典型国家知识流动的国际化模式以及国际知识流动的演化规律.研究发现,中国在参与全球知识流动的过程中表现出了一些与众不同的特征,具有独特的国际化模式:在空间维度上,中国表现为知识引进与知识溢出相结合的弱中介模式;在时间维度上,中国表现为引进学习(2000年以前)、追赶学习(2001—2005年)、自主引领(2006年以后)三阶段的模式演变.  相似文献   

2.
使用美国专利和商标局定义的专利发明人和所有人信息,建立了一个3×3的分析矩阵,依此识别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实现模式。基于该分析框架,以德国、日本和韩国1980至2009年数据为例,分析典型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模式,并特别分析了中国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发展历程,提出促进中国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国家创新体系的引入及对中国的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4.
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理论与政策研究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当今经济、科技全球化深化发展的特点,分析和总结了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的新趋势;在对国内外学术界有关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创新资源国际流动、中国创新体系国际化的理论研究进展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创新体系国际化主要包括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方面,即:创新制度和组织网络的国际化、创新资源流动和配置的国际化以及创新主体互动和创新活动的国际化,并提出中国创新体系国际化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开展相关理论与政策研究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5.
依据国家创新体系研究在中国的发展,本文将其划分为引入期、探索期、发展期和新时期四个阶段,跟踪讨论了国家创新体系研究主题的演化。研究表明,国家创新体系国内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生了较为显著的变化,演化过程为:由引入期对国家创新体系内涵与功能的初探到探索期对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深入分析,再到发展期强化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直到当前新时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关于创新能力与开放合作的研究。此外结合对主要研究主题的系统回顾与我国推进创新型国家与科技强国建设的需求,本文对国家创新体系未来研究重点议题进行了展望,提出迫切需要加强对满足或实现高效协同、举国体制、开放合作、转型发展、安全可控等特征或要求的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为更加全面地了解国家创新体系国内研究的发展脉络和演化进程,把握国内研究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提供了新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化正在成为中国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2004年以来,中国企业以大型跨国并购为主要方式的国际化战略日益引起关注。但与发达国家的企业不同,中国企业所处的转型经济复杂环境与后发展型企业的特殊性引发了国外企业国际化理论对中国企业是否适用的问题。基于此,在对企业国际化的主要理论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条件、路径与模式问题,并指出了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变革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8.
谢先达  程聪 《科研管理》2021,42(5):31-38
由于我国企业在实施国际化赶超战略过程中的目标不同,导致我国后发企业在创新战略实施上具有显著的差异。在对国际化企业创新相关研究回顾的基础上,本文以我国长三角地区51家企业为调研对象,采用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对我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创新路径及其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企业在创新动机、资源匹配以及适应能力等三方面要素组合上存在显著差异,我国企业国际化过程中的技术创新可以划分为成熟型市场驱动创新模式、新兴市场驱动创新模式、企业内部驱动创新模式、投机市场驱动创新模式等五种模式,并且每一模式在创新驱动要素组合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我国企业提高创新效率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9.
分析日本在"科技立国"理念指导下建立的农业科技创新的组织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的现实特征,为加强中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借鉴.分析发现:日本在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构建了包括协调型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机制、官产学各具特色并联合开发的农业技术创新机制、多层次农协组织与多元化技术转移机构共存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等在内的创新组织体系,有力推动了日本农业发展;其在国家战略层面突出科技创新,形成由政府主导、企业重点参与、农民协作的农业技术创新政策体系,辅以科技人才支持和法制化保护的辅助政策体系,并形成了公共科研机构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大学紧密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结合中国国情,研究得到以下启示:加强构建和实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发展战略,激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加强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人才结构性调整,以及强化企业在农业领域科技创新投入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现代化与中国国家创新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正大踏步地向知识社会迈进.如果说,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移是第一次现代化,那么,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的转移是第二次现代化.在21世纪,人类将全面实现第二次现代化.国家创新系统是促进和进行创新的国家系统,是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动机,是实现第二次现代化的国家战略.本文分析了第二次现代化理论,阐述了我国实现第二次现代化的发展道路.事实证明,建设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国家创新体系,是我国21世纪初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的模式及其动态演化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从企业基于资源的理论出发 ,在与跨国公司比较的基础上 ,确定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发展模式选择的原则。在调查的基础上 ,从战略—组织—资源配置相匹配的角度总结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的模式 ,并论证了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国际化模式的动态演化形式  相似文献   

12.
前苏联作为一个大国 ,在科技和创新方面有着强大的基础和实力。俄罗斯基本上继承了前苏联科技遗产 ,但俄罗斯的经济和科技体系与前苏联科技体制相比有了相当大的改变。本文对俄罗斯转型中创新体系作了分析 ,指出了俄罗斯创新体系所面临的困难和俄罗斯政府所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创新体系特点与创新资源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创新资源整合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手段,国家创新体系的特点直接影响并制约着创新资源整合的方式,也带来创新资源整合中的特殊问题。本文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国家体制框架、技术创新模式和知识分配力四个维度,探讨了我国创新体系的特点,并进而分析我国创新资源整合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4.
吴晓波  范志刚  杜健 《科学学研究》2007,25(Z2):512-517
中印两国经济快速增长的背后有着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内涵,国家创新系统在知识经济时代构建了一国经济增长的有效框架。本文以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为背景,从创新环境子系统、创新运行子系统、宏观经济绩效三个方面来对中印两国创新体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程源  高建  杨湘玉 《科学学研究》2003,21(4):438-441
论文首先对日本钢铁工业发展的创新分布模式进行了分析 ,然后给出了一个一般的理论模型用于描述产业演化创新模式的分布规律 ,此模型不仅可以解释A—U模型所描述的规律 ,而且对于其他工艺驱动型的产业演化创新分布模式也给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设计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杜宏巍  张东生 《科学学研究》2004,22(Z1):146-152
建立有效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的保证。文章建立了由创新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支撑机制和运行机制有机构成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文章将技术创新主体从“企业”深化到企业中的“人”,将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动机转化为人的行为动机,把技术创新主体划分为具有广泛适应性的公司、部门和个人三个层次,并由此构造了技术创新动力的三级传递系统。将建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企业的基本管理职能、特别企业目标管理体系相联系,把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管理活动,以确保企业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  相似文献   

17.
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创新系统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梳理国内外有关创新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创新系统理论从宏观层面深入探讨创新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认为创新环境是支撑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不仅包含各个行为主体之间形成的网络关系,也包含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政策法规、教育环境、国际环境等要素条件,可分为软性环境与硬性环境。创新环境对于创新系统运转具有重要作用,既影响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影响创新过程的绩效。本文提出创新环境评价的基本分析框架,以系统性、合理性、全面性为基本原则,从人才环境、资金环境、市场环境、创业环境、竞争与合作环境5个维度构建国家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为全面、科学地评价创新环境提供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苏屹  闫玥涵 《科研管理》2021,41(12):160-170
国家创新政策处于宏观层面,从跨层次视角分析国家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引领机制,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2017年度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跨层次分析模型,探究了国家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投入中的R&D经费投入强度和R&D人员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2)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3)国家创新政策可解释区域创新投入与区域创新绩效在30个省市间的差异,在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研究基础上,对区域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提出展望,为国家制定有区域针对性的创新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苏屹  闫玥涵 《科研管理》2020,41(12):160-170
国家创新政策处于宏观层面,从跨层次视角分析国家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引领机制,是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基于2013-2017年度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跨层次分析模型,探究了国家创新政策、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区域创新投入中的R&D经费投入强度和R&D人员投入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2)国家层面的创新政策对区域创新绩效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3)国家创新政策可解释区域创新投入与区域创新绩效在30个省市间的差异,在区域创新投入和区域创新绩效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在研究基础上,对区域进一步提升创新绩效提出展望,为国家制定有区域针对性的创新政策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分布与成因   总被引:62,自引:5,他引:62  
本文分析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研究的意义和演化历程 ,建立了一套综合的创新能力指标体系 ,对中国的区域创新能力作了一个基本判断 ,并就区域创新能力的成因作了自己的分析。最后 ,文章探讨了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所揭示的政策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