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宁振邕 《体育科技》2004,25(4):94-96
重视优良心理品质的构建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一个基本要求。以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为依据 ,根据现代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构建学生优良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2.
《体育师友》2015,(6):15-17
试图将积极教育的理念和方法运用到中学体育教学中,通过创造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营造积极的体育学习氛围;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帮助学生进行积极归因和对学生进行积极期待等方法来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通过优化评价方案,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  相似文献   

3.
体育教学中良好心理品质培养的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经过教学实践发现,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加强目的性教育、建立严格的纪律制度、根据教材的特点、利用课堂教学手段、针对突发事件和树立榜样等等途径与方法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方面均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夏翀 《体育师友》2010,33(6):61-62
培养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是学校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体育和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同时,体育教师还要具备良好的教学监控能力,才能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积极的心态,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和练习效率,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进而真正提高体育教学的总体效果。  相似文献   

5.
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学校体育教学的五个方面的目标,即身体健康、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其中运动参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三个方面和学生心理有关,可见体育教学在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中的作用。而习得无助是一种对学生心理发展极为不利的现象。  相似文献   

6.
<正>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在学校体育教学中,有必要就体育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与培养学生心理品质之间的联系进行一定的构思,以"德育教育"为主题进行单元设计,以培养学生心理品质内容为目标,打破项目设计限制,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在教育实习中发现,学生的动作示范能力总体水平不高,有相当一批学生很差。为摸清楚问题的程度和原因,从1990年至1992年对我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87级、88级学生进行了示范能力测试评价研究与实验,达到了预期的设计效果。对毕业年级学生进行综合性的示范能力的测试评价有其必要性。它具有积极、深刻的教学反馈作用,具有明显的积极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了学生动作示范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育教育改革模式,被引入高职体育课堂,倍受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拓展训练主要采用体验式的教学方法,锻炼学生的体魄,提高学生运动技能、良好的心理品质,以及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它是一种动态的教育模式,通过这种模式的活动可以提高高职体育教学的质量和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实现体育教学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高职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对推动高职体育课程改革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教师的心理品质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主要由下列内容构成:教学心理背景,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含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学实践知识)、教学能力(教学应变能力、因材施教能力、教学诊断能力、教学适应能力)和个性结构(含教学价值观、学生观、人生价值观、性格类型、气质特点和行为习惯)三大要素。教学心理能力,主要包括教学动机、教学兴趣、责任感、成就感、贡献感等方面。教学心理状态,由教学效能感、注意状态、情绪状态等因素组成。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不仅依靠教师的专业专门知识,也有赖于教师的心理品质。教师是以自己的一切品质的总和来接触和影响学生的。本文从以下七个方面来谈一下对体育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以情感教育手段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认知的效果,知识掌握的牢固性以及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等作用,运用情感教育手段于健美操教学中,让学生爱学、乐学,为陶冶情感创造良好条件:使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获得培养积极情感和陶冶高尚情操:促使学生对健美操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学习倾向——爱学、乐学的人格特征。  相似文献   

11.
一、指导思想 本课努力体现学校省级课题"三环六步自主学习法"的教育理念,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突破口,探求一种适合学生发展、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和良好心理品质养成的体育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谷岩 《中华武术》2022,(5):10-11
基于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教学之中讲究各科之间融合渗透,使学生能灵活应用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高职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是为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培养学生建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探讨高职体育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教学的必要性和具体实施策略,希望有助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体育教育也不断的发展,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也不断的深入。在总结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了《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纲要提出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克服心理障碍,通过情感培养和意志锻炼,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浓厚兴趣,形成开朗、自信、乐观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以及竞争、拼搏、锲而不舍、积极进取等情感因素。本文首先时情感教育这一概念进行基本的论述;继而分析了体育教学过程中情感培养的主要作用;最后提出了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情感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当前很多地区存在学生喜欢体育运动但不喜欢体育课,体育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体育教学中,提出“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从教学目标的定位、学生的个体差异、体育教学学生的参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及体育课堂评价激励措施5个方面分析构建高效率体育课堂的创新对策,希望通过对传统体育教育的改革,使体育教学重新焕发活力.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武术在我国体育教学中的教育功能进行了探讨。武术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健康体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格斗技能,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同时可以培养习练者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社会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心理品质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要善于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安排到 教学中去,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调节学生情绪,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体育锻炼达到 身心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正> 教师的心理品质是有差异的,它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深刻影响。体育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以自身的言行来教育、影响学生,才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良好的体育教育对于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对于受教育者奠定终身学习、生存和发展的身体基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体育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活动中,具有基础性和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总体目标体育学科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总体目标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心理品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同学段的目标要求是:小学阶段以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为主;初中阶段侧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养成主动参与、积极锻炼的良好习惯;高中阶段重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19.
黄欣 《体育教学》2001,(2):48-48
跨栏跑是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项目。跨栏跑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速度、力量、灵敏等素质,也对学生勇敢、坚定等心理品质的发展有卜分积极的意义。但目前跨栏跑教学中教师常常不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要求学生按规定的栏问三步跑完全程。这将会造成一部分身材矮小,素质较差的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吃力,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吴妍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1):123-124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标准》的完善与实施将对促进和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体育锻炼习惯,不断增强体质起到重要的作用.文章根据新旧《标准》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和研究,为学生、家长、教师更好的解读最新《标准》内容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