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当下语文板书存在的问题及其正确定位 参加过多次教研活动,观摩了各式各样的课堂,笔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有些课堂上课件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而黑板上确是空空如也,一字未现;要不就是粉笔字星罗棋布、杂乱无章;要不就是拘泥于某一呆板的样式,千篇一律,面目可憎.  相似文献   

2.
陈素瑶 《考试周刊》2009,(29):161-162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课堂问题行为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现象,而《历史与社会》学科客观上存在的特殊性,使课堂问题行为表现尤为突出。本文作者把这类现象通称为绝缘体,并总结多年的《历史与社会》教学经验中逐渐摸索出一套切实有效的转变绝缘体的良方:首先,在人格上,尊重学生.让学生树立自信,在主观上不想再“绝缘”;其次,在课堂上,改善教学环境,在客观上让“绝缘体”不再“绝缘”;最后。以作业为切口。让“绝缘体”拒绝“绝缘”,旨在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本学科中取得较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3.
“导学案”课堂模式是我校近几年来推行新课改而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主要步骤是:1.课前,教师将课本中的知识点和能力点预设成若干具体问题或学生活动,编印成“导学案”,学生预习课本,独立完成“导学案”;2.课堂上,学生以小组合作等方式探究“导学案”上的问题,小组代表展示探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1.中学语文课堂提问现状。目前,多数教师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双向活动最常用最重要的方法一课堂提问重视不够、研究不深,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粗放提问,实效不高。教师往往随意提问,甚至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且所提的大多是低思维度的问题,学生常可用“是”、“对”或“不是”、“不对”回答,  相似文献   

5.
课改进行到了今天。教师大都能意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明白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意义。但是到了课堂上.真正要驾驭一堂课的时候,教师的行动就打折了,变成一“问”到底,学生也是一“答”到底。而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教师自己“讲”.学生“昕”。以至于整堂课“串问串讲”.而且教师问的都是文本表面的内容,学生基本不用思考,就可以直接回答了。  相似文献   

6.
时下的一些“自由性”课堂讨论通常按个人意愿,自由支配评论、阐发讨论的内容.而且不求系统也不求答案,往往是无计划、无目的、无组织、无引导的。虽然.在课堂上以被管教者的心态下遮遮掩掩的诸多想法.可以在讨论的情况下自由地化为言辞.或浇胸中块垒。或指点江山.或针砭时弊.但是对于课堂教学中合作探究问题.对话碰撞讨论问题并没有多大的意义。因为只是单个的“海阔天空”.而没有围绕问题“层层深入”。这种现象.我称之为“课堂讨论非中心拓展”。  相似文献   

7.
“懂而不会“是数学教学中的一种常见现象,其典型表现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完一道题,问学生懂了没有,学生回答“懂”了,可是在做练习或做作业时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时,却又做不出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这种现象.但由于这一现象涉及数学学习的诸多方面,笼统地研究难免泛泛而谈,对实际教学缺乏指导价值.本文选取从教师教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由美国埃德温·M·布里奇斯和菲利普·海林杰两位学者在上世纪末提出并逐步推广的。其基本指导思想大致可概括为三条:第一,问题是学习的起点,也是选择知识的依据。“以问题为本的学习”的基本信条是“先问题,后学习”。第二,设置真实情境。把课堂的注意力放在提升发现、框定、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方面。第三.教师不再是“真理”的讲解者或传授者,他们的工作重心不再是课堂上的“表演”,而是课前的设计和课后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当下课堂提倡师生、生生间的合作,接下来顺理成章的问题自然是:如何合作?合作的结果如何?我以为:“合作”应该是可操作的.创设情境就是师生“合作”的主要方式,而师生互相之间所创设的具体的课堂情境就是“合作”的主要成果。可以说。“情境”是语课堂教学的磁力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冯璐 《语文天地》2010,(11):54-56
时下.在许多学校语文教学仍然存在一个误区:将“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为本”简单地理解为在课堂上让学生多活动、多说话.为了使课堂显得学生活动丰富,有的教师将动画片、课本剧引入课堂.而实际效果只是徒添了笑料而不能引起深思;有的教师不管什么体裁、题材的课文,都是提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将学生活动流于形式;有的教师只是搞机械式的一问一答:  相似文献   

11.
桑志军 《广东教育》2009,(7):100-101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现代教学手段不断丰富,传统黑板加粉笔的板书模式受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冲击越来越大。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传统板书渐渐淡出。近年来,笔者在广东各地中小学调研中发现,不少教师对传统板书的“自惭形秽”现象愈演愈烈,觉得一堂课如果没有用多媒体课件,那就一定算不上是一堂好课。笔者不由得深为这一现象而担忧。  相似文献   

12.
一堂成功、有效的课既离不开顶设,也不能没有生成,但完全按照预设进行的教学.将会导致无视或忽视孩子学习的自主性,尽管这堂课多么的“环环相扣”,突出的是教师个人精彩的“表演”;但如果一味追求课堂上即时的“生成”,也许这堂课会热热闹闹,但因为缺乏目标,会出现“放而失度”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为教育揭伪     
陶行知先生有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傲真人。”求真务实,应该是学校教育的第一要义,一旦背离了“真实”,而要去求“美”趋“善”,那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对大多数受过高等教育的教育工作者来说,这应当是一个再明白不过的常识。然而“知道”与“做到”之间还是有着一段漫长的距离.要不就不会有那么多的“假冒伪劣”出现在我们的教育界了。  相似文献   

14.
单佳娥 《学周刊C版》2011,(11):196-197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给沉闷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活”起来了,琅琅的读书声、此起彼伏的讨论声不绝于耳。其实这样本无可厚非.但做任何事情都会过犹不及。我们看到执教者和评课者为了追求“发言踊跃”.而忽视了热闹的背后的思维的肤浅:为了实现“自主发现”.而忽视自主背后掩盖着学生的被动:为了到达“课堂气氛活跃”.而忽视对文本的静思默想。因为一旦课堂上出现必要、适度的片刻“沉默”.就往往会被贬为“出现冷场”。  相似文献   

15.
“问题学生”是当下教育领域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由于社会建构主义强调社会现实的建构性和过程性,因而提供了研究“问题学生”的新的视野。课堂师生互动中的课堂问答、课堂朗读、目光交流等方面的“问题学生”的社会建构过程探析,从理论层面上提出了转变对“问题学生”固有观念的独到见解:对“问题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本质主义转向建构主义、对“问题学生”的认识方式从类属性转向个体性。  相似文献   

16.
板书浅见     
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是每个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板书的好坏对教学效果有一定的影响,然而有的教师却忽视板书,以致板书中存在许多问题。其一是板书使用不合度。有的教师兴致所致,信手乱涂;有的又自觉字陋,一字不写。有位语文教师走进课堂,多话不说,就在黑板上大字楷书地写起“作者介绍……”、“时代背景……”、“课文分析……”,写  相似文献   

17.
自开展新课改以来,随着教育工作对课堂教学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主战场的观点,众多中小学把教改的视线、着力点转移到课堂教学。开展了种种旨在优化课堂资源配置,提高效益的实验,诸如被称为“宁津现象”的“当堂达标教学”实验,已在滨州市滨城区进行整体推进的“优化高效课堂教学”实验,业已成熟并引起广泛关注的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中学“三·三·六自主学习模式”的实验等。笔参与许多这类实验的课题立项论证会或结题鉴定会。并实地“推门听课”或观摩实验课.亲自感受课堂上的革命性变化,不由精神振奋,并在脑海里盘旋着一个问题:什么是优化高效的课堂教学?同一线的老师们讨论这个问题.听到的是众说纷纭。有的认为“结构优化”,有的认为“大容量,快节奏,效果好”,有的认为“激情燃烧”。有的认为“和谐”,有的认为“学生自主参与”。有的认为“营造一方和谐的心理环境”,等等。我觉得大家从不同角度理解高效课堂,都不无道理。但又不太完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梁好 《中国教工》2009,(8):36-36
近年来.随着“名师工程”在全国各地的深入实施,一大批优秀教师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为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优秀教师或特级教师。这些名师是各级各类学校一笔宝贵的优质教育资源。可是,在当下的教师管理环境下,却存在着许多名师赋闲或退化的现象。  相似文献   

19.
文学理论课程作为大学中文系的主干课程,其现行的教材体系及其传统的教学模式。与当下的文学创作现象或高校的实际学情都已经不相适应。多元化的文学创作及其直面市场、积极追求应用价值的教学需求,对现行的文论教材体系及其教学方法构成了严峻的挑战。也就是说.现行的文论教材体系需要调整,传统的教学模式也需要加以改革或创新,或许教学内容调整以及教学方法创新的尝试存在很多可能性乃至多变性.然而我们认为实现文论教材的“轻装化”及其教学方法的“诗意化”是探讨或解决这一问题最直接的预期效果。“轻装化”即删繁就简,避重就轻,将“文论航母”转换为“轻骑兵”;“诗意化”即匠心独运,以诗性解读理性,在感性、灵性之中“软化”理性的坚硬与枯燥。从而实现诗与思的对话.继而改善文学教学难的现状。  相似文献   

20.
针对心理课实施中常见的“知行不一”“动而无获”“课堂无心理味”等现象,提出了“意动—情动—行动”的心理课设计与实施模式(简称“三动”模式)。“意动”: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机;“情动”:唤起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行动”:即时演练与反馈,使学生一课一得。该模式在多所中学的心理课堂上进行推广和实践,提升了心理课堂的活力与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