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孟祺 《科研管理》2013,34(1):63-69
参与国际垂直分工,可以提高出口产品技术含量,这已经被中国的实践所证明,但能否提高中国出口产品的国内技术含量还存在很大争议。利用2001年至2010年中国制造业20个行业的数据,计算了中国出口制造业产品的国内技术含量。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的国内技术含量不断上升,但在不同行业上表现有很大差异,传统的资本密集型行业程度较高,高科技行业表现较差。同时研究了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垂直专业分工的影响程度较小,主要受研发投入影响。因此,应该加强自主创新,保护知识产权,同时调整引进外资结构,提高高中间产品进口。  相似文献   

2.
刘磊  刘晓宁 《科研管理》2018,39(8):34-42
本文利用中国的投入产出表测算了制造业总体及16个细分行业1992-2012年的国内技术含量和垂直专业化指数,结果表明 国内技术含量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垂直专业化指数不断提高,制造业融入垂直专业化分工的程度不断加深。进一步利用系统GMM实证分析了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国内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外国直接投资、进口贸易能够有效促进 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并且国内自主研发的作用要大于其他几个变量。(2)过度嵌入垂直专业化会造成“低端锁定”效应,不利于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3)强大的人力资本是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的促进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软科学》2019,(5)
基于UN Comtrade相关数据,考察了技术引进、自主创新对行业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探讨了以出口技术含量衡量视角下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边界识别及其转变。经验研究发现: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皆对出口技术含量有积极影响,并且自主创新相比于技术引进对出口技术含量的影响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技术引进向自主创新的转变与制造业技术发展水平有关,低技术产业仍存在技术引进的路径依赖,而中高技术产业已经具备"技术轨道"跃迁的时机。  相似文献   

4.
宋之杰  赵桐  徐蕾 《科研管理》2018,39(1):53-63
本文从增加值贸易的视角,考虑进口中间品对出口品技术含量的影响,构建了全国和制造业出口产品国内技术含量测度指标,利用OECD投入产出数据库,选取59个国家作为样本,测算了中国及制造业整体、按要素禀赋区分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三类制造业行业,以及制造业16个细分行业出口产品的国内技术含量贡献。研究发现,中国出口产品的国内技术含量总量在国际上占据绝对优势,但制造业的国内技术含量贡献与要素禀赋呈反比,劳动密集型行业仍具有重要作用;资本密集型行业受自然资源约束,发展空间有限;技术密集型行业虽然出口份额最大,国内技术含量总量最多,但国外生产通过中间品贸易进入的成分还很多,导致中国制造业整体国内技术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5.
林云芳  龙俊 《大众科技》2016,(6):157-159
文章从出口规模、出口产品品种、出口市场、出口主体、出口地区对中国2003年到2013年农产品出口数据进行了分析,认为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因素包括:产品价格与质量、科技水平、生产要素等直接因素;需求、竞争、政府、相关产业等间接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异质企业的视角,通过修正新古典投资模型分析了企业研发投入、融资约束影响出口绿色技术含量的机理,并构建了企业层面的出口绿色技术含量指标,利用8万多组企业数据对此机理进行验证。得到的结论有:1.企业研发投入对出口绿色技术含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私有企业的研发投入的效果要明显好于公有企业、非污染密集型企业的研发投入效果明显好于污染密集型企业。2.融资约束在企业研发影响出口绿色技术含量中具有调节作用,融资约束的这种调节作用在私有控股企业和非污染密集企业中较显著,但该调节作用在公有控股企业和污染密集性企业中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王丽萍  刘明浩 《资源科学》2018,40(1):195-206
随着中国对节能减排的高度重视,碳排放测算与分析显得愈发重要和迫切。本文对1997—2014年间中国物流业的直接能源消耗碳排放和基于投入产出表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显示:前者大大低估了物流业的碳排放水平,2000年以来间接碳排放对物流业碳排放总量的贡献已经超过了直接能耗碳排放,2014年直接能耗碳排放占碳排放总量的比重不足40%。进一步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结果显示,经济规模对物流业碳排放的正向驱动效应最大,总贡献率为36.16%;其次,服务业经济发展带动中国物流业碳排放的增加,总贡献率为5.21%;再次,低碳技术的使用有利于抑制碳排放的增加,总贡献率为26.50%,但近两年低碳技术的进步迟缓;最后,行业效率提升对物流业碳排放的负向驱动效应明显,但这种作用效果不稳定,1997—2014年行业效率对物流业碳排放的总贡献率为21.72%。随着中国经济,尤其是制造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对物流业的服务需求还会继续扩张,由此导致的物流业间接碳排放增长态势不容忽视,因此,要想实现物流业低碳化发展不仅要从加快清洁能源的推广使用、提高物流业的行业技术效率等方面采取措施,而且也要加快提高中国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低碳化水平。  相似文献   

8.
刘磊 《科学学研究》2019,37(10):1786-1796
本文利用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的数据,分别测算了中国制造业总体及16个细分行业的全球价值链嵌入程度以及国内技术含量,并实证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全球价值链嵌入能够有效促进国内技术含量提升,并且全球价值链嵌入与国内技术含量存在非线性的倒U型关系。全球价值链嵌入通过中间产品效应、行业竞争效应以及大市场效应促进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国内自主研发和国外技术引进都可以促进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但国内自主研发对国内技术含量的作用要大于国外技术引进。从行业异质性来看,全球价值链嵌入对劳动密集型行业的促进作用要大于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以及高技术行业。  相似文献   

9.
中国出口贸易在取得“爆炸式增长奇迹”成就的同时,出口产品附加值低以及服务贸易发展的相对滞后,则是中国外贸发展备受诟病的焦点.提高制成品出口质量和档次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以及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自然成为转变中国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和方向.本文基于中国制成品出口技术含量与服务贸易出口技术含量动态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二者存在内在“质的规定性”,换言之,二者之间具有“互动提升”作用.据此本文认为:利用中国制成品出口规模的在位优势及提升制成品出口技术含量的契机,以带动服务贸易的发展;在实现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扩张的同时更应注重“质”的提升,从而发挥其在促进制成品出口技术含量提升中的重要作用,对于更好地推进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0.
以江苏省高技术产业为研究对象,利用DEA模型测算2010—2016年高技术产业RD研发效率。结果显示,江苏省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仍需提高。构建以企业为重点,兼顾政府支持的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用双对数函数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内设研发机构数量以及企业消化吸收经费支出的增加对江苏省高技术产业研发效率具有促进作用;企业利润总额、研发经费中的政府资金支持以及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未能对研发效率起到积极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林进智  郑伟民 《科研管理》2013,34(11):27-35
实证分析FDI于1996—2008年在我国信息通信行业的溢出效应,证明FDI促进了内资的技术创新,而FDI和内资的技术创新都提高了内资的生产效率。进行中介效应检验,发现内资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显著,即FDI对内资效率的溢出效应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促进内资技术创新实现的。FDI不同参与形态对内资技术创新和内资效率的影响是不一样的。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措施的影响因素及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廖中举  程华 《科研管理》2014,35(7):60-66
以浙江省379家企业为研究样本,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ogit回归分析等方法,在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激励措施进行测量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措施的影响因素,以及评价了其绩效。结果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措施的丰富度偏低,受企业规模、年龄、所有权性质的影响;不同规模、年龄、行业与所有权性质的企业对单项技术创新激励措施的采取具有差异性;一次性货币化奖励、科研条件扶持、提供学习培训机会等措施对科技人员满意度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但是,提拔晋升措施会显著削弱科技人员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技术创新是重庆市汽车工业发展的驱动力。从5个方面的技术创新内容角度,分析了重庆市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基本态势,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重庆市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选择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付亚玲 《科研管理》2005,26(6):61-67
本文在介绍了知识螺旋和技术创新路径组合的相关理论后,分析了在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模式下知识螺旋的特点,并以知识螺旋和技术知识成熟度为两个维度构建了技术知识定位矩阵,然后在矩阵中比较了自主创新和二次创新的知识分布图的区别,并分别分析了技术创新路径组合的四种模式下,技术知识在定位矩阵中的分布和衔接,根据分布和衔接形成的“知识空洞”和“知识赘肉”提出相对应的创新管理措施,从而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随着知识螺旋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15.
外部技术获取对本土企业技术能力的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如何有效利用外部技术资源提升自身技术能力是本土企业一直致力解决的问题。基于过程视角,本文选取外部技术获取模式、转移技术特性、企业特性和技术学习过程四个方面,以苏州制造业本土企业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利用外部技术资源过程中,企业的技术战略、学习文化和技术学习过程对提升技术能力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整体上外部技术获取对技术能力的提升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本土企业应将重点从外部技术获取转向内部技术学习和自主研发。  相似文献   

16.
宝贡敏  杨静 《科学学研究》2004,22(5):546-551
任何一个企业都需要技术能力的提高来增加产品或工艺的先进性,同时企业也需要通过技术管理来提高技术的有效性和可竞争性。我们构建出技术战略、技术管理促进技术发展的基本模型,大致由四部分组成:技术战略、技术能力、技术管理和技术创新。本文通过对浙江省200家企业的调研,分析和验证这一模型。结果显示,技术能力和技术管理均对技术创新有重要的、积极的影响,而技术战略对技术创新竟然没有直接的影响,最后指出此结论对企业管理的借鉴意义及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基点,论述了技术有效供给与自主创新的关系,界定了技术有效供给的内涵,剖析了影响技术有效供给的因素,给出了企业技术有效供给的决策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8.
技术轨道理论研究对技术创新领域有着多年的认识与实践,但就技术轨道的跃迁与技术创新的演化发展二者之间仍缺乏全面系统的探讨。从当前国家战略转型和产业安全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围绕产业技术轨道的形成演化机理,引入能级跃迁理论用于阐释产业技术轨道的演化规律,并进一步揭示技术轨道跃迁的基本动因、主要类型及触发条件,构建产业技术轨道演化的能级跃迁过程模型,提出一种对产业技术创新演化发展进行合理表征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