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论民事公诉权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公诉制度有利于保护国家,社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构建民事公诉权的理论基础是诉权人权论和检察职权论,而其现实依据则是现实中大量的国有资产流失、环境污染、垄断、倾销、不正当竞争等社会现象的存在,比较国外成功的民事公诉立法和司法经验,在我国建立民事公诉制度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作为公益代表人和法律监督,赋予其民事公诉权是世界各国的一般做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公益保护的需要凸显出来,而检察机关由于其自身特点成为担负保护公益责任的最佳选择。此外,在诉讼理论上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也具有其相应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我国应当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这是检察机关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也符合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还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现实需要。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也是国外实践经验的借鉴。在具体设置民事公诉制度时,应当明确民事公诉案件的范围、条件、检察机关的地位和提起的方式,理顺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检察机关的民事公诉权,实践中检察机关的民事公诉权仅局限于抗诉方式,针对公益诉讼案件无法直接提起民事诉讼,致使受侵害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通过对我国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的现状与历史考察以及对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的法理基础分析认为:应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改与完善,赋予检察机关切实履行其民事公诉权的神圣职责,并对其提起诉讼的方式、范围等进行规范,以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5.
石静 《华章》2010,(18)
我国<宪法>第129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民事诉讼法>第14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民事公诉是我国司法实践的一项创新,是指检察机关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特殊需要,代表国家提出一定的民事诉讼请求,提交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6.
处于社会急速变革中的我国,在社会经济结构、国家政治体制、人们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背景下,新类型民事案件日益涌现,而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行民事实体法与程序法突现出严重滞后性。当事人因“新类型权利”或“形成中的权利”在民事诉讼中体现出的诉权称之为“形成中的民事诉权”。本文主要研究形成中的民事诉权概念、特征、在司法实践中的现状,还探讨了形成中的民事诉权的提出、表现及保障。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期望能为人民法院在实践中如何更好地面对不断新涌现的民事纠纷提供理论依据,并且希望对未来民事诉讼法在诉权方面的立法修改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民事诉权是当事人请求司法保护自己合法民事权益的一种权利。在民事诉权观产生和发展的历史中,出现过许多学说,但都存在不足,我们今天认识民事诉权,需要认真评析这些民事诉权观,树立正确的民事诉权观,为我国民事审判方式改革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试论对公诉权的监督与制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诉权是将起诉权从审判权中分离出来而形成的一个独立的国家权限,是由国家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在刑事诉讼中行使的诉权。这种专门国家机关即公诉机关能否公正有效地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力,不仅关系到国家刑罚权的真正实现,而且关系到公民人权的切实保障,因此,加强对国家专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制约和监督,其意义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公民告状难问题,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被害人如果不服不起诉决定的,可以不经申诉,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这是公诉转自诉法律依据.但由于立法在这一制度设计上的粗疏,公诉转自诉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公诉权与私诉权都是刑事诉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各自有自己的特点。但同时是互相联系和补充的,并共生发展,这是建立一个现代化的刑事诉讼制度所必须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语境下,从公诉权与私诉权互补性的内涵出发,借鉴了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法律制度,对完善我国的刑事诉权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公诉权是刑事诉讼中由代表国家的机关或者个人对犯罪进行追诉的权力。作为刑事诉讼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公诉权是人们对犯罪的本质和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不断提高认识的结果,是人们理性的创造物。同时,国家和社会公益代表的身份也使理性成为公诉权始终追求的价值之一。但公诉权的本质属性,又使这种力量在追诉犯罪过程中容易被追究以及在惩罚犯罪的目标驱动下忽视其在各种利益之间进行平衡的功能,使之走向理性的反面。本文从公诉权在犯罪追诉中的客观追诉立场、理智的追诉手段和合理的追诉期限三个方面论述公诉权的理性价值。  相似文献   

12.
我国现行民事检察制度之具体运用体现在民事诉讼法确立的检察监督制度,限制了检察权在民事诉讼领域的有效行使,远远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益及保证诉讼公正的要求.完善民事检察制度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拓宽检察监督的范围,增加民事检察监督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有诉讼职能与监督职能,我国民事诉讼法没有赋予检察机关提起民事诉讼的权力,只享有法律监督这一职能。从监督职能行使的目的、动机来看,民事检察监督有救济性监督和督察性监督两种类型。救济性监督以救济当事人的权利为主,以监督为辅,因而在处理与当事人诉权关系时,应坚持尊重和保障诉权以及救济的补充性和适度性原则;督察性监督以监督审判权为主,以救济当事人的权利为辅,在处理与当事人诉权关系时,应坚持监督的优先性和职权强制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刘琳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4):121-124
上诉权是民事诉讼当事人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基于上诉审制度本身的局限性、我国民事上诉条件的宽泛化等缺陷使得对民事上诉权予以法律控制成为必要。  相似文献   

15.
民事检察和解是检察监督过程中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和办案模式.由于司法实践中对检察和解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认识不一,导致这一制度不能充分发挥其定分止争的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察息诉和解工作的有效开展.民事检察和解具有充分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是自治原则和处分原则在检察环节的充分体现.今后应当从规范体系、工作机制、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民事检察和解制度进行构建,使其在多元化监督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诉权是当事人进行诉讼活动的前提和基础,诉权的有效行使是保护其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但在司法实践中还存在多种影响诉权行使的因素,诉讼救济不足,诉权行使资源有限,同时也存在着滥用诉权的现象.因此,既要强化对民事诉权的保护,又要对民事诉权行使予以有效规制.诉权行使问题要得到很好地解决,诉权行使应遵循的原则须在立法上进一步明确,并逐步完善我国的诉权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民事检察和解是检察监督过程中的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和办案模式。由于司法实践中对检察和解的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认识不一,导致这一制度不能充分发挥其定分止争的价值,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检察息诉和解工作的有效开展。民事检察和解具有充分的理论和现实基础,是自治原则和处分原则在检察环节的充分体现。今后应当从规范体系、工作机制、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民事检察和解制度进行构建,使其在多元化监督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邢台学院学报》2014,(3):68-70
在公诉权与自诉权冲突的视阈下,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以及公诉转自诉案件是公诉权与自诉权矛盾集中体现的"地带"。在这两类自诉案件中存在着诸多缺陷。完善我国刑事自诉制度,可通过如下措施予以构建:明确八类轻微刑事自诉案件的具体范围、确立公诉优先原则、贯彻一事不再理原则、限制公诉转自诉案件范围、规定只有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才可以适用公诉转自诉制度。  相似文献   

19.
公诉权与私诉权绝对不是各自“孤立”,它们是互相联系和补充的,并共同发展,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刑事诉讼制度所必须的。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语境下、从公诉权与私诉权互补性的内涵出发,在国外相关法律制度的借鉴之下,对完善我国的刑事起诉制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有错误的裁判进行抗诉与诉讼的不确定性原理并无相悖.人民检察院的民事抗诉也不必然造成对审判权独立行使的损害、对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干预和对民事诉讼平等对抗性的破坏.因此,民事检察监督制度的存在是合理的.当然,它还不尽科学和完善,需要实现民事检察监督的新变革;拓展民事检察监督的新天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